雷軍: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一個女兒

作為“小米科技”的創始人,雷軍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讓“小米科技”成為位列阿里、騰訊、百度之後的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其自有品牌小米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更是超越“蘋果”,位居第二。

雷軍喜歡將“小米”稱為自己的“孩子”,卻很少有人知道,生活中的他,有一個8歲的女兒,他是一位極其疼愛女兒同時也是一位極具教育智慧的父親——


雷軍: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一個女兒


女兒的快樂是父親的最大追求

熟悉雷軍的人都知道他是個沉穩、內斂的人,為人處事都很謹慎,這種謹慎某種程度上也讓他活得不那麼隨心、開心,或許天下父母者都希望自己身上缺失的東西能在自己孩子身上得到彌補,所以雷軍對於女兒最首要的期望就是:不管將來做什麼、成不成功,這一輩子最起碼要過得快樂。

女兒升小學的時候,和所有的父母一樣,雷軍為了孩子能夠讀一所好的小學費盡了心思,但當女兒真的進入了一所全北京的重點小學時,雷軍卻發現女兒每天放學回來之後,總是悶悶不樂的樣子,而且變得不愛上學,每天上學前,會找各種理由磨蹭,有時候甚至會以要便便為由賴在衛生間裡不出來,家人都為此很惱火,因為一個重點小學的就讀名額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得到的,可是雷軍卻覺得女兒不愛上學一定有她的理由,於是他特地花了一個晚上陪女兒聊天,問她為什麼不喜歡上學呢?女兒告訴他:“老師太兇了!老師不喜歡我!”女兒喜歡說話,有一次上課說話被老師看見,“老師讓我站到講臺上,還讓我周圍的同學都不要理我!”聽了女兒的講述,雷軍說:“我完全能體會小朋友的感受,也許被孤立對於大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小孩子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一位老師讓別的小朋友一起來孤立另一位小朋友,我會認為這位老師內心沒有善意,內心沒有善意的人,是不適合做教育的。”

和女兒聊完之後,雷軍當即決定給女兒換一所學校,他說:“我衡量一所學校好不好的標準是,我女兒喜不喜歡上學,如果不喜歡,即使別人都說那所學校好,我依然認為,那不是適合我女兒的學校。”後來,雷軍又是費了好大勁兒,給女兒轉到現在的小學,女兒在新學校的第一天,雷軍特地去接她放學,遠遠看見女兒興高采烈地和老師、同學揮手說再見,然後飛奔到他面前,對他說:“爸爸,明天早上你要叫醒我喔,我要和你一起起床,不能遲到!”

到了新學校之後,雷軍發現女兒的書包裡多了好多張獎狀,各種各樣的內容,有的是因為愛勞動,有的是因為愛助人,還得了兩次“校長獎”,是由校長直接頒給女兒的,這些名目繁多的獎狀都被女兒細心地放在一個文件夾裡,裝在書包裡隨身帶。雷軍對女兒說:“你這樣放在書包裡要是丟了怎麼辦呢?弄得卷邊了怎麼辦呢?放在家裡好不好?”但女兒很固執:“不,就要放在書包裡。”這種以讚賞、激勵為主的教育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女兒對上學的熱情,每天都會高高興興地去上學,春節時,雷軍帶一家人去國外度假,但女兒只呆了幾天就呆不住了,理由是:“我想念學校,想念老師和同學們了。”女兒的表現讓雷軍覺得這才是一個小學生應該有的,他說:“這才對嘛,孩子每天快快樂樂地就能學到很多知識,這樣她就會將學習和快樂聯繫起來,一生都會因此受益。”

後來,雷軍特地在這所學校附近買了一處“學區房”,“這樣女兒上學就很方便,每天早晨可以多睡一點,而不用擔心會遲到——小孩子需要長身體,睡眠是很重要的。”在這些方面,他和那些寵愛孩子的普通家長並沒有兩樣。


雷軍: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一個女兒

雷軍和女兒


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和逆商

在很多人的想象裡,雷軍一定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這一點被他本人堅決否認,他說:“我讀書時成績並不是特別好的學生,我本來的目標是清華、北大,但成績不行,上不了;剛創業時也遭遇了慘敗,最窘迫的時候吃飯都成了問題,手頭惟一的財產就是一臺286的電腦。”之所以能獲得現在的成功,雷軍總結說有兩點:一是他待人比較和善,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他自稱“最看不得別人尷尬,從不會當眾給人難堪”,所以別人都願意和他一起做事,二是他有韌勁,失敗了,也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懊惱中,而是專注於:怎麼樣才能走出困境?雷軍將自己的這兩點總結為是情商和逆商,他說:“情商最核心的是與人相處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逆商的核心是當你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你怎麼能戰勝困難、戰勝挫折,怎麼艱難前行。”

因為是自己的切身感受,雷軍在對女兒的教育中,最注重的是對女兒情商和逆商的培養。女兒參加了班裡的足球隊,全班三十幾個人,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參加了,自然不是每個人都有上場的機會,而且女兒本身的體能也不是很出色,經常只能坐在場邊,幫隊友看看衣服遞遞水,所以每每看到別人進球,被隊友抬起來歡呼,女兒心裡就特別著急,也很鬱悶,成天在家裡發牢騷,說教練不公平。有一天送女兒上學的路上,雷軍問女兒:“每次你們班的足球隊贏了對手,獎牌都是發給誰的?是隻發給進球的同學嗎?”女兒說:“當然是每個人都有啊。”雷軍說:“那說明什麼?說明球隊能獲得勝利,每個人的努力都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場上的,還是場下的,作為一個球員,最看重的應該是自己的球隊獲勝,而不是自己在這個球隊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相對團隊的勝利來說,自己的出頭露臉是微不足道的。”女兒聽了父親的話,似乎悟到了一些什麼,好長時間沒有出聲。

那之後,雷軍發現女兒不再發牢騷了。有一天雷軍回家看見女兒正在對著鏡子練跳舞,一看見他就很高興地說:“明天我們足球隊比賽,我又成了啦啦隊的了,領舞喔!我們隊的人都說我是萬能隊員,哪兒缺人頂哪兒!”看著女兒臉上快樂而驕傲的神情,雷軍感到很欣慰。

此外,雷軍平時在家和女兒最愛玩的一個遊戲是:“從不好中找出好的一面”——對於生活中發生的那些令人沮喪的事情,從中找到積極的一面。比如一次數學考試沒考好,女兒很懊惱,雷軍就會對女兒說:“任何事情有不好的一面,就會有好的一面,反正已經考不好了,還不如想一想,這次沒考好,能給你帶來什麼收穫?”於是女兒就照著這個思路去想,想了一大堆收穫,比如:以後做題應該挑簡單的先做,這次就是在一條難題上花費了太多時間;以後不著急交卷,這次就是看到別的同學先交卷了自己就著急了,其實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呢;幸虧這次小考考不好,給自己敲個警鐘,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期末大考時就能拿到好成績……

通過這樣的遊戲,慢慢地,女兒會發現,任何不好的事情,都能找到好的方面,甚至有些現在看起來是不好的事情,過去一段時間回頭再看,會發現其實是一件好事情,這麼一來,女兒在面對挫折時,就不會沉湎於懊惱、沮喪、追悔這些負面的情緒當中不能自拔,而是專注於:通過這次挫折我能學習到什麼?收穫到什麼?雷軍不無得意地說:“這就是逆商,一個人的逆商就是這麼培養出來的。”


雷軍: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一個女兒


學習的精髓是讓孩子掌握學習的能力

雷軍不太看重女兒的學習成績,他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多麼高的分數,而是掌握學習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你無論接觸什麼新的領域都不會犯怵。”2010年,雷軍開始做手機,很多人都不看好,唯獨他自己有信心:“做手機我是外行,但只要善於學習,外行也會變成內行,只是需要一些時間而已。”

雷軍說他這種善於學習的能力和自己的父親有很大的關係。小時候的雷軍,特別喜歡拆裝收音機、電視機,這些電器在那個年代,都是屬於很昂貴的家電,但父親很支持他,瞞著母親悄悄給他買無線電零件。雷軍說:“小時候培養的對無線電的興趣,讓我在40歲再創業時選擇了智能手機這一領域,而小時候培養的學習的能力,讓我在這一陌生的領域獲得成功——我想這也是人生的一件樂事。”

感恩於父親的培養的雷軍,如今也是這樣培養著自己的女兒。他舉了一個例子——女兒二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突發奇想想給他們班足球隊拍一個MTV,她問雷軍:“爸爸你知道MTV是怎麼拍出來的麼?”雷軍說:“我不知道啊,但你可以學,你先想想,可以通過哪幾個渠道學習到怎麼拍MTV?”女兒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晨告訴他說:“有三個渠道,一是網絡;二是林叔叔,林叔叔是雷軍的朋友,是一位攝影師;三是徐佳的媽媽,徐佳是女兒的同班同學,母親是電視臺的編導。”雷軍說:“那你就去做吧,爸爸支持你!”

那陣子女兒為了這個MTV廢寢忘食,完全入了迷,每天晚上自己寫分鏡頭的劇本,白天的課餘時間要爭分奪秒地把同學們組織起來,抓拍需要的鏡頭,每個假日要自己坐車去向大人請教,怎麼剪輯怎麼合成……這麼投入自然影響了學習,眼看期末考試要到了,老師就找到雷軍,讓他管一管女兒,先收收心準備考試,但雷軍卻不以為然,繼續由著女兒“鼓搗”她的MTV,結果那次期末考試女兒考得一塌糊塗,而由女兒獨立完成的MTV卻在學校的電視臺裡播放,獲得同學們的喜歡和追捧,這讓女兒很有成就感。

雷軍說:“一次考試考砸了,沒什麼大不了,最重要的是女兒通過這次經歷,知道了以後如果遇到完全陌生的領域,應該從哪裡入手,一步步學習一步步深入,直到能掌握這個領域內的最基本的知識——這會讓她收穫自信和勇氣,會讓她受惠一生。”

你永遠要記得,爸爸是你最好的朋友

雷軍的工作很忙,但再忙,他也會抽出時間來陪陪女兒,他總說:“為人父母,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因為孩子願意讓家長陪的時間並不長,像我女兒今年才8歲,就已經很有自己的主見了,有時候也很逆反,嫌我煩,放學回家躲在自己的房間裡,誰敲門都不開,所以我在很長時間裡一直在想,有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讓女兒願意和我一起做,能讓我們像朋友一樣在一起相處,至少到她上大學。”

一開始雷軍發現女兒很愛騎車,原先騎著一輛旁邊帶小輪子的童車,漸漸覺得不過癮,要求換成大人騎的那種,於是雷軍就給女兒買了一輛標準的自行車。每個週末,他都會陪著女兒到戶外去騎車,父女倆比賽,當然雷軍會故意讓女兒多贏幾次。騎累了,父女倆坐在馬路牙子上休息,女兒自然就會聊到自己學習和思想的動態,這每週一次的騎車時間,成了父女倆保持溝通的渠道。

後來,雷軍發現北京的霧霾太厲害,不適合戶外騎車,於是他又想到了一項運動,就是滑雪。他說:“在北京滑雪,很長的時間就是要坐在纜車上排隊等候,這樣我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和女兒交流,兩個人坐在纜車上,懸在半空中,這時候聊的內容都是一些很內心的東西,我就是通過纜車上的聊天知道了女兒許多和她媽媽也不願意講的小秘密。”

當和女兒的關係從父女的關係轉變成朋友的關係時,雷軍發現很多問題都能以和平、有趣的方式解決。比如英語一直是女兒的弱項,於是雷軍就對女兒說:“我英語不太好,數學比較好,以後你就教我英語,我教你數學,怎麼樣?”——能夠做爸爸的“小老師”讓女兒很開心,對英語也沒那麼牴觸了。有時候雷軍會故意問一些問題,女兒答不出來,他也不戳穿,而是說:“現在你也不用急著回答我,你先好好想想,怎麼才能給我將這個問題講明白。”當然她知道女兒過後一定會去問老師。快考試的時候,,雷軍會故意提出來自己基礎差,讓女兒從第一課開始講,也就等於幫著女兒重新複習了一遍。

女兒個性很倔很有主見,而且對人和世界充滿信任與熱情,在如今這個各種針對未成年少女的犯罪事件層出不窮的社會,這讓雷軍很擔心,,所以他總是反覆對女兒強調:“你永遠要記得,爸爸是你最好的朋友,無論你做錯了什麼,爸爸都不會責怪你,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說你不好,爸爸都會相信你。”


雷軍:除了“小米”之外,我還有一個女兒


有一次,女兒突然給正在工作的他打來電話,說他們班有幾個女生準備集體離家出走,還問她要不要一起走?電話裡女兒特地囑咐他:“爸爸,你要保密啊,我只和你一個人說了,如果你讓別人也知道了,她們肯定會說我是叛徒。”為了不辜負女兒的信任,又能避免小學生集體離家出走的的不良事件發生,雷軍一邊安撫女兒,一邊聯繫到女兒的班主任,一起商量了一個辦法:由班主任出面,將全班同學集中到一起,再請來一位處理青少年心理問題很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來學校,和大家聊聊天,做一下心理疏導,女兒的班主任說:“也不針對誰,就說是常規的班級活動,這樣那些孩子也不會知道是誰洩密的。”末了,雷軍還是不放心,千叮嚀萬囑咐:“可千萬別讓那些孩子知道是我女兒告訴我的啊,否則我女兒就再也不會相信我了!”

在那樣的時刻,雷軍,不再是商場上那個沉穩淡定的“小米科技”的創始人,而是生活中,那個唯恐辜負了女兒信任的,小心翼翼、溫柔感性的父親。

作者簡介:卡瑪,專欄作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諮詢範圍:婚戀情感、兩性關係,案例經驗累計10000小時。出版有《和你一起慢慢變好》、《兩個人的修行——給婚姻的50個提醒》、《心理諮詢師手記》等作品。微信公眾號:親愛的卡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