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多少人可以驚動2000萬人的深圳?不用很多,只要2700個人就夠了。

7月1日,數千人跑去市中心給深圳“烏龍慶生”,使得市區內大規模交通癱瘓。而在同一天,華為研發等部門的2700人卻在“華為搬遷專用車輛”的帶領下,從深圳搬遷到東莞松山湖上班。

前一天朋友圈還是“我愛深圳”的視頻,第二天馬上就是“別讓華為跑了”的危機探討,畫風突變,讓人猝不及防。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40 輛8噸貨車,共60 車次,1500輛車輛,其中大巴70輛.....”針對一些不實報道,風口浪尖的華為不得不出來回應:都坐下,這是正常操作。

“華為松山湖基地建設已有一段時間,早已在深莞兩地安排正常通勤用車,華為松山湖南方工廠早已在正常運轉之中,均為正常業務佈局。”

但把華為留在深圳,不代表員工不會去東莞。據一位華為員工告訴圳長,他所在的部門今年也要搬,只是具體時間待定。而且他們要搬去東莞,是“去年公司就都知道這件事情了。”

令圳長好奇的是,為什麼每年都要有那麼一次“華為走了”的傳聞,是因為害怕華為出走,深圳GDP下降,還是因為華為走了,深圳的實體經濟就不行了?其實歸根結底,是深圳人害怕這個曾因實業而輝煌的城市,最終也被高房價打敗了。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有學者曾表示,製造業企業會往成本低和公共服務好的地方跑,攔都攔不住。這是經濟規律。任正非的表述再明確不過,“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

就在華為否認華為搬遷東莞的當天,華為又在松山湖高新區以總價2953萬拿下一宗建面56336㎡的科研用地,摺合樓面地價不用9999,也不用998,只要524元/㎡!除此之外,今年下半年華為還要在松山湖拿11塊地,據計算是過去三年的總和。

顯然,這些都是華為對外所說的“正常佈局”,但由此可見,東莞對華為這位“東莞的第一納稅大戶”是足夠誠意的。反觀深圳,現在幾乎已經找不到一大塊供華為發展用的工業土地。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網傳華為松山湖基地效果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更為重要的,作為一個擁有幾萬名員工的大企業,如何安置員工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就在幾周前,距離華為坂田基地直線不到3公里的龍華清湖,因為萬科等開發商整治城中村,富士康的工人預估房租將翻2-3倍,所以向富士康寫公開信,要求富士康為員工足額繳納住房公積金,並漲工資以跟上深圳房租的漲幅。

雖然暫時這種沒有租房的困擾,但在華為職工的“心聲社區”論壇裡,房子永遠是最熱的話題。“哪些部門搬松山湖?要不要抓鬮?聽說先搬的先分房子!”、“現在是否還適合買房子,剛需 ”、“想在深圳找個小房子”.......

作為深圳的高薪代表、每年發年終獎都要引來一陣妒忌的華為員工,買房不就是簡簡單單的事情麼?事實上,現在能通過工資在深圳買房的華為員工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多。

據最新數據,6月份深圳成交均價54093元/平方米,相比上個月下跌了18元/㎡之多!自2016年10月以來,

深圳新房房價已經連續下跌21個月,累計下跌1518元/㎡!!!很顯然,華為都不是缺這1518元/㎡的人,而是缺那50000元/㎡。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6月份深圳最新成交價,美聯物業製圖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招商雙璽等高端樓盤的相繼網籤,南山區6月份均價已經達到了125798元/㎡,最便宜的龍崗,僅需37715元/㎡。但據媒體報道,今年華為將在東莞提供 3 萬套員工住房,單價全部統一為 8500 元/㎡。

難道連華為這樣的打工者,都不能在深圳買房嗎?這也未必。

深圳最近有兩個網紅盤,一個是5000萬都只能蹲著買的招商雙璽,另一個是號稱“買到賺到”的華潤城三期。很巧合,兩個項目都是公開搖號,而且第一個購房者都是90後,買的都是總價在1700萬-2000萬左右的房子,買雙璽的潮汕小哥沒有工作,資金是爸媽出的;而買到華潤城的,就是一名從事半導體相關工作小哥。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資金)肯定是家裡的啊。”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莫不成,深圳的實業真的很難搞?其實,只是因為深圳的土地(房子)更值錢。

儘管去年,深圳製造業上市公司以不到6%的資產總和,貢獻了25%的營業收入和15%的淨利潤。但在去年7月,深圳市長陳如桂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第一個便點出了深圳的實業短板:

深圳實體經濟發展壓力還很大,生產經營成本偏高,土地空間有限,工業增加值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需要構建更加先進的現代產業體系。

深圳的實體經濟的壓力究竟有多大,我們只要留意深圳近半年的新聞就知道了:

7月2日,深圳的一家上市公司宇順電子,因為出售了總計約1.68億元的南山4套房產,股票實現了三連漲。要知道,宇順電子2017年全年淨利潤虧損1.3億元,扣非淨利潤更是連續6年虧損。

有房的公司可以賣房自救,沒房的企業只能放假半年。因為訂單不足、資金困難,6月28日,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向全體職工發出通知:自2018年7月1日起全體職工放假六個月,期間工資按規定支付、五險一金按規定購買。

據悉,沃特瑪車間員工原有100多號員工,每月底薪超過2000元人民幣,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有1000多元,有員工將計劃四處打零工來填滿這個“假期”。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5月7日,日本光學巨頭奧林巴斯宣佈位於深圳的工廠從即日起停工。成立於1991年12月的深圳奧林巴斯是亞太區的總部,也是集團內最大的相機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在鼎盛時期,深圳奧林巴斯擁有員工15000多人,出口額過4億美元,是一家不折不扣的高端製造業。

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數碼相機市場規模逐漸萎縮。雖然深圳奧林巴斯盈利狀況尚可,但是近年來奧林巴斯逐漸將中國訂單轉移到越南工廠,深圳工廠剩下的1400多人不得不告別這家國際企業。

更出名的是在今年4月份,韓國科技巨頭三星位於深圳南山的電子廠也整體被裁撤,只留下6位韓籍高層,其餘近320名員工全部遣散。有消息指出,本次遣散主要源於生產基地已經轉移至越南,業務生產隨之也轉移到越南。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這些企業紛紛撤離深圳,大多是出於經營原因以及成本考慮,當然也有一些“因禍得福”。

距離奧林巴斯不遠的酷派信息港原本為酷派總部所在地,但近年來深受大股東樂視危機影響,被傳資金告急的酷派集團賣地自救,如今項目已經建設得如火如荼的。若以當前南山科技園片區寫字樓每平方米6萬元的價格測算,酷派信息港的總貨值可達120億元。

還有位於福田的原賽格日立廠房,如今已經是全新的商業綜合體深業上城,其中部分商務公寓價格已經突破每平方米10萬元。

華為沒跑,只是深圳房價太高了

▲4月4日,在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和華為總裁任正非等共同見證下,深圳市市長陳如桂與華為公司董事長梁華分別代表市政府與華為簽署合作協議。(圖/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其實,華為和任正非都不是傻子,作為最具發展力的城市,以及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城市,在眾多大牌企業紛紛搬遷進深圳的時候,華為不會傻到主動離開深圳。

早在今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紮根深圳,展望未來”合作協議便已表明華為會留在深圳,不會搬遷。從上圖出席這次活動的領導級別,我們也能知道深圳想留住華為的信心有多大。

隨後,任正非也表示深圳的營商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就在今年年初,深圳將推出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20條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繼續優化產業空間資源配置,實施更加優惠的人才住房政策等。

“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好不好,直接影響城市經濟發展的活力,影響創新創業的活力。”深圳市長陳如桂如是說。

但任正非之前也曾向媒體透露過,“這些產值需要多少人,這些人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所以在幾萬名員工生活壓力之下,華為將部分功能轉移到松山湖,也算是符合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產業理念。

值得深圳慶幸的是,華為沒跑。也希望深圳的未來,不管是華為,還是你我,離開的原因,都不會是因為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