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話有餘

“過年”一箇中國人永恆的話題,又叫春節、過大年、閤家歡等。相傳,古時候的賢明聖祖會在年三十這天特赦犯人回家吃頓年夜飯。在中國的傳統習俗裡,進入隆冬臘月,迎接春節的激情就日益高漲,直到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飯步入高潮,再到正月十五彩燈高高掛起,最後“二月二,龍抬頭,啃豬頭”才算是真正結束。

年夜飯話有餘

年夜飯餐桌

大年三十的這頓年夜飯可謂是“餘”味十足。從備置年夜飯的年貨、習俗寓意到親情團圓等都有著對未來美好的祝願,處處體現著年年有餘。

一、年夜飯年貨樣樣有餘

吃年夜飯,這一在南北朝時期就形成的食俗是家家戶戶最熱鬧最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夜菜擺滿一桌,家人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年夜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在享受滿桌的佳餚的同時,也在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和點心等特別豐富,講究的家庭要準備十道或者十二道菜餚。有人說,越窮的地方年味越足,我也很贊同。可以從準備年貨這一事情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城市裡發達的地區買東西都很方便,可能到“年跟前兒”才去超市或商場購置點年貨,“年味兒”顯得沒有那麼濃厚。而在偏遠地方,如東北農村有“小寒大寒殺豬過年”的習俗。也有些地方“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糜黍;二十六,去吊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把面鼓(就是發饅頭,寓意來年發財,而不能蒸包子,因有“氣包子”之說怕一年都要受氣)”可以說,從殺年豬或是從祭灶神過小年就開始準備各式各樣的年貨菜餚原材料,如魚、雞、豆芽、豬爪、豬蹄胖、生菜、芹菜等等。並且,就是再窮的人家,年夜飯這頓正餐所準備的菜餚原料都會多多準備,寧可剩餘,寓意年年有餘。尤其是魚,更是暗合“餘”意,在沒有魚的地方或是買不起魚的家庭,一般都要準備木質魚滿足心理需求。

年夜飯話有餘

年夜飯全魚


年夜飯話有餘

年年有魚


二、習俗寓意處處有餘

如果說年三十之前購置年貨,已經充分的體現了年年有餘,那就大錯特錯了,這隻能說是才剛剛開始。大年三十的這頓年夜飯,從吃的原料、菜餚稱呼的名稱以及所有跟吃這頓年夜飯的行為動作都把年年有餘體現的淋漓盡致。

1、菜餚原料寓意有餘

魚與春節可以說結下了不解之緣,魚餚在年夜飯當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魚餚不盡相同。年夜飯從選用的魚的種類來說,有鯉魚,寓意“吉利有餘”象徵著“鯉魚跳龍門”;有鰱魚,寓意“連年有餘”;有鱖魚,寓意“富貴有餘”;有多寶魚,寓意“多多招財進寶”。魚的做法上,雖然有很多種,但更多的是採用整魚制餚,全國各地蒸魚的做法很多。如魚肉細嫩肥美、清香可口、湯汁鮮濃的湖北傳統名菜“清蒸武昌魚”;外酥裡內、略帶酸甜的山東濟南傳統名菜“糖醋鯉魚”;外酥裡嫩、色澤棗紅、酸甜適口的江蘇名菜“松鼠鱖魚”;油光發亮、茶香清磬、肉質細嫩的安徽名菜“毛峰燻鰣魚”;風味獨特、酸甜適宜、魚肉結實的杭州名菜“西湖醋魚”;色澤紅亮、質地細嫩、鹹鮮微辣、略帶酸甜的四川名菜“豆瓣鮮魚”;有肉鮮嫩、原汁原味、清香適口的北京名菜“清蒸潘魚”;色美形佳、肉嫩味鮮、湯液清純江西名菜“清蒸荷包鯉魚”;色澤紅亮、鹹鮮味美、肉質結實的東北名菜“紅燒鯉魚”等,寓意“以魚為整體,象徵著一家團圓不分開”。可以說,東西南北中,魚餚各不同,寓意都有餘。

年夜飯話有餘


年夜飯話有餘

其它的原料都是在魚的基礎上寓意美好都有餘。吃雞寓意“吉祥如意”,若是吃了公雞的雞冠,希望來年或以後“升官兒”;吃豆芽,因為其形似如意,寓意“吉祥如意”;吃百合,寓意“和和美美”;吃生菜寓意來年要“生財”;吃白菜,寓意“發百財”;吃年糕,寓意“步步高昇”;吃豬爪,寓意“來年多抓財”;吃芹菜,寓意“來年要勤快”等等。

年夜飯話有餘

年年高升


2、菜名吉利寓意有餘

年夜飯在現在的很多種形式中,傳統式家宴和飯店式家宴應該是最受大眾喜愛的家人團聚的形式。很多時候更是抓住中國人的春節情懷,把菜名賦予對未來一年餘下的時間美好寓意。如摘自《中外管理》2011年第2期《品十道讓你“品”年味兒的菜餚》中的年夜飯菜單:

一道菜:爆竹聲聲除舊歲——培根金針卷

二道菜:美化映雪迎新年——涼糕蜜山藥

三道菜:芝麻開花節節高——富貴芝麻蝦

四道菜:諸事順利填圓滿——珍珠圓子

五道菜:年年歲歲吉慶餘——清蒸多寶魚

六道菜:不待揚鞭自奮蹄——辣炒滷牛筋

七道菜:吉祥如意長長久——吉祥如意卷

八道菜:春色滿園沁心田——荷塘小炒素

九道菜:蒸蒸日上又一年——粉蒸小排

十道菜:春滿乾坤福滿門——五福臨門煲

來源於中國吃網中《龍年年夜飯套餐名稱》如下:

甜甜蜜蜜——桂花糯米棗 金玉滿堂——三色蛋卷

大吉大利——棒棒雞絲 年年有餘——泡菜魚

蒸蒸日上——香辣粉蒸肉 堆金積玉——蒜蓉粉絲蒸扇貝

牛氣沖天——杭椒炒牛柳 百年好合——西芹杞子炒百合

金沙翡翠——蒜蓉娃娃菜 十全十美——土雞藥膳煲

金漿玉液——奶香南瓜羹 幸福團圓——香蕉紅薯餅

對於年夜飯,吃什麼可能都不是很重要,關鍵是吃的東西寓意何在,吃的東西家人心情舒暢,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這才是吃年夜飯的關鍵所在。

3、行為動作寓意有餘

大年三十,在中國人的眼裡,是一個很神聖的日子,在這一天發生的事情或是說過的話可能就會預示著這一家族或是單個成員下一年的運程。餃子是大部分中國家庭過年必須要吃的食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包餃子是何等愜意的事情,可以說,從包餃子到吃餃子都賦予了這一晚“交子”的文化內涵,都預示著明年的美好祝願。如包餃子時剩餘麵皮預示著“來年有衣服穿”,剩餘餃子餡預示著“來年有錢花”。另外,包餃子時還要放入5角錢或是5分錢的硬幣和糖塊兒等。餃子煮好後,從鍋裡撈出來時是不能把餃子全部撈完的,要留幾個餃子在鍋裡面,還是寓意來年有餘。到了吃餃子時,要看是誰把包了錢或是糖塊兒的餃子吃到了,預示著其將會在來年走財運或是甜甜蜜蜜。

年夜飯話有餘


年夜飯除了要吃餃子以外,一般都是要有整魚、豬膀、豬爪、雞肉、豆芽、生菜或是白菜等菜餚,有些講究的要備十道菜餚,寓意“十全十美”,可是在真正吃的時候,有些菜餚可能一口都沒有吃,這也是跟剩菜寓意“剩財”有關。

三、親情團圓家家有餘

“年夜飯是一道親情盛宴”。外國人很難明白,就是這麼一頓飯,竟然會引發史上規模最大的遷徙活動。中國人也很難理解和原諒,過年了為什麼不能回家過年,就是在大年三十當天回到家裡也行。這種感情,只有中國人自己才能體會到。

年夜飯話有餘


沒有及時或不能回家過年的,家裡人在吃年夜飯的時候也會留餘一個位置,那副碗筷放在那表示團圓。沒有回家的成員也會電話或書信的方式跟家裡人一起祝福過大年。正月十五還沒有過完年有些在外忙碌的人又要出發了,餘下的情懷待到來年團圓時再過這“年年有餘”的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