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豬患病五天後有什麼症狀?

蔡文姬的菜


非瘟豬患病五天後有什麼症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非洲豬瘟現在真是養豬戶最害怕的豬病了,只要感染豬就會必死無疑了,而且一旦發病,意味著很快整個豬場都要清欄,讓養豬戶一夜回到解放前。目前很多豬場都處於空欄的狀態,或者已經轉型養起了其他的家禽類的。受到非洲豬瘟的影響生豬急劇下降,豬肉價格也有所上漲。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是5-9天,患病後的豬如果是最急性的就會無任何明顯的症狀就會馬上死亡。還有分為急性形、亞急性和慢性行各個時期的表現症狀稍有所不同,主要是看病毒毒株的毒力怎麼樣。如果是最急性的話可能可以存活7-10天,表現為高熱、便秘和血便、有的腹瀉、口鼻有膿性黏液流出、皮膚各處有出血點、呼吸困難、咳嗽、母豬流產等。如果是亞急性和慢性的就沒有那麼嚴重,體溫稍有升高、只是出現發育遲緩、關節腫大、呼吸困難、皮膚潰爛等,慢性的話通常可以存活數週或者數月。不管是急性還是慢性到最後都是百分之百死亡,無藥可醫的。

發生非洲豬瘟的時候要及時的上報,做好無害化處理。目前非洲豬瘟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為了更好的消滅病毒,最好的方法就是全部清欄控制病毒的傳播,切斷一切傳染源和傳染途徑。沒有被感染的豬場也要做好封閉式養殖,搞好生物防控措施。

以上是個人所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村裡的男青年


非瘟豬患病五天後有什麼症狀?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獸醫小盧,希望回答對您有所幫助。非洲豬瘟是當前養豬人最頭疼的問題,之前養豬人最擔心的是藍耳、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傳染性胸膜肺炎等,但是這些常見傳染病和非洲豬瘟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發病率,死亡率包括帶來的危害,引起的恐慌是豬的所有傳染病都不能比的,被稱為養豬的1號病。非洲豬瘟患病後5天會有什麼症狀?像題主說的這樣,非洲豬瘟的病豬已經有5天的時間了,那麼從發生的類型來看,應該不屬於特急性非洲豬瘟類型,今天就來聊聊非洲豬瘟不同類型的發病症狀這個話題。



我國非洲豬瘟的毒株特點

感染非洲豬瘟之後,生豬的存活率,主要取決於感染毒株的強弱,根據毒株的毒性分離,如果豬感染高強毒力的毒株的話,那麼非洲豬瘟的致死率會達到90%-100%(1-3天),如果豬感染中等毒力毒株的話,生豬的致死率是80%以上(7天左右),如果豬感染的非洲豬瘟毒株是慢性的話,生豬的致死率是在30%以下。我國目前非洲豬瘟的流行毒株都是基因Ⅱ型,但又能細化為三個不同的毒株,第一個是白山野豬分離的毒株,與東歐最早的流行毒株相同。第二個是沈北的家豬毒株,是國內和東歐目前最主要的流行毒株。第三個是廣西貴港分離的毒株,是全世界首次發現的毒株。



非洲豬瘟不同類型的特點

非洲豬瘟潛伏期為4-19天。特急性和急性非洲豬瘟最開始流行時表現死亡率高、傳播速度快。在一個地區大範圍流行過後,則逐漸轉為亞急性、慢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死亡率逐漸下降。

特急性:特徵是高燒41-42℃,食慾不振和不活動,1-3天內可能發生突然死亡無任何臨床表現,通常情況下,臨床症狀和器官病變都不明顯。

急性:患有急性ASF的動物出現發熱 40-42℃,食慾不振,動物看起來嗜睡而且虛弱,蜷縮在一起,呼吸頻率增加,對於高毒力毒株感染,死亡常發生在6-9天之內,中等毒力毒株感染死亡通常為 11-15 天。

亞急性:豬通常在7 -20天內死亡,致死率從30%到70%不等,倖存的豬可能在一個月後恢復,主要是出血和水腫,常見不同程度的發燒,伴隨著消沉和食慾不振,行走時可能會出現疼痛,關節通常會因積液和纖維化而腫脹,可能有呼吸困難和肺炎的跡象,妊娠母豬可能流產。

慢性:慢性非洲豬瘟通常死亡率低於30%,臨床症狀為感染後14至21天開始輕度發燒,伴隨輕度呼吸困難和中度至重度關節腫脹,通常還出現皮膚紅斑,凸起、壞死。




非洲豬瘟發病後如何應對

目前我們國家的防控非洲豬瘟的政策法規是,現在只要發現有非洲豬瘟,必須及時的上報,由政府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做好疫情通報,疫區封鎖,相關防疫措施同時啟動,第一時間做好對病原的控制,防止擴散和傳播。對於有些發病的豬場由於染上非洲豬瘟沒有及時上報,隨意丟棄病死豬的,需要及時的制止,這樣會導致病毒的擴散,帶來更大的發病率,很容易危害到附近或更大範圍內的豬場,帶來更嚴重的損失,有時候為了大局著想,也可以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非洲豬瘟到現在還沒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一經發現就要撲殺,並做好無害化工作。





我是獸醫小盧,是一名執業獸醫師,平時大家在養殖方面有任何的疑問都可以私信我,相互交流,服務三農,立足養殖,有喜歡養殖的朋友也可以關注一下,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最新的養殖資訊,實用的養殖技術,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獸醫小盧


適逢夏季,氣溫升高,是各種高熱病的易發期(諸如附紅體、圓環、非瘟等病),重在搞好自身場生物安全防控與豬群營養、預防保健防重於治。就題主的問題,分享如下:


非洲豬瘟潛伏期

1.家豬感染非洲豬瘟潛伏期是15天,據臨床觀察,易感豬接觸到致病毒株,一搬3-7天即可觀察到臨床症狀。

2.非洲豬瘟可以在豬群內傳播,但在場內、舍內及豬群內傳播速度很慢。

3.出現臨床症狀及發病率與豬隻個體差異、場內欄舍類型、接觸強度及頻次都有關係。

4.豬場設有哨兵豬的,經過2-3個潛伏期即21天后,如果豬未出現臨床症狀,則可認為是安‘全的。

非洲豬瘟的臨床症狀

1.高熱40.5℃。

2.食慾下降。

3.飲水增加。

4.初期不是所有病例都出現死亡率上升狀況。

5.皮膚黃染,局部有出血。

6.便血。

7.站立不穩、個別臥地不起或抽搐。

8.鼻腔出血、口腔出現泡沫。

注意:1、2、3、4、5為初期症狀。

綜上所述,本病對當前養豬業危害極大,無疫苗及藥物治療。要加強學習認知,心存敬畏,積極防控。協調周邊豬場業主做好聯防聯控,重點是管好自己的一部三分地(把住門、看住車、管住人,重點是嚴防豬肉製品、泔水、豬肉骨粉及拉豬人車)。道路千萬條,安全防控第一條。同時堅信不久將來我們一定然跑贏非洲豬瘟。


2019-7-16




發財馬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交流養豬知識。

非洲豬瘟就是個禍害,它從去年8月份兒在國內出現以後,一年時間席捲了整個中國,從南到北,從西到東,沒有一個地方能逃出它的魔掌。

海南省作為孤立於陸地的一個島也感染了非洲豬瘟,作為高海拔地區的西藏,也有了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這個不速之客,讓我們被迫的接受它,認識它,瞭解它,從而到最後尋找方法解決掉它。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烈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對養豬業的危害特別大。

從第一次發現非洲豬瘟,到現在已經有接近100年的歷史了,到現在為止,沒有有效藥物可以治療。

結合國內外這麼多年的研究,非洲豬瘟一般分為特急型,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的四種類型。

非洲豬瘟的潛伏期一般在七天左右,比如特急型,發病前沒有任何症狀,食慾可能會稍有下降,但是一般不會引起注意,然後在無任何症兆下突然死亡。

急性非洲豬瘟一般會在一到兩週內死亡,最開始的表現就是採食量下降,精神萎靡,大多數時間躺在豬圈裡不願意動彈一直睡覺,呼吸有點快,有的會鼻孔流血,腿部皮膚髮紅,甚至會腹瀉或者嘔吐。

得了亞急性或者慢性非洲豬瘟的病豬潛伏期更長,五天的時候還在潛伏期裡,表現出來的症狀也就是食慾降低,隨後會出現出血和血腫,關節腫大,一般會在半月至二十天內死亡。

防治

對於治療,只能用四個字的總結:無藥可治。

養殖戶現在能做的只能是預防。

1. 消毒,消毒,消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豬場內外做好消毒,拉豬賣豬的車輛做好消毒,拉飼料或者原料的車輛做好消毒,尤其是車輛的底盤和輪胎。

2. 豬場內部人員不要再採購外面的生肉,熟肉或者豬肉製品了,包括火腿腸,香腸,豬肉乾等。

3. 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豬場,賣豬時最好全進全出。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以上只是個人觀點歡迎批評指正,您的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農村養殖新鮮事


有以下幾種或全部典型症狀,包括高熱、嘔吐、腹瀉或便秘,有的便血,虛弱、難以站立,體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膚呈紅色、紫色或藍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難,母豬流產、產死胎或弱胎。依臨床症狀程度不同,可分為超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1. 超急性型:無症狀突然死亡。

2. 急性型:體溫升高至42℃,沉鬱,厭食,耳、四肢、腹部皮膚有出血點、發紺。眼、鼻有黏液膿性分泌物,嘔吐,便秘,糞便表面有血液和黏液覆蓋,或腹瀉,糞便帶血。步態僵直,呼吸困難,病程延長則出現神經症狀。妊娠母豬在妊娠的任何階段均可出現流產。

3. 亞急性型: 症狀較輕, 病死率較低, 持續時間較長。體溫波動無規律, 常大於40.5℃。呼吸窘迫, 溼咳。關節疼痛、腫脹。病程持續數週至數月, 有的病例康復或轉為慢性病例。

4. 慢性型:呼吸困難,消瘦或發育遲緩,體弱。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通常可存活數月, 但很難康復。


YF8899


先是不吃5天后,,,,馬上隔離

1.豬睡著不怎麼動。

2.全身皮膚髮暗紅色。

3.豬嘴裡有口水流出。

4.病情嚴重的皮膚這時開始發黑。

5.如果已經死亡,即刻上報掩埋處理。

早做防禦,早發現,早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