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公園前156年,一個男嬰在長安的未央宮漪瀾殿呱呱墜地。男嬰的母親在懷上他的時候,夢見了太陽進入她的腹中。當男嬰的母親將這一現象告訴男嬰父親的時候,男嬰的父親也極為開心,認為這是大貴的徵兆。

未央宮是所有西漢皇帝的皇宮,這個男嬰生下來就已經註定大富大貴。可是男嬰的母親並不滿足,她深深知道,想要永遠保住自己的地位,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的兒子;而自己的兒子只要不是一國之君,自己的地位隨時都有丟掉的可能。

男嬰的母親更加了解到,自己的家族能夠榮華富貴,自己的兄長可以封妻廕子,很大程度上在於自己的地位。她的地位得失,關係著整個家族的興衰。就在兒子剛剛四歲的時候,她就親自導演了一出“金屋藏嬌”的大戲,讓自己的兒子順利取代原來的太子,鞏固了整個家族的地位。

一直以來,“金屋藏嬌”被渲染為青梅竹馬的童話,甚至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愛情典範。但是任何歷史事件都並非孤立發生,編成故事後,必然抹去了事件背後錯綜複雜的因素。以我淺薄的認知來看,“金屋藏嬌”非但不浪漫,甚至還有一些殘酷,它的背後,可以說是半部西漢外戚史。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在他的名著《國史大綱》中認為,西漢是平民政府的興起。確實,西漢政府擁有很濃厚的平民色彩,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了突出這一特色,在描述劉邦班底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從事低級的工作。

這樣的描寫,給後人造成了一種錯覺,就是用今天熟悉的社會形態去評估秦漢之交的那些人,造成了極大的誤解。

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劉邦的班底,包括劉邦本身,都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他們的生活自然比不上貴族,可是還能較底層的人士好太多。劉邦早年就和自己的發小盧綰一起讀書,後來結識了信陵君的門客張耳,成為他日後的主要依靠力量;給予劉邦很大幫助的弟弟劉交,曾經曾與魯人在荀子學生浮丘伯門下學習詩經;蕭何曾經被舉薦到秦國首都咸陽工作,他看到秦國氣數已盡,辭不就任;剩下的陳平、樊噲、酈食其等人,雖然都是白丁,可是他們的遠見卓識和能力也是在長期學習中積累的,誰見過每天耕地的人能說出“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的話呢?

在印刷術沒有普及之前,讀書識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秦漢以及更早的時候,字的功能不僅僅是記錄,也是一種與上天溝通的方式。正如普羅米修斯為人間盜取了火一樣,倉頡造字,也是將鬼神這種超自然力量才擁有的能力帶到了人世間。“天雨粟,鬼夜哭”,描述了當時的人對字恐懼與欣喜的矛盾心情。

即便能夠讀書做官,劉邦的家境也不足以支撐起他早期創業時候的費用。那劉邦早期的經費源自哪裡呢?很多人也許已經猜到,就是來自劉邦的岳父呂公的家族。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歷史絕非是故事,如果歷史僅僅是故事,最起碼不會有秦始皇焚書的事情發生。歷史用冰冷的事實,一次又一次告訴後人,什麼樣的因就會釀成什麼樣的果。可惜,很多的歷史作品,卻完全編寫為故事,忽略了本該交代的因果關係。

歷史成為故事的後果就是,只看到某人做某事時候的慷慨激昂,忽略了基本的生存問題,比如吃飯問題怎麼解決,讓歷史完全逃離了現實,成為小說。

東漢末年的劉備請出諸葛亮之後,諸葛亮憑藉自己的人脈向荊州的豪強貸款,才為劉備組建出一支劉備的嫡系軍隊,不知道這些,光說諸葛亮用兵如神,無兵可用,怎麼如神?

呂公的家族因為避仇才從單父縣遷居到了沛縣。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認為呂公屬於呂不韋家族的一支,那麼呂公的家族避仇的這個仇家就大有深意了。

呂不韋投資了當時困於趙國的嬴異人;呂公投資了沛縣的官吏劉邦。不得不說,呂姓家族才是秦漢兩個中國早期集權國家IPO時期的大股東。

呂公的投資確實給劉邦幫到了很大的忙,卻也將外戚這一劑猛藥注入到了西漢政權的血液之中。在西漢政權的二百多年裡面,沒有一個皇帝逃開了外戚干政的魔咒。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在創業初期劉邦選擇外戚也是不得以而為之,當他完成了名義上的國家的統一之後,就開始著手製衡外戚了。劉邦殺白馬訂下盟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一盟約,很明顯是說給呂氏家族聽的,但是他又不能明說,只能敲山震虎。

劉邦的擔憂,在他死後應驗了。呂后不僅將自己的哥哥封王,甚至將劉氏天下取而代之。幸好跟隨劉邦打天下的軍功集團以及劉姓藩王在關鍵時刻強強聯合,劉姓江山才得以保全。

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加了人生的樂趣。西漢前期的幾個太后,幾乎都是過山車般的人生。

作為女人,薄太后的出身並不光彩,他的父親和魏國宗室的女人私通,才有了她。父親死後,由於母親的關係,她成為了魏王豹的夫人。更加詭異的是,有人預測她的兒子以後是皇帝的命。魏王豹知道後,喜不自勝,立即斷絕了和漢劉邦聯盟的關係,打著中立的旗號,和楚聯合。結果不久之後,魏王豹被劉邦手下擒殺。

薄太后由於頗具姿色成了劉邦的後宮,可是她卻沒能得到劉邦的喜歡,尤其是生下孩子之後,叫到劉邦的次數就更少了。呂后專權,曾經受到劉邦寵愛的女人不是殺死,就是幽禁起來,只有薄太后跟隨兒子被放逐到代地。

代地,與匈奴接壤,本來經常受到侵擾,漢與匈奴和親之後,侵擾的頻率變少了。但是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匈奴一旦遭受暴風雪等災害,必然南下,所以還要加強守衛工作。

薄太后心裡苦啊,誰說自己的兒子是皇帝的命啊!不過,能夠平安就已經不錯了。削平諸呂之後,薄太后終於時來運轉,自己的兒子繼承大統,自己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太后。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漢朝軍功集團以及劉姓藩王選擇薄太后母子的原因很簡單,相對來說,薄太后的親戚勢力最弱,構不成威脅。如果再來一個呂后一樣強勢的家族,他們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如果事情真的就這樣簡單,也就不會再有後面的波瀾了。薄太后雖然不喜歡爭權奪勢,可是她的兒媳婦可就完全和她不一樣了。

漢文帝的皇后就是後來的竇太后。竇太后的出身應該不錯,史書記載為“良家子”。她本來入宮服侍呂后。呂后攝政之後,想要安撫劉姓諸王,就把宮女賞賜給他們。竇太后也在其中。

竇太后是趙國人,她想回到自己的老家,並且派人賄賂掌管分配的太監,一定要把她送回趙國。這個太監拿錢之後,稀裡糊塗的把她編到了前往代國的隊伍裡。竇太后當時哇哇大哭,說什麼也不想去,代國那個鬼地方,可能一輩子救死在那裡回不了家了。

但是,呂后已經命令宮女必須到劉姓諸王的封地去,竇太后執拗不過,只好前往。代地來的那麼多宮女,只有竇太后深得文帝喜歡,先後為文帝生下了長公主劉嫖、漢景帝和梁孝王。

文帝還是代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王后。詭異的是,王后生的四個孩子全部病死了。文帝繼位之後,立刻將劉啟(漢景帝)立為了太子。原來王后生的四個孩子全部病死,不得不讓人懷疑是竇太后所為,如果真是這樣,真是深得呂后的真傳。

竇太后崇尚道家,卻有著極為強烈的權力慾望。當還是皇后的時候,她的兄弟竇長君、竇少君前來相認,就備授予了極高的官職。周勃和灌嬰看在眼中,心中極為惶恐,呂后滅了,薄太后死了,現在又來了竇後家族。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訴諸武力是最後的方法,能夠不流血控制住外戚,才是一種高明的手段。於是周勃和灌嬰請了有德行的人教育他們。因此兄弟二人雖然地位顯赫,卻從不盛氣凌人。竇太后卻不一樣,漢景帝即位之後,朝廷上下一律學習黃老學說,對儒者進行打壓。

竇太后特別疼愛自己的女兒劉嫖,正因如此,漢景帝對這個姐姐也是言聽計從。漢景帝后宮的美人們知道長公主劉嫖說話有分量,攀附上長公主劉嫖的美人,都得到了漢景帝的寵愛。

劉徹出生的時候,已經是漢景帝排名靠後的兒子,按理說,皇位如何也落不到他的手上。可是他的母親王美人偏偏不信邪,採取了和長公主劉嫖聯姻的關係,讓劉徹娶了劉嫖的女兒。聯姻之後,她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除掉漢景帝最寵愛的慄姬,廢掉慄姬兒子劉榮的太子之位。

王美人也是一個奇人,因為從她早年的經歷來看,皇后的位置和她八竿子打不著。她的人生能夠改變得益於她強悍的母親。她的母親就是秦漢之際燕王臧荼的孫女,名字加臧兒。

劉邦滅掉項羽之後,燕王臧荼和其他幾位諸侯聯名上書要去劉邦即皇帝位。可是劉邦即位之後,就開始處理異姓王,燕王臧荼成為了第一個犧牲品。

臧兒出生在陝西,而他們家族原來在燕地,這就已經說明,他們家族已經沒落了。臧兒嫁過兩次人,一次嫁給王家,生了一男兩女;一次嫁給田家,生了兩個兒子。

一晃自己的大女兒也到了出嫁的年齡,作為貴族的後代,臧兒認為自己的女兒即便不嫁給做官的,也要嫁給有錢的,於是嫁給了金王孫(為什麼有錢?參考卓王孫)。

臧兒不知道從哪裡得知卜筮可以預測未來,雖然大女兒嫁給了大戶人家,她還是心有不甘,於是為兩個女兒卜筮了一下。這可了不得,卜筮結果顯示臧兒的兩個女兒“皆當貴”。

“金屋藏嬌”,並非是浪漫的愛情故事。


臧兒馬上就與金王孫翻臉,逼迫女兒與金王孫離婚。金王孫不同意。但臧兒仍然強行帶走了女兒。也不知道通過什麼手段,臧兒將女兒送到了宮中,並且讓還是太子的漢景帝十分寵愛,封為王美人。

既然已經聯姻,長公主劉嫖必然會替自己的女婿說話。長公主劉嫖每天都在漢景帝面前誇獎劉徹,訴說慄姬的不好,“慄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漢景帝聽後非常生氣,開始怨恨起慄姬。世間真的有報應嗎?我不知道,但是長公主劉嫖的所作所為,讓她的女兒在後來也承受了相同的痛苦,史書記載“陳皇后挾婦人媚道”,最終被廢掉了皇后,真是報應不爽!

但是長公主劉嫖當然不會預知後來自己女兒的遭遇,她繼續聯合王美人攻擊慄姬。這一次,王美人使用了以退為進之計,她暗地裡派人讓大臣催促漢景帝立慄姬為皇后,並且打出“母憑子貴”的口號。

漢景帝聽了大臣的建議,極為憤怒,認為一切都是慄姬在背後搗鬼,於是乎將太子劉榮廢為臨江王。慄姬在這場打擊之下,最後鬱鬱而終。長公主劉嫖和王美人終於到成了目的,王美人成功上位皇后,年僅七歲的劉徹被立為太子,後來繼位就是漢武帝。

人都會對自己的生長環境產生逆反理性。漢武帝靠著姑姑和母親上位,自然就會受到這兩個人的控制。他害怕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所以傳位給小兒子劉弗陵的同時,也就賜死了他的母親鉤弋夫人。

“金屋藏嬌”是西漢宮廷鬥爭的縮影,這一說法不見於《史記》和《漢書》,但是這一說法脫胎於這兩本書籍的記錄,除了上面敘述的過程,正史中記載很簡略:

初,上為太子時,娶長公主女為妃。立為帝,妃立為皇后。

實際上,圍繞著金屋藏嬌,各大外戚在漢武帝時期粉墨登場,竇嬰、田蚡的爭權奪利,衛青、霍去病的征戰沙場,霍光一步一步走上權力頂峰······

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他死後西漢帝國進入了下半場,上半場西漢國力在上升,下半場西漢的國力開始下降,始終沒能擺脫外戚干政,最後王莽篡漢。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東漢滅亡,豪族崛起取代了外戚,外戚的威脅才真正的解除。

不幸的是,那個時候的中國進入了變相的封建制社會,一切彷彿又是一個輪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