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濱區老黨員張玉華:“能被大家需要是一種幸福”

淇濱區市直機關3號院老黨員張玉華:

“能被大家需要是一種幸福”

□晨報記者 席蕊

“疫情防控期間,不管天氣多冷,那位大姐始終在小區門崗執勤,還時常給有需要的住戶送菜、送藥。”3月7日,在淇濱區市直機關3號院居住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她從外地回來進行居家隔離期間,這位大姐便經常打電話詢問她是否需要購買生活用品,這讓她感到很溫暖。

張女士口中的大姐叫張玉華,今年已經62歲了,從1月24日開始便一直奮戰在小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在該小區門口執勤的志願者邢麗麗告訴記者,由於她和其他志願者值的是早班崗,有時候來不及吃早飯,張玉華得知後,便經常從家帶些煮雞蛋和熱包子給大家吃。“她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寵愛。”邢麗麗說,在小區門口執勤的志願者都很尊敬張玉華。

“咱是共產黨員,只要有一口氣在,咱就得起到帶頭作用。”由於這個小區的居民樓沒有電梯,患有腰間盤突出的張玉華已記不清她在入戶排查時,爬了多少趟樓梯,“衣服每次都溼透了,但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自己受點兒累又算得了什麼”。看到張玉華如此勞累,老伴兒江洪即使再心疼,也只能乾著急,“勸也勸不住,我能做的就是在家做好飯,讓她吃上一口熱乎的”。

遠在昆明的兒子在得知張玉華每天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時,便趕緊打來電話,既緊張又心疼地說:“您也得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啊,萬一累垮了怎麼辦?”面對兒子的勸阻,她對兒子說:“放心吧,兒子!我聽你的話,待在家,哪兒也不去了。”但剛放下電話,張玉華便又轉身幫行動不便的居民去買藥了。

“咱是有著3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不為大家做點兒事,咱愧對良心!”張玉華說,這一個多月她雖然很少在家,但覺得特別值,因為在執勤中,經常有鄰居給她說“謝謝啦”“您歇歇吧,別累著”之類的話,這讓她感覺有股暖流流遍全身。“能被大家需要是一種幸福,因此為大家站好這班崗是我唯一的信念,也是共產黨員的義務。”張玉華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