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說起巴黎的十三區(13e arrondissement),不少法國人會直接和Chinatown掛鉤,認為此區宜買菜(faire des courses),更宜下館子(faire un resto),說罷不忘舔舔嘴唇;而對於廣大中國留學生而言,這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地方:一方面不免定期去中超囤貨安慰自己的中國胃,一方面又要在時刻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時,和“遍地中國人”這樣的cliché作鬥爭。

大家一定深有體會,部分法國人並不區分來自東南亞各國以及中國部分省份的亞裔移民,將其統稱“中國人”(les chinois),和“亞洲人”(les asiatiques)同義;而且如果不開口說話,走在路上也很難區分迎面走來的亞裔面孔是完全融入法國社會的法籍移民後代,還是初來乍到的留學生/上班族/遊客。

跟法國同學聊起十三區的餐館時,會因為“中餐”(包括東南亞各國風味,亞歐融合菜)俘獲了全世界的胃而自豪;但要說十三區因為是華人社區而環境汙染治安差,這個鍋我們可不想背。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你眼中的十三區是怎樣的呢,是遍佈家鄉美食的寶藏之地?還是小偷出沒的瘋狂街區?

歷史沿革

聽說十三區的建築特色是樓房“又高又醜”?其實,在1860年巴黎擴張(l'extension de Paris)背景下建立的十三區,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曾是傳統的工業區和工人階層平民的聚居區,房屋多矮小老舊。

二十年代初,求學歐洲的周恩來就是在這樣環境下租住在意大利廣場附近的一間酒店房間內。二戰前,貞德平民區(la cité Jeanne d'Arc)經歷了數次重建,而戰後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意大利廣場以南的街區成為了l'opération Italie 13計劃下的深度改造對象,建立起了超過三十座百米以上的高樓。

八九十年代興建的則多為多彩的塔樓式建築(une sorte de mât ou de campanile multicolore),其中包括致力於推廣影視文化的大屏幕計劃(Grand Écran Italie)。在建築通常五六層的小巴黎地區,十三區的“高樓大廈”也算是一覽眾小了。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Italie 13計劃中的Masséna街區

“中國城”名聲又是如何得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批越南難民抵達十三區,多聚居在Georges Carpentier體育館對面的高樓。奧林匹亞(Les Olympiades)街區也成為居民區,住著相當數量的從事繪畫和雕塑的藝術家。

經歷了幾次先後來自東南亞(尤其是柬埔寨和老撾)和中國的移民潮,十三區南部被改造成了真正的亞洲街區(quartier asiatique),但相比世界上其他“中國城”而言並未形成“城中城”,而是完全對外界開放,亞洲移民和法國本土居民和諧相處。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很多學習中文的法國同學,都是因為在十三區長大,從小耳濡目染,從而對中國文化萌生了興趣。

居民測評

據全法居住條件評分網站“ville-ideale”顯示,巴黎十三區總體評分是6.71/10, 其中得分最高的項目是交通(Transports),8.35的高分在全巴黎乃至全法都數一流。

僅居其後的便是由華人社區帶動的高達7.86分的商業(Commerces)和7.85分的醫療保健(Santé),以及以7.41分遠超平均水平的運動及休閒活動(Sports et loisirs),全方位保障生活質量。

而嚴重拖後腿的則是僅有5.39分的治安(Sécurité)和5.50分的環境(Environnement),處於巴黎乃至全法的中等水平。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讓我們聽聽十三區居民具體有哪些“神評論”:

商業繁榮,應有盡有,還有一些價格親民的市場(Des marchés aux prix accessibles)/餐館眾多(然而最好愛吃亞洲菜)

PS:價格實惠吃飯不愁,華人商戶顯然功不可沒。


空氣不好,因為臨近環城公路車流量大,尾氣汙染;噪音大,晚上有人在街上放音樂,一些醉漢吵吵嚷嚷,還有部分工地夜晚施工,即使在25層樓都能聽見。

PS:老生常談的環境問題,看著成片的工地和擁堵的車流,感覺空氣和噪音汙染短期內仍將持續。


真正的社會融合。所有人都以相等的比例被代表(représenté en proportion équivalente)。

PS:這裡讚美的應該是十三區政府選舉時,來自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社群都按人數推舉一定數量的代表。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部分高樓太醜了。

PS:高樓大廈確實在看慣了奧斯曼式街區的法國人看來很扎眼,但政府已經有計劃地在“美化”這些高聳的建築物,不少建築都有一面牆被極具現代感的塗鴉牆繪覆蓋,讓整個街區儼然露天的當代藝術博物館,菌菌就經常在六號線上被驚豔到。


遊客少,Airbnb少。

PS:這位居民估計是被市中心聖路易島周邊“Airbnb化”的趨勢嚇怕了。遠離遊客的喧囂,十三區居民自享豐富資源。

價格還是高,尤其是如果想置業(si on veut être propriétaire)。

PS:巴黎買房難還是個普遍問題,尤其是十三區聚居的亞裔把買房置業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了以後,樓市緊俏也在所難免。

教育資源豐富,圖書館多,適合大學生。

PS:作為法國國家圖書館(BNF)目前最大的分館所在地,十三區的文化資源不言而喻。周邊還有七大、東方語言學院等高校研究機構。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法國國家圖書館Tolbiac分館

我難以忍受每晚(將近十點)在半小時內路過四趟的掃路機/清潔工(éboueurs),全巴黎罕見。

PS:估計是清掃噪音較大,而這位網友又有著“異於常人”的養生作息。這樣的清掃效率,不知道是道路實在太髒,還是十三區環衛部門太拼……


坐擁全巴黎最好的醫院之一(Hôpital de la Pitié Salpêtrière)。

PS:這一點法語君就不多說什麼啦,有去過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特色街區

我們或許都是巴黎的過客,但十三區往往會在自己的私人地圖上留下一抹色彩。無論是學生時代下課後從五區趕到十三區買菜,還是畢業後選擇在華人區租房的上班族,抑或是懷抱嚮往來巴黎觀光的遊客,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私藏列表。在此菌菌也提供一份特色街區列表供參考,歡迎大家一起來補充!


01 意大利廣場(la place d'Italie)

這裡既有法國人所謂高級波波族(bobo chic)聚集的大型購物中心Italie 2,也有大型連鎖中超陳氏(Tang Frères)以及家樂福、Leader Price等平價法國超市,周邊更有亞洲各地風味的大小餐館……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傳統與現代結合,大商場旁邊的街巷裡,遍佈琳琅滿目的小店。

這個生活氣息濃郁的廣場也是十三區區政府所在地。每到逢年過節,區政府內會舉辦各類表演免費對公眾開放,主題也多與亞洲文化相關,每年春節,廣場附近街區也會有主題遊行。


02 舒瓦西大街(Avenue de Choisy)

沒有大型商場,更接近居民區,同樣是餐飲購物應有盡有。這裡聚集著粵菜、上海菜、越南米粉Pho等多家餐廳,老闆一般都是相應地區的移民,保證了菜品味道絕對正宗。

今年10月中旬起,這條大街開始興建一座名為“博愛門”(L'Arche de la Fraternité)的中式牌坊,其造型為紅色的中文繁體字“門”。設計師為住在13區的國際知名的法國藝術家/攝影師喬治•魯斯(Georges Rousse),這件藝術作品將成為亞裔區象徵性的新地標。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設計圖

除此之外,還有奧斯特利茨站(la Gare d'Austerlitz)及國家圖書館(BNF site François-Mitterrand ):

國圖的光環無需張揚,這裡可以看做是十三區文教中心,電影院、劇院、書店一應俱全。同時這裡臨近塞納河岸,天氣晴好時常見法國年輕人呼朋喚友在塞納河畔散步或野餐。國圖的木質階梯是絕佳的觀景臺,還可以被當做健身房……當然這些都是在圖書館認真學習之餘的休閒活動。

奧斯特利茨站周邊還有潮流設計城(La Cité de la Mode et du Design),常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以當代藝術為主,吸引著大批文藝青年。

揭秘全法最大中國城:治安差物價低且全是中國人?

潮流設計城

總體而言,作為傳統平民區(quartiers populaires)的十三區成為“中國城”是近二十年的事,在大多數巴黎人眼裡她是日常生活的尋常街巷,也是瞭解亞洲文化的一扇窗口。和巴黎其他街區一樣,治安及環境問題並不會阻礙人們買菜逛街,喝咖啡曬太陽,享受生活。

就連不久前被黃背心一週年遊行“佔領”的意大利廣場,在遊行次日咖啡館照舊開放,“見多識廣”的老巴黎照舊喧囂中翻開一份日報——在這裡,大家可能擁有著任何一種膚色,操著五湖四海的口音,但他們都可以盡情享受此刻的休閒時光,相信此心安處是吾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