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玉米和大豆種植哪個利潤會很好?

智能小孩


2020年。我估計大豆和玉米的價格都會上浮。因為19年這個豬肉價格比較好,還有這個肌肉雞蛋,這個價格都比較好。2020養殖量肯定會大幅度增長,與玉米和豆粕的需求量也會迅猛增長。從而帶動大豆和玉米價格上浮。

但是對這個大豆的需求量不會太大,基本上會滿足供給平衡。因為從18年開始種植大豆的面積,在一直在增長。因為國家一直在提倡種大豆。哎,這兩年這個大豆的種植面積,規模會很大。反而這個玉米的種植量有所減少。所以我看好玉米的價格。

先說一下大豆。他的種植簡單省事兒,不需要太大的投資。但是它的產量也很低。一畝地大概400斤左右。每斤市價應該兩塊左右。所以一畝地總共收入1000塊錢左右。

再說一下玉米。現在機械化種植程度高,玉米程序也很很簡單。一次性播種施肥。每畝產量應該在1400到1800斤左右。市價按一塊錢一斤,一畝地總收入應該在1500元左右。

所以。從賬面上看,種玉米還是比較划算,再一個考慮到下一年的行情。




星月飄


大家好,我是東平湖一家親,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種植大豆和玉米那個利潤高?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調整農業結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多途徑擴大種植面積”。農業農村部日前印發了種植業工作要點,要求組織實施大豆振興計劃,進一步提高大豆補貼標準,力爭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積,通過此次考察,我們對沿途地區的種植面積、種植成本、土壤墒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同時我們調研了產業鏈上的貿易企業,油廠以及多地政府糧食部門的相關領導,對政策的影響力有了初步的判斷:由於所處積溫帶不同,以及本年度各地區存在溫差,因此各地作物生長情況也存在較大差異。同時,即便是同一地區的個人農戶和農場之間由於種植時間和方式方法存在差異,作物生長情況也有差異,總體來說都是供應大於需求,所以我們很難在玉米和大豆漲價上獲取高額利潤。我們不得不再次踏進高產陷阱,高產不一定賺錢但是低產絕對賠錢,所以我們選擇種植大豆還是玉米還是回到原點,也就是產量優勢地區。我們地區適合種植什麼並且產量較高我們就種什麼,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感謝大家評論轉發,感覺有用就關注我把,我是東平湖一家親謝謝大家[微笑]





東平湖一家親


玉米價格在0.85元1.00元/斤左右,大豆價格在1.85元/斤左右(北方)——2.30元/斤左右(南方),玉米產值在1000元/畝,而大豆800元/畝,玉米補貼130元/畝,而大豆補貼320元/畝,玉米與大豆毛收入差不多,但玉米種植成本高一點,要比大豆多施一遍肥,玉米人工費用高於大豆人工費用。大豆利潤理論上要比玉米高一點,但實際上誰利潤好一點,還要看市場行情。



今年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萬畝,力爭到2020年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2022年達到1.5億畝,2019年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擴大大豆種植面積和提高單產量的綜合方案將有效減少大豆外需,如果2020年大豆播種面積增加至933公頃,單產提高至2025公斤/公頃,大豆總產量將增加18.7%,達到1890萬噸,進口將減少2%,大豆自給率提高至16.9%。

我國大豆加工需求大豆2.65億噸左右,90%依靠進口,國產大豆佔10%的份額。大豆種植必須降低生產成本才能與外國大豆同場競爭,才能有好的利潤。今年美國大豆可能進不來了,作為反制措施,中方會加重關稅,南美大豆運輸成本太高,加上還在洽談磋商中,在價格上還沒有達成最後共識。俄羅斯進口的4000噸非轉基因大豆已經到達南京海關,並驗收通關。今年大豆價格可能會比去年高一點。


玉米價格行情目前還不明朗,也不容樂觀。價格仍然震盪下跌中,主要是深加工需求不大,玉米深加工企業庫存玉米較大,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依舊處於低水平,8月22日,臨儲玉米拍賣成交率11.09%,較上次拍賣仍在下降,平均價1679.9元/噸,較上次拍賣下降3.95元/噸。目前正是臨儲玉米交割轉庫階段,短期內,玉米價格仍然不會有改觀,玉米供應仍然寬鬆。

今天生豬產能下降,飼料玉米需求下降較大,澱粉玉米加工成本高,沒有利潤可言,澱粉廠長期處於維修機械狀態,目前開工率只有57.98%,開工率依舊不足。DDGS行業開工率只有40.43%。南方港口玉米庫存開始增加,進口玉米受配額限制,只有720萬噸,玉米需求主要還是依賴國產玉米。

今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920萬畝,華北玉米受乾旱天氣影響,東北、西南、華東地區玉米受漬澇災害、颱風影響倒伏,淹漬,玉米總產量或將只有2.6億,產量不如去年。2019年至2020年玉米工業消費8500萬噸,同比增加700萬噸,增幅9%,預計2019——2020年度玉米工業產能在1.25億噸,同比增加1400萬噸,2019年玉米總消費量2.9億噸,缺口達3000萬噸。

預計玉米價格在元旦、春節前後會有所上漲,大豆價格漲幅不大,今年種植大豆利潤好一點,種植玉米利潤也不錯,再過兩個月玉米、大豆都會大量上市,農民心理價位不能太高,要摒棄惜售心理,適時銷售玉米大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長江三農


從現在實際生產中來看,玉米和大豆基本上是形成三中形式,一是,玉米種植專區,二是,大豆種植專區,三是,玉米大豆可轉換茬口區。

玉米種植專區是指高積溫區域,歷年都以種植玉米為主,地下水資源短缺,及一些土壤鹽質化,不適宜種大豆水稻,如,黑龍江省二,三積溫帶的大慶,三肇,綏化的安達等區域。

大豆種植專區,是指日照短,地處四五積溫帶,氣溫低,終霜晚,初霜早,不適宜種玉米和水稻。

玉米大豆可轉換茬口區,是指積溫帶適中,氣候適宜,種植玉米大豆均可獲得高產量。

那麼,2020年玉米和大豆種植哪個利潤會很好?

從多年種植的效益來看,玉米收益最低的兩年就是2016與2017兩年,玉米價格低,收益少。其它年份均此大豆好。從現在市場行情看,價格基本恢復到2014和2015年市場價格,單從現在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比值也不難看出,種植玉米效益還是比大豆高。

由於近幾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等區域的玉米和大豆國家給予生產補貼,大豆補貼明顯高於玉米補貼,2019年大豆補貼每畝240元,玉米補貼每畝25元。所以2019年大豆種植面積有所增加,產量還算不錯。但是,大多數種植大豆農戶都沒能賣上價,1.45左右,相比前幾年略有回升。再加上補貼,受益應該說還是可以的。

下面我們來算一算,所果在補貼數額不變的情況下哪個效益會好些。

總體來看,年景好玉米大豆都高產豐收,這一點毋庸置疑。

如果我們都按中上等產量核算,玉米每公頃產糧25000斤,按潮糧25%水分,每斤0.70元,25000*0.7=17500加補貼15*25=375兩者相加=17500+375=17875元,可以說效可觀。

大豆每公頃產糧,5000斤,每1.70元核算,5000*1.70=8500+15*240=3600兩者相加8500+3600=12100元。

總體看同等年份大豆減產程度要重於玉米。雖然玉米種子貴些,肥料用的多些,基肥基本相同,僅差追肥,一般追肥按600斤,600元核算,大豆種子每公頃60斤每斤4元=240元,玉米種子60斤,每斤10元=600元,玉米種價格600—240大豆種子價格=360元+600元玉米追肥料費用=960元。其它生產支出基本上沒有什麼差異。

兩者收益值差,17875—12100—960=4815元,相對之下還是玉米收益多些。

這兩種作物2020年市場行情預期應該還不錯,玉米用量方面會隨著養豬業的逐漸恢復,飼料消耗也會隨之加大。

大豆雖然進口量大,但也不會對價格有太多影響,秋糧價預計在1.40元~1.60元之間。玉米秋潮糧預計在0.55~0.65左右。

以上數據僅個人觀點。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大豆如何除草 2020種植大豆好嗎 大豆如何控旺

2020年種植水稻玉米大豆有補貼嗎、2020年水稻玉米大豆種

大豆病蟲害 大豆施肥技術 施肥時間 如何控旺

2020年種植玉米大豆到底能不能賺錢、2020年種植玉米大豆

2020年大豆還有補貼嗎、能不能賺錢了、每畝補貼多少錢、價格

水稻、玉米、大豆,2020年到底該種什麼才能好點?

種植玉米還是大豆

作為東北多年的種地大戶,深知這些年讓朋友們糾結的就是“在種植大豆還是種玉米”?而且主要就看兩點:價格、補貼!

以往年的慣例,每年東北秋糧種植,多數情況是玉米賺錢,大豆賠錢,或者玉米比大豆更賺錢。但是,在2019年,東北的很多地區並不是這樣,甚至出現了“種玉米賠錢,種大豆反而賺錢”這樣的奇特景象。

數據顯示,目前東北大豆市場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100元每噸以上,部分地區的大豆毛糧價格甚至上漲140元。以黑龍江省為例,主要產地毛糧收購價就由3300元/噸上漲到3400元/噸,上週末收購價已上漲到3440元/噸。“暴漲”140元每噸!此外,一些啟動了國儲輪換收購的部分收購庫點也提高了執行價格,例如幾天前,內蒙古大楊樹收購價由3380元/噸上調到3480元/噸,“暴漲”100元每噸!

據瞭解,目前不少東北的農戶普遍反映,2019年度種植玉米虧損100~150元/畝,農戶種植利潤點只能來自大豆種植。據調查,農戶盈利基本在250~300元/畝,雖然主要是盈利點還是來源於不久前政府發放的大豆生產者補貼款,而今年東北地區的大豆生產者補貼剛剛就是在250元—300元每畝之間,所以,東北地區今年的大豆補貼如此喜人,主要來自於兩點:

,今年東北大豆價格好,摺合每斤賣價提高1毛錢。

第二,255元大豆生產者補貼發的到位。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今年平均每畝250元以上的大豆生產者補貼,今年的東北大豆種植形勢以及效益依舊是非常嚴峻。

價格:單看近期大豆價格有所上漲,大豆的上漲,對於一些農戶來說又開始有玉改豆的想法了,玉米價格有漲有跌,但幅度不是很大,但還需要看另外一個因素-補貼:近兩年補貼金額變化挺大,如咱們黑龍江地區:玉米補貼從17年開始由70元到18年的25元,再到19年的30元,大豆從17年的100元到18年的320元,再到今年的255元,從以上情況來看,大家對於來年種植玉米還是大豆,心裡已經有數了!

關鍵看國家政策以及補貼力度

明年大豆種植面積還會繼續增長。幅度大小仍需視玉米大豆種植比較效益和政策力度而定。

牢記兩點:

關鍵因素:產量、價格和補貼,主要還是補貼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在權威媒體《人民日報》一篇文章“糧食生產能否保持後勁?”中,就“今年全國糧食總產將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同樣是1.3萬億斤,今年的‘含金量’不一樣。”做出解釋

“今年繼續調減”,簡單的6個字被再一次提及,而且是在國家如此有分量的報刊上。可見有關“種植結構調整”一定會是2020年農業工作重點!


四川張五


從我們國內的種植行情上來說肯定是種植玉米比較好,因為畢竟大勢所趨。大豆的價格雖然比玉米的價格高,但是你要算一算他們的畝產量呀,總體收益等,你像東三省那些土地比較肥沃的地方,他們還不願意種植大豆,而且還有大豆生產者補貼,那麼我們平原種植大豆的積極性豈不是更差?因此我個人還是推薦種植玉米。

玉米種植的優點

1.價格因素:也就說我們平原這邊吧,我們這邊的玉米價格平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在0.8元—0.9元/斤,當然也有0.8元以下的。基本上是按0.8元來算,每畝地可以產1000-1200斤。每畝地的收益大概是在900元左右,如果說是大豆的話按照最高的價格2元/斤(根本賣不到這個價格),有時候只有1.6元一斤。產量如何?差不多300斤吧,你這樣的價格總體來說,只有400~600元。我還是按照最高的來算的,人工成本和播種成本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土地成本基本上也一樣。那這基本上是不是玉米賺的更多呢?



2.補貼因素:考慮到東北地區和新疆地區都有大豆生產者補貼,他們那邊也有玉米生產者補貼。我們平原什麼都沒有呀,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肯定是選擇玉米,因為玉米賺的錢比較多。在東三省大豆生產者補貼去年最高是416元/畝,但是普遍地區還是200多塊錢,而他們也有玉米生產者補貼,你算上這一個的話,單從利潤上來說,大豆的利潤僅僅和玉米的利潤持平。今年明年會有這麼高的補貼嗎?誰都不知道。

3.管理難易程度:從我們平原來說種植這個大豆,估計是我們這邊的氣候不太好,產量比較低。每畝地產200多斤的非常多,而且有的都倒伏了。估計是品種沒有選好,單從管理上我個人認為我們的玉米更好管理,反正是我個人這麼覺得。我們這邊還沒有實行大規模的機械化,僅僅是小規模機械的情況下,我認為種植玉米比較方便。而且我們這邊也有收玉米秸稈的,玉米收成不好的話可以賣秸稈。



綜合這以上的3點因素來考慮,我認為我們這邊是種植玉米比較好。也可以說在我們中原地帶你找到種大豆的幾乎非常難,很少有人種大豆,要麼就是種了一點綠豆,自己煲湯喝。其他很少有人種大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我所說的三點問題。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你好,我是大磊,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眼看2020年的春播機械就快到了,我們也要開始準備農資了,預計只要咱們農村的封路結束我們就要開始大範圍的購買農資了。在購買農資之前很多人現在還在為種植何種農作物猶豫不定,我們今年到底是種植大豆還是玉米呢?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問題,第一,天氣因素;第二政策因素;第三國際市場;第四國內需求。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今年是種大豆賺錢還是種玉米賺錢呢?我們要從四方面來看這個問題這篇文章吧!

第一,氣候環境

我們看了一下今年總體的氣候環境,溫度比往年偏高一點,春播季節溫度略低夏季溫度較高,秋季溫度也較高一些。降雨量偏多主要集中在夏季,秋霜正常或是稍有延後。局部地區略有不同我們還是以當地的氣象預測為準,我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我們一定要關注當年的氣候環境,根據大氣候的預測來選擇種植的品種和種類,這是我們實現增產增收的前提,也是我們選擇種植何種品種糧食的重要依據。如果氣候適合種植玉米那麼我們就種植玉米,氣候適合種植大豆我們就種植大豆。

第二,政策因素

在我們國家種地我們就不得不考慮政策因素對於我們種植收益的影響,今年國家還是鼓勵大家種植大豆,所以在政策上來看我們種植大豆還是有利可圖的,所以我們認為在沒有產量優勢的地區我們還是建議大家種植大豆而不是玉米。

我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產量優勢,比如說有些地區種植大豆高產但是種植玉米產量就相對其他地區要少一些,這就叫產量優勢。就像內蒙古玉米高產種植大豆就不划算了。雖然明年的大豆還有可能價格不高,但是國家給的補貼足以彌補價差,再加之產量有優勢所以收益還是比較好的。

第三,國際市場

2019年度到2020年度大豆的產量下降了5.78%,也就是說大豆的播種面積有所下滑,而且預估2020-2021年度的大豆播種面積也不會有較為明顯的增長,所以國際大豆的價格在前半年會有所上升,而到了後半年大豆的價格會有所回落。

這也就是說我們國際市場的大豆價格有利於我們農民出售現有的大豆,而秋季大豆的價格很可能會隨著國際大豆價格回落而開始回落,我們種植大豆的主要收益還是來自補貼。所以我們的建議是不具備產量優勢的地區還是要謹慎種植大豆,當然土地成本低就想拿補貼的人除外。

玉米的價格因為我們目前爆發的蝗災導致非洲和印度的糧食大幅度減產,所以國際上玉米和玉米可替代的品的價格會有所上漲這個是大概率事件,但是由於我們國家的玉米價格和國際市場的關聯度較低,所以我們的玉米價格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我們玉米的價格主要還是看國內市場的價格。不過我個人認為,我們的可替代飼料價格上漲了不可能不對玉米價格產生拉動作用,即使不漲價但是滯銷玉米的銷售也會得到緩解,總體來說還是對我們玉米種植戶有好處的。

第四,國內市場

我們去年的水稻,玉米和大豆都出現了滯銷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非洲豬瘟的影響,以及受到我國糧食高庫存的影響。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到目前為止我們很多農戶的糧食還沒有賣,國內的市場供給主要是消耗企業的庫存和靠國儲拍賣來支撐。這次的疫情會不會讓非洲豬瘟的疫情出現轉機,甚至消滅非洲豬瘟還未可知,養殖業恢復拉動玉米和大豆的需求最快也要在下半年能夠有明顯的效果,所以養殖業也只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雖然國際糧食市場的價格會有所變化,但是我們國內的供應大於需求的矛盾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所以無論是玉米還是大豆的價格我們都認為不會有大幅度的上漲。

總結:總體來說無論是國外正在發生的自然災害,還是國際的糧食價格走勢都對我們國內糧食價格影響有限。因為我們國內無論是大豆還是玉米,總體來說都是供應大於需求,所以我們很難在玉米和大豆漲價上獲取高額利潤。我們不得不再次踏進高產陷阱,高產不一定賺錢但是低產絕對賠錢,所以我們選擇種植大豆還是玉米還是回到原點,也就是產量優勢地區。我們地區適合種植什麼並且產量較高我們就種什麼,這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大家認為今年是種大豆賺錢還是種玉米賺錢呢?一起來討論吧!

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魏大磊生活錄


我是溪兒手工食品,,2020年,大豆和玉米都會漲價,因為豬肉緊張,豬市場緊缺,國家現在出臺政策,支持養殖戶養豬。

而且現在不僅是豬肉價格上漲,家禽,水產,蔬果都有一定上調,大豆上漲不會太多,但玉米上漲會比較多。

玉米的需求量會比大豆更多,首先,今年豬肉上漲,豬價持續增長,豬肉市場緊缺,會有很多養殖戶把握這個機會,賺一筆,而玉米是豬食物中不可或缺的。。。

其次豬肉價格上漲,帶動家禽的價格也有所上漲,雞鴨鵝的養殖也會增多,玉米也是家禽食物中最重要的。所以,玉米的需求量會比較大,價格也會上漲很多。

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種玉米應該會更好些,而且,玉米種植相對更輕鬆些,產量也更高一些,所以,還是種玉米更好……





溫柔的小丑


2020年。我估計大豆和玉米的價格都會上浮。因為19年這個豬肉價格比較好,還有這個肌肉雞蛋,這個價格都比較好。2020養殖量肯定會大幅度增長,與玉米和豆粕的需求量也會迅猛增長。從而帶動大豆和玉米價格上浮。


祥子a


大豆,玉米一塊一斤有時候一塊都不到,幾毛一斤,而大豆最少也是兩塊以上一斤,所以大豆的價格永遠在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