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豆瓣9.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我獨自一人度過了太多的時光,因而沉默已成為習”

——《夜航西飛》

我曾厭倦一刻不停息的工作,那段時間腦袋裡只工作上繁雜的事務。曾私以為這是為夢想負重前行中必經之路,但是卻在某個瞬間忘記了初心,於是沒做多少準備,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來之前從沒想過這裡是個巨蜥、大象橫行,猴子與人類共生的地方。夜晚的原始森林寂靜又深邃,我如草芥一般,在這片鮮被人類開發的星球,顯得微不足道。 這次旅行我帶了《夜航西飛》這本書,旅行中的經歷讓我更深的體會到作者柏瑞爾•馬卡姆有多偉大、多勇敢。這本書讓我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如果你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失望,對未來的路感到迷茫,對於理想不知道該堅持還是放棄,這本書一定會改變你的觀念,並且勇敢選擇自己的人生方向。

看了《夜航西飛》讓海明威自稱“愧為作家”

《夜航西飛》講述的是二十世紀20年代至30代年,以肯尼亞為背景真實再現了作者柏瑞爾•馬卡姆的非洲生活,這本書像是是柏瑞爾•馬卡姆的回憶錄,以散文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是她的好友,埃克絮佩一再催促她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你該寫寫這些事。你知道嗎,你應該寫!”於是這位僅受過兩年正規教育,常年狩獵、在充滿危險的空中飛行、拿過長矛對付過疣豬的女人,寫出了這部震撼的《夜航西飛》,豆瓣評分高達9.1。關於這本書,海明威曾盛讚:“她寫得很好,精彩至極,讓我愧為作家。我感覺自己只是個處理詞語的木匠”。要知道受到如此盛讚的不是位專業作家,柏瑞爾•馬卡姆是個非專業的作家,她的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打獵、馴馬與飛行中度過,她是非洲第一位女飛行員,文字中透漏的野性,不加技巧的表達,直擊人的內心的文字,像非洲大地一樣原始又野性。

闖入男子漢的世界,應對起來卻遊刃有餘

” 我看到一個人是如何掌握一門技藝,而一項技藝又是如何讓一個人適得其所。我看到透視的法術將我的世界、我生活中的其他存在都縮小為杯中的沙粒。我學會了觀察,將信任託付於他人的雙手。我學會了夢想每個孩子都需要知道的東西:不管那條地平線多麼遙遠,你都能抵達、超越。這是我很快就學到的東西,但其餘大多數東西,則要難學得多。

——《夜航西飛》


她的履歷可謂是精彩至極,她是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由東向西飛躍大西洋的飛行員,十八歲便成為非洲首位持賽馬訓練師執照的女性。從小跟隨父親生活在非洲、打獵、馴馬,這種不允許女性參與的活動,她都參與其中,並且與同行的男性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們認可柏瑞爾的能力,作為夥伴一起戰鬥。

同時代的作家毛姆曾在書中這樣形容女性:

女人就是滿腦子只有愛情,只想抓住男人的動物。大多數女人把男人的愛撫和生活的安適當作愛情,但這只是一種對任何一個人都可能產生的被動的感情,正如藤蔓可以攀附在隨便哪株樹上一樣

柏瑞爾在感情上不受束縛,一生擁有眾多情人,其中包括著名飛行家Tom BlacK和《走出非洲》書中原型的冒險家,但柏瑞爾在書中對感情生活隻字未提,提到他們也僅僅是作為狩獵與飛行中夥伴,沒有任何情感的跡象。

即使書中沒提令人好奇的情史,但是並不影響它的吸引力與精彩程度。

豆瓣9.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柏瑞爾與她的馬)


如果一個人的眼裡是廣袤天地,見過一萬隻顏色亮麗的火烈鳥齊聚一堂的景象,她說:我這種壯闊的背景下馴馬, 那麼她的眼界在浩瀚的天跡。那些清新的憂愁、小情愫都不在她的觸及範圍,有的是與她作戰過的獅子、大象、疣豬,有的是她與她的獵犬與豹子搏鬥的經歷,以及對高空飛行的熱愛。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那次飛躍整個大洋州的夜航,高空之下 ,便是海洋。當飛機在黑夜飛行陪伴在身邊的唯有勇氣。當時的飛機不像現在的飛機這麼發達,很多功能還很原始,飛躍整個大洋洲是非常困難的,在此之前沒人做過這個事情,這一切都是未知的,這是片未開發的區域。萬一飛機遇到危險,有沒有陸地可以迫降?前方有沒有生命的跡象?信號能不能收到?如果飛行中遇到這些問題後果只有一個:柏瑞爾將和飛機一同墜入海洋。她說:“夜航依舊是種孤獨的工作,但飛躍牢不可破的黑暗,沒有冰冷的耳機陪伴,也不知前方是否會出現燈光,生命跡象或標誌性清晰的機場,這不僅僅是孤獨了。”

用強大的內心去定義自己的人生

在夜色中的大洋洲飛行,獨身處於機倉,危險或許會在下一秒來襲。飛機出現故障,她立刻進行操作,不帶一絲慌張,始終保持著一種鎮定。柏瑞爾最後完成了這個壯舉,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由東向西飛躍大西洋,她在美國的機場降落,記者媒體們將她圍的水洩不通,柏瑞爾瞬間名揚四海。但是柏瑞爾並沒有通過名氣去賺取錢財,讓自己過上富足的生活。寫完這本《夜航西飛》好像是給了大眾好奇的一個交代,她又回到自己的老家肯尼亞馴馬,過著貧苦的生活,她從不不貪戀名氣、金錢與現代文明。

豆瓣9.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成功飛躍大洋洲被媒體包圍)


她曾說過離開就要決絕的離開,不要緩慢的離開,無論你多麼熱愛那個地方,不要回頭。柏瑞爾是活在當下的人,是個行動派的女人。她不會回望,處理當下飛行中遇到的困難,執行當下的任務,思考當下如何與獵物搏鬥。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只有拋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達到靈魂的所在。人若找不到靈魂,必將陷入空虛的恐懼,而這種恐懼將揮舞長鞭,驅使他絕望盲目地追求空的世事。”柏瑞爾屬於自然、屬於野性、屬於非洲,她的靈魂富足感是大自然賦予的。

文章開頭就說我在沒做好攻略的情況下,去了一個野性十足的原始深林,這次旅行的經歷讓我徹底的體會到了被陌生、孤獨與未知包圍的感受,因為要去的一個目的地需要在晚上往返,我騎著摩托車在公路上 ,微弱的燈光,陌生的環境,公路周圍的山脈聳立在兩邊,喀斯特地貌在黑夜的覆蓋下顯得猙獰與壓迫,周圍的村莊有村民在進行穆斯林崇拜,發出低沉又陌生的聲音,20多公里的路途,顯得如此漫長,深處陌生的黑暗中,被黑夜包裹著,我總會想起柏瑞爾的那次夜航。

由於人性中對孤獨的恐懼,人類儘可能變得聚集緊湊,拔掉樹木、建造樓房,遠離遠古時期對自然最原始的恐懼,野性已替代成文明。“孤獨”變得更加抽象,離開對自然原始的恐懼與敬畏,空虛就會襲來。而柏瑞爾在與野性的非洲找到了自我的充盈,在非洲孤獨是強大的象徵,她找了靈魂所在,放棄了那些空虛的名利,迴歸了非洲,如同十七歲的她,不管世俗的看法,勇敢走向自己選擇的路,她用強大的內心去定義自己的人生。

《夜航西飛》是一種初出牛廬不怕虎的勇氣,願你能從書中找到最初的勇氣。

豆瓣9.1|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定義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