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朱本平

提起愛情,我腦海中閃現出的,全部都是美好的東西。愛情是高尚的、神聖的,是彼此的忠誠,是心靈的相通。愛情是永恆的,地老天荒,海枯石爛;愛情一直是人類傳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從古至今,由愛情而演繹的故事和傳說,都是那樣的驚心動魄,轟轟烈烈,如泣如訴……

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是圓滿的,完美的愛情或許只能從瓊瑤劇裡去尋找,現實中,我看到了太多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而結婚生子共同一起走過一輩子的,卻不一定有愛情。最可惜和難以理解是這樣的一種愛情,明明互相深愛的兩個人,在一起卻終是互相傷害,彼此因為愛而痛苦不堪,最終不能走到一起,直到最後,也沒弄明白,為什麼我們明明相愛,到最後卻總是要分開……這種糊塗的愛,是最令人痛苦和痛心的,也是很多很多,有這種愛情經歷的人,一直想不明白的愛。

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就在今年,看過了電影《囧媽》,影片裡對親情和愛情愛的表達和詮釋,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鳴和思考。我更是被其中的一句: 愛是允許和溫暖,不是控制和佔有,給一下子擊中了,如同醍醐灌頂,給了這種糊塗的愛和愛情一個很好的解答。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覺得,愛是美好的,無論親情友情還是愛情,你深深的愛著對方,愛的出發點都是為對方好,什麼事都是“為你好”,這肯定是對的。然而我們往往忽略了對方的感受,不去想對方想要什麼樣的愛。這種 我是“為你好”的愛,愛的本質往往是自私的,這種愛如果太過沉重,太過深,反而就會讓雙方的人都陷入痛苦。愛的人愛得太沉重,就會充滿了控制慾,被愛的人們往往會覺得被戴上了一層愛的枷鎖,壓力很大,這就造成了愛與被愛雙方的都達不到期望值,都會產生痛苦。就像電影中,“我明明就是為你好的,你為什麼不要呢?”“你怎麼知道這一定是對我好呢?你知道我內心深處最想要什麼嗎?”往往我們每個人越愛對方,對對方的期望值就會越高,總是希望你深愛的人能活成自己心中理想中的樣子,就會按你自己心中理想中的樣子去要求對方,如果對方做不到,自己就會失望不理解,往往這又會造成雙方的矛盾,致使雙方都痛苦不堪。

實際上,我們無論在親情還是愛情中,往往都是生活在這樣一個矛盾的狀態中:在親情中,像影片中的孩子一樣,被長輩以“為你好”的方式關心著。同時又以“為你好”的方式關心著你的孩子。在愛情中,以“你為什麼不能像我說的那樣做”來控制別人。同時又被別人以“你為什麼不能像我說的那樣做”來被別人控制著。我們每個人總希望自己身邊的人不要總是強迫自己活成他們想要的那樣,但是往往我們每個人自己又總在希望身邊的人都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卻偏偏都會忽略對方的感受,就像電影中兒子跟母親所說的:“我雖然是你兒子,但我是獨立的個體,我想做自己。你把我幻想成你想要兒子的樣子,我做不到”。同樣的話,他妻子張璐也跟他說過:“結婚這麼多年,你試圖改變我,想把我改成你心目中幻想妻子的模樣,我做不到,我也不是。”被這種“為你好”的深愛愛著的人,往往會在痛苦中選擇逃離,就像電影中,兒子多久不去看望媽媽,對媽媽說:我要逃離!我也逃離!,張璐會對他選擇逃離,與他離婚。而深愛的一方也是更加痛苦無比:為什麼自己愛得那樣深,對方卻只想逃離。這的確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記得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不要讓愛控制我,這不是愛,這是控制,把控制當成愛,愛就成了一種傷害。我覺得真愛應該是: 愛是允許和溫暖,不是控制和佔有,也不是要求與索取。就像泰戈爾說的:“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而給你光輝而燦爛的自由。”不要讓自己那種“為你好”的深愛,變成了要求,佔有和控制對方的藉口,變成了傷害對方的武器,要給對方允許尊重和溫暖,讓對方可以自由輕鬆的活在自已最想要的生活中,做最真實、自由的自己。

不要再讓你的愛,去傷害你深愛的人了;更不要再和最愛你和你最愛的人過不去了,不管她對你愛的方式,即使曾經令你多麼煩惱和痛苦,但是你要永遠記住:她始終是最愛你、最在乎你、最親你的那個人。


不要讓你的愛,傷害你愛的人——我的愛情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