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法学生,你的第一次实习在哪里?

第一份实习就像初恋,往往最让人印象深刻、获益良多。

第一次从学校踏入到社会,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进入到了法检、律所,你才知道真实的法律职业是什么样的。


但是不同的法学生,他们实习的目的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单纯为了学分,听从学校的安排去了法检实习;

有的是自己想去基层法院看看,以此确定自己将来是否进入体制内;

也有的同学一开始就奔着比较知名的律所去的,希望能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简历。


那么,第一次实习,是什么让你受益一生呢?

01

学会做一个多技能的驾驶员

对子安来说,实习最重要的是让他学会了“实操”的各种技能

,比如复印机要怎么操作、客户来了要怎么准备和接待,以及......车要怎么开


子安是幸运的,家里爸妈正好有熟人在当地的小律所里做合伙人,因此他大二暑假就回家到这个合伙人的律所里面实习了。


“因为我才大二嘛,也没什么实践经验,辉哥(合伙人的名字)就让我帮忙打印文件、准备材料、整理卷宗什么的,平时没事就看看卷宗学习一下。”


刚开始,子安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他不知道复印机的复印区域,把材料放上去以后,原本应该是正反面上下并排的,结果印出来在中间重叠了,费了好一沓纸。


又比如,他第一次给客户倒水的时候,直接拿水壶就凑上去倒水了,身子挡在律师和客户之间,搞得律师和客户面面相觑。后来辉哥才告诉他要把杯子拿起来,在客户身后倒好水,然后再放到客户面前的桌子上,这些都是接待礼仪。


当然......子安的第一次律所实习,还让他熟悉了开车。


“我就是高三暑假拿到了驾照嘛,但是一直没怎么上过路,也就老爸偶尔让我开开,别忘了怎么开车。到律所实习后,第一天辉哥就问我,有证没。我说有,辉哥就说,好嘞,走吧。后来,我就经常载辉哥去机场、去法院,还有饭局接送什么的,我的车技都是拿辉哥的车练会的。”


作为一个法学生,你的第一次实习在哪里?

02

法院让我成为吃不饱的订书机

子熙在长沙的一所985高校就读法律,她们学校在大二暑期统一安排了同学们去法院或检察院进行实习,而这次实习也是她们培养计划里必修的两个学分。


子熙和其他9个同学被分到了长沙市中院,虽然是中院,但子熙觉得还不如去检察院呢。


“我去中院做的最多的就是装订案卷、填写卷宗壳。因为无论是立案大厅,还是审判厅,那些岗位都不适合实习生,所以我们都是被安排到后勤的。法院后勤做的活太多太重复了,检察院的那些同学还闲一些,而且接触的都是刺激的刑事案件啊。”


前一个月,子熙都算是在熟悉法院的流程,在熟悉整理卷宗、归档、帮助内网登记结案后,书记员开始教子熙制作宣判书、送达回证等法律文书。在前一个月的实践中,法官也经常会让子熙旁听法庭审判和合议过程,让她实际地感悟和学习法官意见和判决的产生过程,并最后让子熙编写裁定书的草稿。


我在法院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各种法律文书要怎么写。在整理卷宗的过程中,我既见到了原告的起诉状,又见到了被告的答辩状,还见到了法官最后的裁定书、判决书。可以说是全部法律文书的格式、作用都有所了解,这些是平时学校的课程里难以接触到的。”


当然,子熙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她以后大概不会选择进入法院工作了。


“我那会真的是大学期间最瘦的时候,都跌破100斤了。长沙天气又热,空调又不是特别好,每天都感觉在蒸桑拿。我们的伙食是在一层和书记员他们一块的,吃都吃不饱”


作为一个法学生,你的第一次实习在哪里?

在闷热的办公室里订完一沓沓的卷宗

对法学生们来说,如果自己不确定将来是想进机关、公司还是律所的话,到实习单位实际体验一下还是非常必要的。每个人的兴趣和感受都各不一样,各个地方的环境也有所差异,听别人在单位、律所的经验再多,也抵不过自己亲身经历一次。


03

为人处事比专业有用

子桥是在研二进入到律所里实习的,他认为除了学到法律知识,学到了律师办案的整个流程,更多的是老师言传身教的为人处世。


“都说律师七分靠情商,三分靠专业。跟着自己的带教老师学习会见当事人的谈话技巧、学习过来人的经验才是我认为最最关键的。


子桥作为研二的学生,法学知识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还是感慨工作中,“法学”和“法律”还是两回事,工作中的法律问题涉及实际的各种法律关系和数额计算。在跟着律师办案的过程中,法律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具体的实施细则、地方性法规,还有上层法院类似的案件判决。


“不是说法律知识不重要,只是律师只要拥有法律思维和检索能力,相关的法律现学现找是完全来得及的。但是怎么和客户沟通并成功获取到案源,以及怎么和公检法、甚至是律所同行保持良好关系,这些才是我收获最大的。”


例如子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回写起诉状的时候,把诉状写成代理词了。


实际上起诉的诉状、证据和正式开庭的代理词、证据还是有点区别的,尤其是在法律关系比较复杂的案件中,过早的暴露我方的证据和意图实际上是不利于诉讼,可能会损害当事人利益的。


“所以我感觉写诉状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把基本事实描述清楚,但是又不至于暴露我方意图和证据。既能让法官信服,又能让当事人满意,这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把握,新人真的太容易用力过猛了。”


作为一个法学生,你的第一次实习在哪里?

04

心甘情愿做红圈所的廉价劳动力

相比之下,子晴的实习可能就目的性比较强了。她希望能在毕业以后进入到比较好的红圈所或者是精品所任职,所以她大三就开始留意红圈所的实习了。最后她成功面试进入到了某红圈所的一个金融项目组做实习生。


其实和子晴同时进入该律所实习的几个同学,大都是抱着增加实习经历,丰富完善自己简历的目的去的。因为像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红圈所每年招的实习生都比较多,但是留用的机会相对较少。


我报名的时候,其实是把xx所的实习作为一个跳板。有经验的师兄师姐都说,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尽量申请一个两三个月的实习,这样在毕业秋招的时候简历上就显得你比别人更有工作经验。即便你继续深造,红圈所的实习经历也能让你读研时,找留用实习和工作更加有优势。”


说句实话,这些无留用机会的实习岗位虽然也会接触到一些实务,例如帮忙翻译法律文书、法律检索,但是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协助项目组 打印材料 整理文书案卷,端茶递水 接待客户,当然还有做不完的表格和校对工作。而且红圈所的话时常还会加班到晚上,周末说不定也得加班。


子晴就刚好遇到某次放小长假前周日调休,周六加班,连着工作了9天。好不容易到了放假前一天,问老板能不能正常放假,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呢,我们没走你就不能走呗”。


这是什么人间疾苦啊,但是即便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多优秀的法学生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去了红圈所实习。


作为一个法学生,你的第一次实习在哪里?

第一次实习最重要学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首先要明确另一个问题——你实习最想得到什么?


如果你想进相关职业岗位体验一下,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那就在实习中了解好行业的状况,包括薪酬、晋升、工作压力等。


如果你想锻炼业务能力,那么一定要找对岗位,找到和自己未来职业方向对口的,实践机会多且最好是有留用机会的实习。


而如果你是想给自己多找一份增加经历、丰满简历的实习,那么通过家人、老师、同学的推荐,在大二大三找一些时间较短但单位名气较好的实习,其性价比也是不错的。


找准自己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希望同学们都能在实习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