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為什麼許多藝術家的婚戀愛情,都較之常人更復雜多變?是因為好“色",才能畫出好畫?畫家到底追尋什麼樣的愛情?

在美術史上,畢加索人盡皆知的多變畫風,沒有一位藝術家能與之相比。要談及畢加索的繪畫,則始終無法繞開他的感情世界,他不只是一個畫家,還是一個風流多情之人。每換一個女人,就轉換一次畫風,可見愛情與女人對他藝術之路的影響。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畢加索多變的風格,被後人形容為“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畢加索對女人和愛情,和他的藝術創作一樣多變,沒有連續,沒有固定,永遠是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花樣繁多,變化無常,這其中只有一樣是恆定的——追求自由。

這種追求自由的風格,讓畢加索繪畫上的成就登峰造極,但對於要求專一的愛情和婚姻,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畢加索的家庭私事一敗塗地。他眾多的妻子和情人中,2個自殺,1個精神失常,1個病死,1個跟他絕交。他的孫子也因他自殺而死,孫女也把自己身世的悲慘歸咎於畢加索。

粉紅初戀

1904年,23歲的畢加索正式定居巴黎。在這裡,他和年輕美麗的女模費爾南德·奧立維陷入愛河,開始了兩人長達8年的同居生活。期間,他繪畫上憂鬱的藍色時期結束,快樂的粉紅時期開始,畢加索完成了代表作《亞威儂的少女》。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1911年,畢加索愛上了艾娃·谷維。很快,畢加索與費爾南德分手。當時的艾娃已經是有夫之婦,但艾娃嬌小纖弱,生性溫柔,對畢加索絕對服從,這讓畢加索整個人變得溫和了不少。畢加索總是像帶著洋娃娃一樣將艾娃帶在身邊,甚至在1913年帶著她去西班牙見了父母。然而,1915年,艾娃因病去世。

艾娃之後,畢加索的感情生活在頻繁的“劈腿”中度過,直到1917年,他在為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工作中,認識了出身高貴的俄羅斯姑娘奧莉嘉。1918年,畢加索36歲,與奧莉嘉結婚,這是畢加索的第一次婚姻,通過這次婚姻畢加索終於躋身貴族階層。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畢加索與奧莉嘉的幸福生活沒持續幾年,1925年,兩人關係惡化。1927年,畢加索在地鐵站遇上了17歲金髮少女瑪麗·德蕾莎,並迅速被她那希臘式的鼻子、灰藍的眼睛和高挺的胸脯迷住了。

這期間,畢加索用夢幻的調子畫瑪麗,卻把妻子奧莉嘉畫得兇惡又醜陋。這位多情又善變的畫家,一面用才情吸引一個個自投情網的女人,一面把她們揉進自己的畫作。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在和德蕾莎公開關係的同時,56歲的畢加索又認識了女畫家、攝影師兼模特的多拉·瑪爾,兩人開始長達8年的戀情。然而,年輕又多才多藝的多拉思想獨立,兩人後來矛盾不斷升級。這種情況引起了畢加索的憤怒,並遷移到畫作上。1940年,畢加索以多拉為原型,畫了一幅最兇暴的婦女形象。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在糾纏於3個女人中時,畢加索又迅速喜歡上了"第四個"。1943年,62歲的畢加索愛上了21歲的女畫家方斯華姿·吉洛,1946年兩人開始同居。像每次愛情開始時一樣,畢加索也為方斯華畫了大量的畫,其中《花朵女人》最為著名。1947年和1949年,畢加索和方斯華的兒子和女兒相繼降生。《玩卡車的小孩》、《作畫的克勞德、方斯華和帕洛瑪》等塑造的就是方斯華和她的一雙兒女。

與畢加索之前情人相比,讀過法律的方斯華極為聰明。全身投入與畢加索的生活後,方斯華看清了畢加索的愛只是佔有。方斯華選擇離開,並帶走一雙兒女。 1964年,方斯華出版了《我與畢加索的生活》一書,披露了畢加索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這讓畢加索顏面大失,他再三上訴,要求查禁,但最終敗訴。作為報復,畢加索從此拒絕再見方斯華姿和一對子女。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玩卡車的小孩》

不得不說,方斯華在畢加索的生命中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她給畢加索生下一雙兒女,還是他一生碩果僅存3位兒女中的2位。

在與方斯華同居同居期間,畢加索還有一個叫吉納維夫的情人。兩人本是一對忘年交好友,然而一個雨夜兩人成了情人,這年畢加索70歲,吉納維芙24歲。兩人的情人關係只維持了2年。

方斯華帶著兒女離開後,這段失敗的感情對畢加索打擊巨大,已經七十幾歲的他無法忍受孤單年老。1961年,在80歲生日前,他與28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這是畢加索的第二次婚姻,也是他感情生活的終結。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晚年的畢加索充斥著憤怒和絕望,這也完整地體現在他的畫作裡。1965年,畢加索接受了膽囊和前列腺手術,隨後他再也沒有畫過油畫。1973年,畢加索去世,他的孫子因被繼祖母傑奎琳趕出祖父的葬禮而自殺。

畢加索的妻子情人們似乎結果都不好。畢加索去世13年後,最後一任妻子傑奎琳選擇自殺。另外,畢加索的第四個女人瑪麗·德雷莎也是自殺而死。第一任妻子奧莉嘉則精神崩潰,情人多拉也曾一度精神錯亂。只有主動選擇離開畢加索的方斯華打破了這個“魔咒”。

縱觀畢加索的一生,他在藝術上的成就大放光芒世人矚目,在情感上也足夠地率性自由豐富多彩,而他的生活是幸福的嗎?幸與不幸,都曾構成大師獨一無二的人生,時間自會評說。

畫家畢加索:一生情人無數,每劈一次腿,就轉變一次畫風

就像方斯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格爾尼卡》的作者(畢加索)不是一個天使,也許,普通人的倫理價值觀並不適合一個具有高度創造力的畫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