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耿華 曠嶽軍 王肯純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中,有四朵來自同一家醫院的“金花”。她們都曾作為第十七批中國赴黎巴嫩的醫療隊員,在異國他鄉並肩作戰。這一次,她們再次懷揣火熱的家國情懷,身著白衣奮戰在湖北抗擊疫情一線,她們就是火神山醫院的楊靚、李景輝、張源源和泰康同濟醫院的李桂蘭。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四朵金花”在黎巴嫩合影。耿華攝(資料圖)

在軍旅生涯中,她們分別有過執行抗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病毒、援非、抗冰雪災害、駐港及支援亞運等重大衛勤任務的經歷,工作經驗豐富。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猶如一朵朵鏗鏘玫瑰綻放,為軍旗添彩。如今,四朵姐妹花再聚首,在抗疫一線,書寫屬於她們的勇敢和美麗,過一個別樣的“三八節”,把白衣戰士的果敢與溫暖,留在江城病患們的心底。

楊靚:火神山重症二科護士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火神山醫院重症科護士楊靚與戰友合影。曠嶽軍 攝

她的爸媽都是老兵,他們都有一個夢想,希望楊靚能在軍隊報效祖國。她也遵循父母的心願,考上原第二軍醫大學護理五年制本科班,並分到了總醫院ICU和急診科從事護士工作。十七年前,年輕的她,瞞著父母,泰然地走進了抗擊非典一線的病房,足足奮戰了三個月。2008年春節前夕,廣州遭遇冰雪災害,她再次放下年幼的孩子,參加醫院的應急醫療隊,為滯留在廣州站的幾十萬群眾和支援部隊官兵提供醫療服務。駐守醫療點近二十天,堅持到天氣轉暖交通恢復後,把最後一批旅客送上回家的火車,醫療隊才撒離。2018年5月,她又毅然踏上異國維和路。在黎巴嫩維和期間,她兩次冒險送友軍傷員,併成功搶救一名藥物中毒和一名頜面外傷傷員。作為聯合國任命的軍事性別顧問,她在出兵國會議上發言,為中國女性軍人增光!

今天,她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前線,在最危險的前線救治病人,做著一個專業重症護士的分內工作。她說:“我不覺得自己多偉大,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軍人,我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我很平凡,也很普通,我所依靠的是我帶的團隊,是醫院的平臺。”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李桂蘭在黎巴嫩救治患者。耿華 攝(資料圖)

她三次執行重大非戰爭軍事任務,2004年到2005年,執行為期一年半的醫療援助贊比亞任務,任ICU護士,在艾滋病、霍亂和多種病毒肆意橫行的非洲,與贊比亞三軍總醫院醫護並肩戰鬥,展示了中國軍人高尚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李桂蘭赴黎巴嫩前與戰友告別。趙建偉 攝(資料圖)

2018年赴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在廣州出發前,李桂蘭淚眼婆娑和戰友話別的照片,曾看哭了許多人。她到達任務駐地後,擔任維和中國醫院護士長,帶領護理隊伍安全完成6000餘名維和官兵和難民的護理工作,在多國聯合演習、難民救助、多國合作醫療中以過硬的專業能力、紮實的組織管理能力配合醫院開展各項工作,使中國軍隊護理成為各級醫院學習的典範。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李桂蘭在泰康同濟醫院救治患者。耿華 攝

赴武漢抗疫,她帶領護士們晝夜奮戰,24小時內完成了病房50張病床物資請領、佈置,建立規章制度、流程,病人收治任務。一鼓做氣,帶領護士為病人制作緊密貼合病人需求的健康教育視頻。科學合理排班,營造暖心氛圍,激發護士們工作熱情,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受到病患的好評。

李景輝:感染五科一病區護士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李景輝在黎巴嫩與外國小朋友合影。張惠芬 攝(資料圖)

時間回朔到十二年前2008年底,那時她的兒子陽陽,還是個4歲的孩子。李景輝去了駐港部隊執行任務3年;2018年,兒子長大了,她又要去黎巴嫩維和。這個正值青春叛逆期,經常和大人不交流,吵架拌嘴的少年,得知媽媽馬上要去維和,一夜之間彷彿長大了許多。他從電視中瞭解到,黎巴嫩時常戰火紛飛,維和人員也有犧牲。他拉著媽媽的手問道:“媽媽,你能不去嗎?”看著兒子眼中焦急的神態,她輕撫著孩子的頭說:“軍人的使命和職責,就是要在祖國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圓滿完成任務,維護世界和平,這是光榮的任務,希望你能支持媽媽!媽媽這一走就是一年,不能陪伴你學習與成長、這是媽媽最擔心的,你要照顧好外公外婆,媽媽才能安心工作,你是小男子漢了,媽媽希望你以後也能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出征時,兒子緊緊抱著你說:“媽媽,我長大了,你放心吧!你一定要小心,早點平安回來呀!”

一年後,英姿颯爽的她平安歸來,在機場迎接的人群裡,堅強的她,看到兒子時,立刻淚流滿面。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火神山醫院感染五科一病區護士李景輝。張惠芬 攝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李景輝用特殊的方式給兒子加油。張惠芬 攝

武漢疫情爆發後,雖然孩子面臨中考,她仍主動請纓,來到武漢火神山醫院,第一天,就和隊友們接診了45名危重病人,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細緻入微,抓好感控的每個環節,及時處理涉及感控的每個問題,被大家親切地稱呼為“貼心大姐”。

她說:“這個時候,是人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就應該義無反顧的去做我能做的事,患者出院是我最開心的事。”

武漢的捷報不斷傳來,奮戰在一線的她像孩子般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天又有一批病人治癒出院啦!”在姐妹們的再三要求下,她發來了幾張圖片,被“鎧甲”勒出的深深印痕,還有那破了皮的鼻樑和臉頰,無數小裂口的雙手,看圖的一瞬間,同事們潸然淚下,她卻安慰大家說:“沒關係!很快就會長好的!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常態,再累也要堅持。”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張源源在黎巴嫩為患者答疑。陳藝 攝(資料圖)

在中國第十七批赴黎巴嫩維和醫療隊裡,張源源是分隊唯一的內科兼婦科醫生,負責診治聯黎官兵及僱員、當地居民的內科與婦科常見疾病及心腦血管重症。

多次執行重大醫療任務,節假日常常不能陪著家人渡過。2020年,這個三代軍人的家庭,難得聚得比較齊。除夕夜,看著朋友圈裡軍醫大的同學們已馳援武漢,她無心團聚,馬上寫了請戰書,想去武漢出一份力。得知自己將馳援武漢,她欣喜中帶著愧疚,因為事先沒有和父母丈夫商量,現在才將結果告訴他們。家人得知這一消息後,擔心的同時,還是一如既往支持她的決定。遠在長沙的媽媽在她臨出發前一刻才得知消息,這位當年駐守邊疆的老兵,哭著對女兒說:“疫情真是讓人擔心啊!但是你的決定是對的,照顧好自己,好好工作,不要操心我們。”

從維和戰場到抗疫一線,四朵金花在逆行中綻放

火神山醫院感染五科一病區醫生張源源在病房工作。陳藝 攝

張源源來到武漢後,爭分奪秒與死神搏鬥,搶奪生命。張源源所在的病區管理了多個老年重症患者。其中有一位長期臥床,營養不良,患有賁門癌、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留置尿管的八十三歲老人家。除了要治療新冠肺炎,還要關注他的多種疾病。她每天仔細觀察,與老人細心交流,解除他對疾病的恐懼和顧慮。在醫護的精心治療下,老人終於拔除尿管,營養指標明顯好轉,新冠肺炎治療達到出院標準,張源源還積極為他聯繫轉綜合醫院進一步進行腫瘤治療。

一位出院病人,其家人還分別在其他醫院和隔離點救治,他會時不時將自己的恢復情況還有家人的病情向張源源諮詢。有時患者也會因為總打擾她而不好意思,她對患者說,沒關係,解放軍來到武漢,就是來幫助你們戰勝疾病的。

她告訴記者,在武漢的時間越久,越發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人一生能做一兩件對社會,對人民有意義的事情,也不枉此生。

中華女兒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