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何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文武兩方面為你解析

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足不出戶卻能對蕭遠山等人的武功瞭若指掌,甚至能說出無人知道的小無相功的名字,這到底是因為什麼?本文不是陰謀論,無意猜測掃地僧身份。

只從文學角度和論武角度兩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一、文學角度。

在古希臘戲劇舞臺上,每當劇情進行到已經無法推進,矛盾不能得到解決的膠著狀態,往往會出現擁有強大力量的神明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就叫做機械降神,概因當時大多是用機關把飾演神明的演員從舞臺上空降下。

而掃地僧在天龍八部中的作用,就是機械降神。

當時慕容博父子和蕭遠山父子在藏經閣對峙,一場生死大戰難以避免,讀者實在無法想見如此場面如何繼續,恐怕只能放對一場,但是場上有鳩摩智在旁,如果鳩摩智偏幫慕容父子,蕭遠山和蕭峰必敗,此二人又不願意受半點來自慕容家的脅迫。那勢必是個死局。

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何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文武兩方面為你解析

當世絕頂雲集藏經閣

如果真的想要排憂解難,在場慕容博鳩摩智喬峰蕭遠山都是當世絕頂高手,尋常人一世也見不到一個,當時龍虎要相爭,當世又有誰能將他們分解開?這可比張無忌光明頂當六大派的難度大太多了。

所以只能讓掃地僧上場,並且必須要讓他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武功。

天龍八部創作期間,金庸先生已經信仰佛教。掃地當時擁有的武功,其實可以說得上是佛家的神通,既然是神通,那麼在佛家而言:可知一切法,神通具足。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否則如何讓二人死去活來,握手言和,王圖霸業化為塵土。

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何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文武兩方面為你解析

王圖霸業歸於塵土

二、論武角度。

這個角度只能通過猜想了。根據掃地僧的說法,他在藏經閣中已經有四十二三年,而書中雖然沒有明寫他年級,但是也說年紀不小。

而掃地僧本人只在少林剃度卻沒有拜師,不入門派班輩,可以說是沒有編制的員工。那麼說明他肯定不可能是像虛竹這種自幼就出家的僧人。有很大的可能是後來加入少林派。

我們假設掃地僧是三十歲進少林,很多金庸筆下的高手在三十歲左右武功其實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比如袁承志二十多點歲,郭靖三十多歲,武功都已經是當世絕頂。就連當年受了重傷,一怒之下入少林藏經閣偷看經書的蕭遠山也不過三十多歲,已經是吊打中原武林群雄的地步。

那麼他完全可以在之前獲得了充分的實戰經驗,而武功高到他這個地步又何必再去和一群遠遠不如他的人交流。

當武功上升到一定層面的時候,需要的就是自我的思考和歸納。我們可以在金庸小說裡找到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九陰真經的創始人黃裳,他本來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卻通過編纂萬壽道藏從中獲得了武學的至高道理,後來為了報明教中人殺他全家之仇,自己在山中苦思冥想創出了九陰真經。又比如說周伯通,他在被黃藥師困在桃花島之前,武功要遜他一籌,但是自己苦思冥想,創出了左右互搏和空明拳,終於武功突飛猛進,後來更成為五絕之首。

所以,一個人的思辨,絕對是可以造就高手的。

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何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文武兩方面為你解析

中頑童周伯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少林寺千年古剎的武學資源太過豐富,雖然少林經常被高手壓倒,但是可以始終屹立不倒的是他的門派制度。

按照鹿鼎記的說法,門派弟子出門行走江湖,和人交手後回到般若堂都要把交手的經過記錄下來。所以少林本身就記載了無數各門各派的武學,連鹿鼎記時期的從小在少林長大的澄觀都對天下武學無所不窺。而少林內部的達摩堂羅漢堂專門精修本門武學。少林七十二絕技,除了達摩祖師所傳,很多是少林諸多前輩高僧一點一滴創造出來的。

所謂的琅嬛玉洞和還施水閣跟少林藏經閣比起來簡直一文不值。

而掃地僧就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想要進一步參悟上乘武學可以說易如反掌。而且掃地僧擁有少林眾多武僧不具備的佛法修為,按照他的說法,少林武學日進,則更需要強大的慈悲佛法化解。而掃地的佛學修為早就達到了纖塵不染的地步。不需要刻意追求武功的強大,自然可以勇猛精進。

既然藏經閣的武功對他來說就沒有任何奧秘可言,那麼天下的武功對他來說,不知道的也很少很少了。

天龍八部掃地僧為何對天下武學瞭如指掌,文武兩方面為你解析

掃地僧鎮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