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頭條帶你遊河南# 今天下午跟隨潢川縣旅遊團隊來到弋陽古鎮。

弋陽古城就是被閩臺及海外華人尊為聖王的陳元光故鄉。數部《光州志》中都明確地記載:“陳元光 光州人,字廷炬。風姿卓異,博覽經書。年甫十二,領光州鄉薦第一,遂從其父政,領將兵五十八姓以戍閩......”、“陳鄷,字有芑,先世弋陽人。因祖元光戍閩有功,世守漳州,遂為閩人......在京見李林甫、楊國忠柄國,無意仕進,訪弋陽舊第,川原壯麗,再新而居之數年”。這些都清晰地記述了,陳元光不但是光州弋陽人,而且他的後人更是曾回“訪弋陽舊第,新而居之數年”。

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說到弋陽古鎮不得不說大巷街,過去,這兒就是光州南城通向北城的必經之地。現在在大巷街中段,這就是享有盛名的“李家刻章”。此店清末民初已立足於此,歷經歷史的風霜,延續至今,1949年潢川縣剛剛解放時,潢川縣人民政府的第一枚公章即出自“李家刻章”。

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大巷街的民居,多為閣樓式的廳堂建築,既體現了當地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也反映了當年街區興盛的商業和居民們日常生活的情形。弋陽古鎮主要街道建築,多類似江南帶角樓的兩層木樓房。宅院多為縱向的二進或三進院落,沿街道兩側分佈,宅門面街。大巷街民居基本上為前店後居、下店上居的格局。

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在大巷街的中段,李家刻字店正對面的衚衕裡,現在還保存著一個胡家大院,總建築面積約一千平方米左右。大門、影壁牆遺蹟尚存,現有一座明清風格的二層樓建築保存較為完好。據潢川縣原宣傳部馮新龍副部長考證,胡家大院是清代江西巡撫胡廷幹居住的地方。

胡廷幹,字鼎臣,光州人,老家在潢川縣談店鄉。同治十三年,登進士。初在湖廣、江西、廣東、福建、湖南等地任職,後任山東布政使、山東巡撫、江寧布政使、江西巡撫。1906年因南昌教案而被撤職。

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熟悉的古鎮,熟悉的老街,這裡的每一條街巷,每一棟建築,都是那麼的親切。當年的人流攢動,巷子深處一陣陣悠揚的吆喝聲,這些都是留在我們心靈深處溫馨的記憶:

葉記永興的雜貨店、李家的刻字、新生的布店、方家的銀爐、三省齋的筆墨莊等。耍猴子的、玩魔術的、演雜技的、拉洋片的、哈哈鏡的、套圈的更是隨處可見。

既愛老街的騎樓、石雕、小巷,還有穿梭其中的商人,更愛她那四處洋溢的人情味:喝茶水、打麻將、小孩耍玩、婦女們攀談聊天。在街上洗衣服、做針線活等。

弋陽老街,就是潢川人心中永遠割捨不斷的情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