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目前正值疫情的高發期,很多人現在也都有了防疫的觀念,沒什麼重要的情況下都不會出門,出門都會佩戴口罩和勤洗手,在家也經常注意消毒和通風。

不過,有防疫觀念是一回事,能不能正確的進行個人防護、真正做到了對自己以及他人的保護,這是另一回事!

就拿消毒液來說,很多人都知道消毒的重要性,但是消毒液要如何存放和使用,其實很少有人能真正的認清楚。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在2019年的5月6日,南京市六合區疾病控制中心的倉庫存放的消毒藥液容器洩漏並釀成火災;在13日的下午,西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堆放在倉庫中的約230瓶消毒液發生洩漏,城區的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消毒液的刺鼻氣味,稍有火花就能引發爆炸。

消毒液存放和使用不當引發的安全事故並非只有企業的例子,家庭使用所引發的災難例子也不少。

在2003年的5月31日,山東煙臺的惠安小區惠成街45號內3號居民姜女士家中存放在衛生間裡的過氧乙酸消毒液和84消毒液同時爆炸,所幸無人員傷亡;在2019年5月2日,上海一市民隨身攜帶瓶裝的過氧乙酸消毒液乘坐中巴車時突然瓶身炸裂,使得車上15名乘客受到灼傷;最近天津有一人在出門前往自己身上噴了消毒液,上車後抽菸點火,結果引發爆炸......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這段時間疫情嚴重,許多人都開始有了使用消毒液的習慣,但是很少有人對消毒液有一個正確的生活常識。

不管是酒精類的消毒液還是過氧乙酸類的消毒液,它們都有各自的注意事項,存放和使用不當都有可能會釀成慘重的後果。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過氧乙酸

一般來說,市面上出售的過氧乙酸應該是分別裝在不同容器裡的過氧化氫和醋酸,由我們在使用的時候自行配置。

但是有些人買到的是配置好的,或者是自己之前配置好了留到現在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特別注意了。

為什麼呢?因為過氧乙酸是一種有機過氧化物,屬於危險化學物品,在與還原劑、有機物等混合時,或者是受熱、接觸到明火以及受到摩擦震動、撞擊時,很容易會引起燃燒爆炸。

過氧乙酸消毒液是一種不穩定的溶液,在溫度稍微高的情況下會釋放氧氣,從而增加容器內的氣體壓力,如果我們將它存放在密閉容器裡的話,當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爆炸現象;而且過氧乙酸溶液具有腐蝕性,一旦濺到人的身上會灼傷皮膚,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過氧乙酸是一種易燃易爆的化學物品,純品極不穩定,在零下20攝氏度也會發生爆炸,它的燃點較低,不小心產生的靜電也都有可能引發爆炸。

這種液體無色透明,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對人的眼睛、皮膚、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後會引起喉、支氣管的炎症、水腫、痙攣,化學性肺炎以及肺水腫;它還具有腐蝕性,接觸到人的皮膚後會有燒灼感,也會引起人的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噁心和嘔吐。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那麼我們要怎麼存放和使用這種消毒液呢?

現場消毒組組長彭國克醫師曾說過這類消毒液的使用方法:

首先,一定要注意把過氧乙酸這類的消毒用液體放在陰涼、避光的地方,如果將其暴露在陽光下,高溫會讓它揮發的氣體產生爆炸;

其次,在放置的時候,瓶子的旋蓋不要擰得太緊,要保留一定的空隙,讓氣體自然揮發;

第三,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稀釋,消毒液不是越濃越好。家庭預防用稀釋率應該是1:70倍,也就是如果你半盆清水,用家裡的小湯勺放消毒液的話,只要6勺大概60毫升就可以了。

如果發生了爆炸,也不要心急,馬上開窗通風,讓家裡空氣流通,再用清水把爆炸的地方衝一遍,然後把被燒掉的花草、衣物儘快處理掉。只要處理及時,它造成的傷害就能降到最低。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酒精類消毒液

酒精類消毒液是我們最常用的消毒液,很多人之所以會更傾向於使用它就是因為它的安全性和效果。但是,在酒精和善的外表下,它的危險性不容小覷。

很少有人會知道,乙醇的閃點是12.78℃,在火災危險性中屬於甲類,即使是75%的乙醇消毒液,它的閃點也在22℃,在火災危險性中還是屬於甲類。

所謂的閃點就是可燃液體揮發遇火源會發生一閃即燃現象的最低溫度,也就是說乙醇在揮發狀態下,室溫就有可能引發爆炸和燃燒。

因此,我們在使用75%乙醇消毒液進行消毒的過程中,在室內環境下嚴禁以噴灑的形式進行消毒,應該採取擦拭的方式進行消毒,而且還要注意避免撒漏。它在空氣中的濃度不應超過3%,而且還要多注意室內通風,不然稍微遇到點火花就會引發爆炸。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玻璃棒沾上酒精,靠近火焰就會燃燒

在室外環境下,如果我們要採取噴灑式的消毒方式,必須禁止明火,防止因為局部噴灑濃度過大導致爆炸和燃燒。

不光是明火,如果噴灑導致空氣中的濃度達到了3%,衣服上產生的靜電就能引發爆炸。

也請不要往自己身上噴灑酒精類的消毒液,如果真的有往自己身上噴灑了消毒液,一定要注意遠離火源和吸菸人群,如果我們聞到對方身上有很濃的酒精味道,那就要注意千萬別使用明火。

為了防疫情而釀成慘劇,還有多少人對消毒液的存放和使用有誤解?

很多人都有買消毒液,但這並不代表那些人都會正確的使用消毒液,在疫情期間,已經有很多人因為使用不當而製造出了慘劇。

本來是為了防止自己免受病毒的感染,卻導致自己和他人受到了不該有的傷害,很不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