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實現農產品品質提升,怎麼讓農民多賺錢?

孟紅有農用生物酶


我個人覺得,現在的農業如果都現代化的話,農戶的利益會增加很多,應該多學習新一代的互聯網知識,可以通過網店的形式直接賣出去,省略經銷商這一步。以上就是我的個人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y小花愛生活


這個題目有點大,一兩句話講不清楚。還是一個個回答吧。把我家鄉農業、農村、農民情況、經驗、技術分享給太家。

一、農業增產增收。

農業增產增收,必須依靠規模化、機械化。我們當地農民都是大面積承包,一對夫妻承包土地100畝識上,集中連片,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經過幾代人努力,把我們當地農田建設成高標準農田。三十年前,我們當地勞動力開始轉移到城裡打工,二十年前,就找不到人工來幫工了,於是,我們購買小農機,開始機械化種植,現在進入大農機時代,全程機械化種植收割。農戶們購買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植保機,成立農機合作社。農民算了一下,100畝水稻,用人工需要支付40000元費,而採取機械化種植僅需20000元,僅此一項農民可增加收入20000元。找不到人工,只能選擇新技術,水稻種植採取直播技術,將水稻種籽催芽至“破胸”階段,用直播機、無人機撒到水稻田,或自己人工撒到水稻田。直播水稻較密,有增產效果,比栽插水稻產量提高10%——30%左右,直播技術又使農民增產增收。選擇優質高產新品種種植,水稻種子我們年年更新,防止種子退化減產,自留種子決不種植3年,我們的水稻單產年年提高,去年種植的是“太湖糯”品種,平均畝產1900斤,高產2400斤/畝。因此,農業增產增收,必須要敢於投資,敢於下本錢,要有劍新意識,採取新技術、新設備、新經驗、新品種。切忌照本宣科、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怨天尤人。

二、農產品質量品質。

關於提高農產品質量品質,首先必須選擇優質品種種植,沒有優質品種,談不上優質農產品。對土壤要保肥增力,改良土壤,減少土壤汙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調整種植結構,實現土壤循環利用。不僅要實現農藥、化肥使用零增長,而且要實現雙下降,實現農作物綠色、環保、有機種植。當然,獲得農產品綠色、環保、有機識證,並非易事,需要十年以上不使用農藥、化肥,土壤無農殘、無無機肥殘留。但作為農民,如果不濫用農藥、化肥還是能做到的,在種植上要測土配方施肥,科學防治病蟲害,平衡施肥,多使用農家肥,避免農藥、化肥濫用、浪費。另外,在種植上不要使用催熟劑、膨大劑、助長劑等激素。

三、農民怎麼多賺錢?

前面講了規模種植、機械化種植可以使農民多掙錢。現代農民不僅要埋頭苦幹,還要巧幹,瞭解市場,懂得市場,敢闖市場。學會自產、自加工、自銷售。學會成本核算,不依賴中間商、經紀人。去年有人算了一下,蘋果從農民手中賣到消費者手中,中間有6道環節,農民不賺錢的原因是早早踢出利潤分配利益集團了,蘋果賣出“天價”也與農民無關,蘋果從農民手中1元/斤賣掉,到消費者手中需要10元/斤。農產品價格再貴,農民也分配不到利益了。因此,農民要多賺錢,就要自己去銷售,減少中間環節盤剝。很多農民不知道成本核算,不計成本的投入,結果一算,咱為什麼比別人少賺了?在農業生產上既要敢投資,又不能盲目投資,成本越高,收入就越少。惜售是農民的通病,每年農產品都想賣出高價,結果都是“賣跌不賣漲”,沒有人賣到最高價,都在農產品價格下降的時候恐慌性拋售出去。農民必須摒棄惜售心理,農產品收穫後立即銷售,不要等待觀望,即使漲幾釐錢,對收入又有多大增收效果呢?庫存在家,萬一價格下降,反而虧的更多。我們當地小麥、水稻收割後,就在田間地頭賣掉了,因為以前農民因惜售吃過虧,現在農民不再惜售挺價了。

以上是長江三農家鄉農業增產增收經驗分享,僅供參考!希望大家關注一下,共同交流農業生產方面的技術、經驗。


長江三農


我是一個返鄉農民,深知農民的苦。農民養活一個國,臨老卻養活不了自己!農民要出路,農業要增產增收農民要多賺錢,唯有抱團取暖!走自己的集體合作社模式。這樣農民不失土地不失業!

現在農村所存在的問題有如兩幾點。

一 信息閉塞,農產品銷售渠道關節過多

現在農村無論是養殖還是種植,產品銷售始終受“二道販子”控制。舉例來說,農民養的豬羊以及雞鴨,基本上都是二道販子來收。價格權牢牢控制在這些人手裡,原因是規模太小不集中,大的企業及銷售終端不願意接手。

由於分散經營各幹各的,沒有的主攻方向,致使信息不能集中掌控。豐收賣不掉,好賣的沒有貨!

二 規模小成本高

現在農民還是以種糧食為主,最大的矛盾是,糧食價格和農資價格不對等。拿種一畝地小麥為例,豐收年景畝產1000斤算,現在農村糧食販子收購價九毛到一塊,那麼一畝地小麥就是1000元左右。成本是,化肥350元、耕地60元、收割60元、澆水50元、農藥40元,加起來560元。這裡還不含一分錢的人工費。1000減560一畝地小麥淨收入440元!

以上兩點是制約農民農業發展的最大原因。要想改變現狀,必須抱團取暖,走集體合作社經營模式。統產統銷減少中間環節,提升農產品價格及品質,降低農資農具等生產成本。

這裡值得說明的一點是,集體合作社是農民親參親組,並不是簡單粗俗的土地流轉! 我是農民“朱襄菜農”希望我的回答能有所幫助!


朱襄菜農


要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可以從很多方面下手。首先農業選種要選擇優質品種或者研發出更優良的品種出來。優質品種的農作物更容易實現高產高品質。這是從農業源頭增產增收的一個辦法。

其次就是提高農業管理技術。農業種植也是需要技術的。就像我們種柑橘的,有的人家的柑橘病害多果子小。而有些人種的柑橘就病害少,果子大品質好。不會管理的人,就算春天果子結的很多但後面也會大量落果導致秋天沒產量。這都是由於不懂管理技術引起的。所以加強農業技術的培訓與學習對農業增產增收是至關重要的。

最後就是改進農產品銷售模式。利用新的銷售模式讓農產品以更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從而讓農民多賺錢增加收入。





山居秋民


齊家才能平天下,所以說家庭經濟的結構形式,對國家結構的重要性,目前產業產品處於過剩結段,不愁產不出東西,而是城市供應自然形成了,壁壘幕牆,有人提出團體組織,提高營銷量,局部抱團取暖,只是小思維一相情願,面對城市化管理,商業資本是一個有組織的關係網,生產者和銷費,永遠是盤中餐,有人說專業化,以個家庭經濟不說規模有大,要穩定,一定是多頭髮展,種糧食利薄穩定但不會有大面積,水果品種更新快,配養果園要有時間,養殖市場波動太大,有人沒第三收入,抗不過低潮期,所以,你象農村人,養殖,種糧,果園,家庭經濟多樣性,有人說,提高農產品質量,這是商業炒作,立杆見影,生產者神仙都沒市場變化快,農家佈局家庭經濟要考慮,用工不衝突,小而全,一般不會答白卷,生活穩定收入穩定,不求發大財,但求三十數錢,人在本錢在,


太白老農966


重視農業的重要性,保護本國農業。品種改良,大力發展養豬業,土地多用農家肥,對品質的提升,有重要作用。農民種地不賺錢的本質並不是沒使用大機斌大片操作,而多用農工造成的。原因是,農用物資價格高,而糧價低,還有自然災害,造成的。農業的深加工,是一項增收的途經,但亦存在無序的競爭,產品的過剩,而虧本,虧來虧去,勢必一部分人賠個淨光,而望而卻步。所謂的優勝劣汰,也對創業者是一個震攝。怎樣確保優勝,怕是無人能解。破解農業,說難即難,說不難即不難。是需要真正全局戰略高度的。


一帆風順永遠開心


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實現農產品品質提升?如何讓農民多賺錢?我把這個作為兩個問題來回答!

1、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實現農產品品質提升?

這個問題要想很好的解決,就必須做到專業化。我們合作社擁有六千畝地,其中四千畝種植核桃,那麼我們現在實現了嗎?自我感覺並沒有!其實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走彎路,走的彎路多了就實現的慢了,所以實現增收最大的問題就是要少走彎路,多學習正確的種植技術,並且自身得有所體會,哪怕一味地聽專家,也會給你帶坑裡。記住,理論不如實踐,不如可靠的實踐!

2、如何讓農民多賺錢?

想讓農民多賺錢,那麼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還得靠農民自己,農民也不是做到家裡就能賺錢的。我們必須明白幸福的生活都是奮鬥出來了,而對於農民而言更是如此。農民常在田地,從業與農業,那麼就必須把農業質量搞上去,農產品價格上去了,自然賺的就多了!這是相輔相成的!這就是為什麼國家近幾年大力發展農業,就是為了讓農民多賺錢!

我是樂壹,一名農業創業者;感謝您關注我,我會分享更多農業訊息;




農業樂壹


實現農業增產增收,還要先談談我們以前的農耕文明,在現代工業化和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時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這些與國家政策對農業的大力扶持是密切相關的。實現農業增產增收,提高農產品品質,讓農民多賺錢,當主要的是提高務農人的整體素質!如當下各地開展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村企業帶頭人培訓…讓農民有思想,有覺悟,有技術,有經驗董管理肯吃苦。農業上有了這一些新時代的農人,就可以幹一些諸如扭轉土地搞承包呀,開農產品加工廠,搞農機合作社…當然,還可以結合自身條件,因地制宜,開發出一個個綠水青山,生態風景宜人的美麗鄉村,喚回人們的鄉愁情懷,讓人們休閒旅遊其中,也是一個不錯的增產增收的好方案。總而言之農民整體素質提高了,有文化水平了,董知識了,他就董怎拼能提高農產品品質,就能多賺錢!以上是我的觀點,大家認為如何?歡迎留言關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d2fe373165844d49be0bcce552bbe10\

田園牧歌866


我是老曹,我來回答

怎麼實現農業增產增收,實現農產品品質提升,怎麼讓農民多賺錢?

這問題好大,前面兩部分老曹就不回答了,就答最後一個,怎麼讓農民多賺錢吧!

農民賺錢無非是土裡刨食,土能生萬物嘛,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把握市場供求。利用現代化的生產方式,規模化的生產。然後把東西賣出去。就賺到錢了嘛,是不是很簡單?現在很多農民就是這麼賺到錢的。

至於要怎麼多賺錢。現階段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農產品上行的問題。

農產品上行說白了就是把農產品放到網上去賣。怎麼賣,話題也大了,一時半會說不清。好難哦!


十洲莊園老曹


農業增產增收離不開科學的種植,規模化種植,高產的農作物,對種子苗木的選良的要求,對種植技術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我感覺要實現增產,離不開文化的融入,現在農村很多農民們沒有相應的知識借鑑,而且沒有專門培訓,對種植只有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種植方法,儘管辛苦的勞作,也提升不了產量,所以如果實現農業的增產,村領導可以組織一些知識講解,讓農業大戶學習到現代化的知識,科學種植,這樣才能影響到很多的農民對科學種植的認識,從而達到增產增收,品質也能得到提升,好的農產品就要有相應的渠道,可以與網絡平臺對接,實現直銷產業鏈,儘量少一部分中間商,就少一部分開支,這樣農民可以把利潤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