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沙的縮影——近14年甘肅省民勤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

民勤,就像一個楔子死死地釘在巴丹吉林沙漠與騰格裡沙漠中間,阻隔著兩大沙漠的合攏,是捍衛河西走廊乃至我國西北地區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

中國治沙的縮影——近14年甘肅省民勤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

甘肅民勤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氣象部門對民勤2005年至2019年定點監測顯示,荒漠區沙丘移動速度遞減,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武威全市植被覆蓋面積大於近10年同期平均值,青土湖水域面積穩步擴大。根據2005至2019年定點監測資料分析,沙丘移動速度總體呈減緩趨勢,涼州和民勤沙丘移動速度平均遞減速率分別為0.12米/年和0.13米/年,全市各監測點平均遞減速率為0.12米/年。

中國治沙的縮影——近14年甘肅省民勤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

在沙漠邊緣進退方面,2019年流域荒漠區定點監測結果顯示,北部民勤和中部涼州監測點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分別為4.27米/年和0.82米/年。分析2005年至2019年定點監測資料,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的速度總體呈減緩趨勢,全市各監測點平均遞減速率為0.03米/年。

中國治沙的縮影——近14年甘肅省民勤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


青土湖是甘肅省民勤縣境內的湖泊,位於石羊河下游,曾是民勤境內最大的湖泊,後因綠洲內地表水急劇減少,地下水位大幅下降,1959年完全乾涸。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在此“握手”。該區沙層厚3—6米,風沙線長達13公里,流沙以每年8-10米的速度向綠洲逼進,嚴重威脅了鄰近鄉鎮的人居環境和工農業生產及民左公路的暢通運行,給當地群眾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上世紀90年代這裡沙化土地每年以2.3%的速度增加,每年有7000畝土地淪為沙漠。2010年乾涸沙化半個多世紀的甘肅省民勤縣青土湖重現碧波,出現約3平方公里的水面,這標誌著經過三年的生態治理,中國三大沙塵策源地之一的甘肅省民勤縣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在青土湖水域面積變化方面,根據衛星資料分析,2018年青土湖水域面積達26.67平方公里,連片水體面積14.45平方公里,沙丘水體相間面積12.22平方公里,比前一年同期略有增加,三者均達到近10年以來最大值。與多年平均相比,水域面積增加58.8%,連片水體面積增加61.9%,沙丘水體相間面積增加55.3%。與近5年同期相比,水域面積增加8.6%,連片水體面積增加5.1%,沙丘水體面積增加13.0%。

自2010年青土湖重現水域以來,水域面積平均每年增加3.59平方公里,地下水位埋深平均每年回升0.12米。青土湖及周邊植被覆蓋面積平均每年增大1.09平方公里。儘管沙丘移動速度有所波動,但總體呈減緩趨勢,民勤平均遞減速率為0.13米/年。

中國治沙的縮影——近14年甘肅省民勤沙漠邊緣向綠洲推進速度減緩

沙柳固沙網格

在區域植被面積方面,根據衛星監測和分析處理近兩年9月資料發現,秋季全市植被覆蓋面積為8834.50平方公里,較夏季減少29.82%,比去年同期偏少6.40%,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多27.28%。

自2010年來,民勤縣青土湖及其周邊地區降水呈顯著增加趨勢,平均遞增率為6.0毫米/年,比2010年前平均增加降水36.4毫米。青土湖及其周邊地區降水量的增加主要為短時強降水貢獻。青土湖生態環境治理改變了局地小氣候,有利於對流性強降水產生,而降水增加又促進了生態恢復,使區域生態環境形成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