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我有個同學最近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也算是朝九晚五,應聘的是行政助理,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打打雜的。她自己也說自己每天的任務很少,上班就摸摸魚打打王者榮耀,但間歇會有一些任務處理。

可是她每次回到宿舍的狀態就像一條鹹魚一樣,滿臉倦怠還嚷嚷著很累,我很好奇:“你不是經常上班摸魚嗎?為什麼會這麼累啊?”

她一臉倦怠地撓撓頭:“我也不知道啊,反正就是很累啊。”這番回應讓我想起了之前在求職論壇裡很多人的心聲“明明工作一直在摸魚,卻還是累得像條鹹魚”“摸魚的社畜還是那麼卑微”……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大家都知道,上班摸魚就是指在工作間隙偷偷地幹自己的私事,經常把空閒時間當做是是偷玩遊戲,刷微博,看小說這類的娛樂時間。

而摸魚這一行為出現的前提條件是這份工作比較清閒,那麼問題來了?工作清閒加上這些快樂的摸魚時光,那麼愉悅度應該達到頂峰了吧?為什麼上班摸魚後還會如此疲憊呢?我大概問了室友一些問題,就差不多知道其中一些緣由了。

首先是切換任務頻繁,耗費能量較大。她的工作雖然只是些瑣碎的事情,比如說訂酒店,端茶送水,完成一些excel 表格,但是這些瑣碎的事情的頻率也是比較高的,她在玩一會兒遊戲之後就被叫去做一些小事,然後回來繼續摸魚。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在這一過程中,她的精力被大大分散,在多個任務中切換。也就是說如果把她比作一臺電腦的話,她的cpu 其實還沒有散熱就開始進行各種小程序操作;底下的任務欄開了好幾個窗口,而這一過程會耗費大量能量。

史蒂夫•諾特伯格在《單核工作法圖解》中提到:“多任務切換不僅會拖慢速度,而且註定會耗盡大腦能量。 每次從一項任務切換到另一項任務時,我們大腦的執行機構要做兩件事。首先是進行目標轉換:之前我在做這個,現在我要做那個。其次需要為新任務創建場景,這個階段稱為規則激活。”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切換任務是花時間的。一次切換可能僅需0.1 秒這麼短,但在一天當中不停地切換任務,就可能會消耗掉一大部分富有生產力的時間。本來是想追求高效,實際上卻在任務切換中浪費了很多時間。而這同樣在摸魚這一任務中適用,不管是切換任務還是在任務與摸魚之中游離,能量的損耗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是內心糾結的自我損耗(內耗)消耗了她的能量。其實在空閒時間她也有想要過做一些除了摸魚之外的東西來提升一下自己,可是卻找不到方向,或者說是給自己定的目標太多,難以達到。

於是就陷入了一個自我譴責的惡性循環,越做不到就越失落開始責備自己,然後就更加沒有勇氣去嘗試了,渾渾噩噩地過著每一天。她說自己雖然只是在實習,卻好像能夠遇見之後自己的生活了:被失落與無助裹挾著穿過生活的洪流。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精神內耗就是心理的 battle ,常常夾雜著強烈的主觀情緒,內心的想法開始糾纏互鬥,最終結果的產生仍然需要大量能量的耗費,即使已經做出了決定,心理仍然會帶著愧疚感。主觀情緒會如同藤蔓般纏著自己,難以抽離。

日劇《麵包和湯和貓咪和好天氣》裡面,主人公亞紀子糾結於選兩張圖紙,不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因此感到十分為難。

而前輩教導她“與人合作的時候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對方,比起什麼都不做隨波逐流要有趣得多”“你還年輕,只要不陷入淤泥之中停滯不前就好了”。

把困難留給自己,讓自己囿於糾結的牢籠顯然是最不划算的做法。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麵包和湯和貓咪和好天氣》截圖

很多時候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我們總是陷入無休止的內耗中。然而內耗只會給自己帶來痛苦,不需要太糾結和懷疑,擔心什麼的先拋一邊去,從自己擅長的或者喜歡的地方入手,避免陷入自我懷疑和停滯的泥淖中。

最後就是碎片時間多,注意力無法集中,注意力被分割導致無法深層次思考事情,做的事都是浮於表面,如浮光掠影。雖說是摸魚,可是這魚似乎並不是那麼好摸。她的位置距離老闆的辦公室比較近,因此她不得不時刻小心這動靜。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玩王者的時候也不敢開聲音,激烈作戰的時候想要喊出來,話剛到嘴邊突然發現自己還在偷偷摸魚就住了聲;看小說的時候情節正爽,突然老闆的高跟鞋聲開始響起,她只能灰溜溜收起手機假裝工作。

其實進入心流專注工作所耗費的能量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而注意力被分散在多種事情上所耗費的意志力和能量卻遠遠出乎我們的意料。有研究發現一個人全神貫注做一件事所耗費的能量還不如一顆薄荷糖提供的能量。也就是說你花在摸魚上的精力遠遠要比專心工作的來得多。

《流浪地球》的火爆讓劉慈欣再次回到大眾視線,他早年間接受採訪的一段對話被翻了出來,劉慈欣曾表示“在崗位上寫作有一種佔便宜的感覺”的描述,被網友戲稱為“上班摸魚”,而《流浪地球》就是在上班摸魚時寫出來的。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而寫小說是十分需要注意力的,作家常常要進入心流來專心寫作。這樣的摸魚是高效的,是有深度的,而不是什麼都淺嘗輒止,注意力分散到各種地方去的。

也許我們無法做到像劉慈欣這樣,因為天賦和藝術創造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經驗:那就是收好自己寶貴的注意力,與其把摸魚的實踐精力分散到各個地方,還不如專心的高效的專注於一個方面,這樣既能有所收穫還能不那麼累。

卡萊爾曾經說過:“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於單一目標,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強的人,分心於太多事務,可能一無所成。”

在辦公室偷玩王者榮耀的你,為什麼上班還這麼累?

所以上班摸魚也不一定是輕鬆的,注意力分散,內耗和任務切換的三重包圍很可能讓我們一下班就會成鹹魚。自己也可以去嘗試一下上班摸魚和認真工作的感受,很可能摸魚比想象中的要累人哦。

而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對症下藥,如何正確摸魚呢?鎖定目標,安排好時間進入心流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與其內耗,不如把時間放在眼前的小事上面,這樣才能夠平靜下來提高效率,這樣的摸魚才不會讓你一回家就感覺自己像條鹹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