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我們是怎樣編輯《汪曾祺全集》的?一直以來的習慣,是編輯應該是隱藏在幕後的,我們做了一些工作,也不需要拿出來說。但是《汪曾祺全集》,大家挺喜歡的,讀者們很想了解編輯這個《全集》幕後的一些事情。我們做這套書花了八年時間,八年的時間都幹什麼了?”

昨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用解讀《汪曾祺全集》幕後的方式,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本文為上篇。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


原以為編輯《汪曾祺全集》很簡單。此前北師大版《汪曾祺全集》,主編鄧九平,也是很有名的編輯家,編了很多好書。汪先生1997年去世,他1998年把這個《全集》推出來了,速度相當快,大家也都紛紛購買。過了十多年,陸續發現一些新的佚文佚信,發現一些錯漏,那我們在這個《全集》以為上,增補佚文、修改錯誤,就是一個補充的工作,所以覺得應該很簡單。

當時跟我提編《汪曾祺全集》這個事的是季紅真老師。季紅真八十年代在文壇是非常有名的學者,搞文化批評,她較早關注汪曾祺文學創作、寫評論的學者,據汪先生家人說,汪先生當時也很看重她,覺得她的評論比較到位、比較理解他的作品。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我很信任她對汪曾祺先生的創作的判斷。能給一個作家出《全集》,他肯定是各方面成就非常不錯的。不是所有作家都值得為他出全集,汪曾祺先生是應該為他出全集的,《全集》體現一個作家創作的全貌,也能體現創作過程。

汪先生從四十年代開始創作就很成熟,我們後來看他四十年代寫的小說、散文真的是很驚豔,一出現就非常成熟,不像有些作家開始寫的作品後來不便拿出來示人,汪曾祺出手不凡。同時,他是一個各種文體——小說、散文、戲劇,包括藝術評論、談藝,詩,每種文體他都有成就,都有代表作。第三,他的每一篇都不錯,沒有特別水的作品。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汪曾祺

所以,這樣一位作家出全集是我們人民文學出版社應該做的事。汪曾祺先生的家屬也很高興,很快達成了合作意向,隨後我們拿北師大版的《全集》做底本進行編輯工作。汪曾祺的子女推舉汪朝老師跟我們對接,他們家有些什麼新的發現,發現一些手稿、新的作品或者書信會交給我們,北師大版發現的錯漏也都會寫在版本上面,也跟我們交流,所以我們這個工作進行的很快。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汪曾祺畫作

我們這個編輯團隊,我是負責小說卷的,我對小說《羊舍一夕》《王全》有些字有點生疑,就按照文章後面落款的版本提示,去查60年代《人民文學》,找這個版本對照,真是大吃一驚:不單是我懷疑的那些字有問題,整個大段、幾句幾句都不一樣的,我當時很蒙。這是怎麼回事?這個版本校注用《人民文學》的底本,但是我們看了一下不是這個底本,我們又把《汪曾祺短篇小說選》找出來對比,跟那個有點一樣。

什麼叫版本?不知道今天的朋友們是不是知道版本的意思,其實這是整理古籍非常常識性的,比如這個版本作家原發在《人民文學》,後來收到集子裡,比如收到《汪曾祺短篇小說選》,他覺得哪些地方還可以改動、增刪,還會有變動。後來其他出版社出他的東西,在出版的過程中排校也會產生一些新的佚文,所以造成同篇小說版本不同。

我發現這個問題之後覺得這個事挺大的,因為編《全集》既是一個出版的活動,也體現了很高的學術性。如果學者做研究,他用的文本,版本不科學,不清楚,雖不能說你這個研究是有問題的,但起碼是有瑕疵的。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汪曾祺書法


漸漸的我們也瞭解到,學界對師大版的《全集》有一些微詞,就是版本很混亂,標的是這個,但是用的底本卻是另一種。這使得我們之前的工作如沙上建塔。我向人民文學出版社領導做了彙報。我們出版社對品質、對《全集》怎麼出是有自己的一定之規,有傳承的,本著對汪曾祺先生的作品負責,也是對讀者負責,我們覺得重新來做。之前做的工作算是先摸底,之後開始重做。

重做的話我們出版社肯定會有一些損失,之前工作白做不說,原來以為只是小修小補,現在變成重新編一套《汪曾祺全集》,工作量一下擴大好多倍,任務變得非常重。


郭娟:《汪曾祺全集》“好在哪裡”——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汪曾祺《受戒》,小和尚


師大版《全集》之所以呈現這種情況,也是跟當代文學的學術研究相關聯。比較《魯迅全集》,《魯迅全集》是經過幾代魯研界的專家學者研究,不僅是做理論批評,還做版本、做佚文,可以說研究得透透的。但是相比而言,當代文學的這種批評往往是即時批評,學者研究意義、內容、形式,很少從版本輯佚角度研究,所以體現在《全集》的編撰上還不是很成熟。編《全集》最好是在學界研究已經很成熟的情況下編。

另一方面,出版社牽頭搞這個事,組織專家學者從一點點做起,做基礎工作,對研究也是一種很大的促進。當時我們覺得汪曾祺先生作為非常有成就而且讀者很多的一位老作家,我們值得為他重新好好出一版《全集》。

接下來的工作,一方面是摸清他整個創作的情況,另一方面在藉助社會學者的力量,我們當時四處找人,找一些專家學者、汪迷,開了一次《汪曾祺全集》編輯工作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