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跑步半年的人,十公里最快用四十七分鐘,這種水平跑馬拉松怎麼樣?

威廉牧雲


如果平常跑步拉練過一定數量的長距離,比如18公里到40公里之間,那這個水平跑半馬、全馬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正常情況下五公里22分,十公里47分,半馬等時成績在145左右,具體與當天狀態有關,好的狀態以及跑道估計能夠達到140,狀態不佳以及跑道天氣等沒有助力,那150開外也有可能。

全馬等時成績在340左右的樣子,不過能夠達到340那平常得勤奮練習,不管是長距離還是短距離,記得隨時保持跑的狀態就對了,同時附帶核心力量練習。


這一點我票圈有個四十多歲的老師,當下最近一次全馬突破了330,不過在這之前跑了很多個全馬,上次全馬成績最好是338。

平常練習多以十公里為主,反正目前是每天都跑的狀態,沒有間歇跑,沒有所謂的配速跑,他說人到了這個年齡跑那個心臟受不了,就按照當天狀態來跑,高興多跑一點,跑快一點,狀態不好就慢一點,同時附帶核心肌肉練習,然後就這個狀態最近一次馬拉松330。


不過這與日積月累的狀態少不了關係,這個老師跑步十來年了,跑了很多場馬拉松,平常練習距離真的完全隨意看心情,上下兩圖是這老師平常跑十公里的速度。

曾經一次狀態很好的時候,他說本想跑個半馬的,後面覺得很舒服跑了一個全馬,再後來發現要不嘗試50公里,再後來當天跑到了深夜跑了一百公里,只是據他說八十多公里的時候,想回家睡覺了,但是好像身體狀態沒有達到崩潰邊緣,就繼續跑下去,直到跑了100公里,有這基礎之後,這老大哥後面開始挑戰百公里越野。


當然我覺得能夠做到這樣,還是得益於有個支持自己跑步的老婆,這位老師平常在學校跑長距離的時候,他老婆一直支持他啊,補給也是他老婆提供,所以這不管是精神上還是身體上都無後顧之憂。

好像說得有點多了,但是隻要勤奮練習,終有一日能夠取得好成績,當然勤奮的過程裡面,你要有那麼幾次是長距離的跑步,不然只有速度沒有耐力是很難達到高水平的。


真叫靜靜


完全沒問題,你跑的話應該在一個小時40分鐘以內能完全結束。我以前也是這樣不敢突破自己,現在我可以跑半馬 ,11月3日在鄭州參加了鄭州國際馬拉松,第一次跑了全馬,只是第一次參加,沒有多少經驗,跑了四個小時51分鐘而已到後半程體力下降的厲害,主要是腿抽筋了,相信自己就可以,一定能跑得成。💪💪💪



題主的問題跟描述不太一致,問題問的是“跑馬拉松怎樣”,而在問題描述裡寫的是“跑半馬怎樣”。這也難怪下面的各個回答都以為是全程馬拉松了。

我們知道,馬拉松一般就是指全程馬拉松,也就是42.195公里。而半程馬拉松則距離為21.0975.難度比全馬要小很多。

半程馬拉松的關門時間一般為3個小時。根據題主的水平,我預測半程馬拉松能夠跑出1小時45分左右的成績,也就是用5分的平均配速跑完全程。

上圖是使用益跑網的計算器做出的預計完賽時間。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考慮到你是初次參加半馬,並且是路跑賽事(你的10公里應該是在操場跑的吧),完賽時間可能會打折扣。

當然,為了參加半馬比賽,平常最多跑10公里還是不夠的,建議降低配速,跑個15到18公里之間的距離試試。不用盡全力。這時候的成績就更能準確預測你的半馬完賽成績了。

半馬比賽中,最好按照自己既定目標,用合適的配速跑,切忌前程起步過快。如果對自己控制配速的能力沒有把握,可以考慮跟官網兔子,他們能夠用穩定的配速帶領跑者跑完比賽。半程比賽中145的兔子是很常見的,你可以跟他們,初次參賽就當學習經驗了。


小幫聊體育


不一定跑得下來喲,雖然這成績已經很棒了,但是10公里以下還是屬於距離較短了,長跑距離越長對體能要求越高,到後面難度幾乎呈指數增長,沒經過長期的長跑訓練斷然就去嘗試馬拉松的話,除非你是天生的跑者,超能的耐力,絕對的毅力,不然很難的。多訓練嘗試幾次半馬,30公里,看哈自己的體能速度怎樣,再決定要不要嘗試全馬吧。這是我跑得半馬,成績一般吧,可也不敢去嘗試全馬😂



llotus蛋


我跑步5個月,十公里和你差不多,47分左右。跑過4次半馬,成績從208提高到144,但是我現在依然不敢報全馬。如果以完賽為目的,我知道我可以,但在我心中比賽就是比賽,成績是一定需要的,不然自己跑著玩就好了。我希望能在430甚至400內完賽,所以我現在在不斷訓練,爭取明年開春報名全馬,至少430完賽。這個冬天我會拉30以上的LSD,做到心裡有數。無論何時,對馬拉松心存敬畏,這是我真實的想法。


何斌882


跑馬拉松,貴在堅持,不是快就能跑,畢竟不是職業選手,有一定耐力,一路能堅持下來跑到終點,不在於輸贏,那也很厲害了


A泰有意思


10公里這個配速已是很優秀啦,全馬還是要正確看待,跑者本身要有超強的耐力和堅定的毅力和足夠的跑量,在比賽時不能冒進,要懂得分配體力,勻速安全完賽。



山鷹陳天喜


有人說練好10公里馬拉松如何如何的,我覺著10公里跑的再好也只是10公里的水平,代表不了馬拉松。我認為平時打好有氧耐力訓練,加強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核心力量,背部力量的訓練才對。以個人經歷來說,以前天天跑8-16公里不等的距離,配速430-530範圍。半程最好137,全程354同帶來的是傷病,休跑一年後現在跑一休一,平時10~15,週末一個半程,每月一次30公里長距離,配速都在540-620範圍,現在全馬反而跑的很輕鬆,目前最好成績338。


夜半三更你奈我何干


我也不知道,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


叛逆者81256502


以單次10k的成績來評論一個馬拉松成績我覺得有點草率,是對馬拉松的輕視和對自己的生命的不尊重。。。。請問題主你跑了半年,一週跑幾次有氧?跑幾次配速跑,又跑了多少次耐酸跑??請問你的核心力量達到了多少水平?你的最大攝氧量又有多少?,心率呢???太多了,題主,還是穩步前進,以馬拉松系統訓練方式系統訓練3-6個月才來好好評估自己的馬拉松水平吧。。。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