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賈汪區,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位於徐州東北部,始建於1952年的賈汪礦區,經過幾次易名調整,於1965年定名為賈汪區,此後賈汪區下轄的街道辦事處和鄉鎮通過不斷地整合和更名,截至2019年共7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和1個工業園區。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7個街道辦事處包括老礦街道辦事處、大泉街道辦事處、大吳街道辦事處、潘安湖街道辦事處、茱萸山街道辦事處、大廟街道辦事處、大黃山街道辦事處。(其中大廟街道和大黃山街道由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

5個鄉鎮包括青山泉鎮、塔山鎮、汴塘鎮、江莊鎮、紫莊鎮。

下圖藍色部分是賈汪最新的行政區劃圖(含大廟街道、大黃山街道)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一、老礦街道

老礦街道是賈汪區政府駐地,由原賈汪鎮的援工、泉旺頭、廣場、光明、前委、民樂苑、群力、永興、工商東、工商西、石頭陣、夏橋、校東、華聯、五號井、園東、新立、韓橋18個居委會區域與青山泉鎮四清居委會區域合併設立而成。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二、大泉街道

2013年8月,原賈汪鎮撤銷,將原賈汪鎮的新泉、新夏2個居委會和泉東、泉西、宗莊、大李莊、崮峴、鹿樓、小山子、才沃、龍門、閆村10個村委會區域與汴塘鎮許陽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大泉街道。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三、大吳街道

原是大吳鎮,1993年由銅山縣(現銅山區)劃入賈汪區,2013年撤銷大吳鎮,將原大吳鎮建平、蔡莊、瓦莊、解臺、小吳、西大吳6個村委會區域和旗山、新旗、張莊、新莊、小黃山、程樓、湖裡、權臺西村、韓園、兩妥、鹿莊、東段莊、民主苑13個居委會區域,與原賈汪鎮莊莊、南莊、崗子、泉河、韓場5個居委會區域,以及青山泉鎮白集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了大吳街道。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四、潘安湖街道

潘安湖街道由原大吳鎮權臺、荒裡、潘安3個村委會和瓦店、西段莊2個居委會區域與青山泉鎮馬莊村委會區域合併成立。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五、茱萸山街道

2018年4月28日正式掛牌,下轄鹿樓、小山子、許陽、龍門、才沃、閆村6個行政村,集聚大洞山、督公湖、鳳鳴海3個4A景區以及蛟龍湖、大景山、風之谷鄉村旅遊點。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六、大廟街道

大廟街道原是銅山縣大廟鎮,2005年時與大黃山鎮一起劃歸鼓樓區,但由徐州經濟開發區代管。後來又經調整,區劃上屬於賈汪區,仍由徐州經濟開發區代管。2013年改為大廟街道。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七、大黃山街道

大黃山街道原是銅山縣大黃山鎮,2005年劃歸鼓樓區,由徐州經濟開發區代管。後來又經調整,區劃上屬於賈汪區,仍由徐州經濟開發區代管,改為大黃山街道。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八、青山泉鎮

原為銅山縣(現銅山區)青山泉鄉,1956年劃入徐州市郊區,1958年改青山泉公社,1962年劃回銅山縣,1983年復改青山泉鄉,1994年劃歸賈汪區建青山泉鎮。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九、塔山鎮

1952年建塔山鄉,1958年改塔山公社,1983年復塔山鄉,1994年由銅山縣(現銅山區)劃歸賈汪區。2000年,塔山鄉被撤銷,設立塔山鎮。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十、汴塘鎮

1948年為銅山縣汴塘區,1957年建汴塘鄉,1958年改汴塘公社,1983年復改汴塘鄉,1994年從銅山縣(現銅山區)劃歸賈汪區建汴塘鎮。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十一、江莊鎮

1957年建江莊鄉,1958年改江莊公社,1983年復改江莊鄉,1994年從銅山縣(現銅山區)劃入賈汪區建江莊鎮。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十二、紫莊鎮

1957年由石莊、董莊、紫莊3鄉合併建紫莊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4年從銅山縣(現銅山區)劃歸賈汪區,建紫莊鎮。

簡述徐州賈汪區各街道鄉鎮區劃歷史沿革,大多與銅山有聯繫

隨著賈汪區日後不斷髮展,進一步融入徐州主城區,內部區劃很大可能會繼續調整。個人覺得大廟街道和大黃山街道將來在行政上從賈汪劃出的可能性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