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癌症還能買什麼保險?

李蕾


保險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準備,投保前未見影響保障成本,加大承保風險人群才能正常參保,出現影響承保風險的情況就一般會延期承保、加費承保、除外承保甚至拒保,癌症正是拒保範圍,因此不能再購買保險的。

保險的定價依據

保險產品的設計是基於可觀察到的,能夠被計量的風險。因為人類的平均壽命、各年齡人員的死亡率和生存率、在各年齡段疾病的發生率、各病症的發生概率、每年的人均醫療費用、每年的意外發生率通過大數據的統計是可以給量化的。因此才有了壽險、年金險、重疾險、醫療險以及意外險定價的依據。比如目前使用的是2016年12月28日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經驗生命表 (2010-2013) 》

由此可見,保險產品在定價時已經對風險進行過測量,才能得出各年齡段的保費。根據產品不同還會選擇使用自然費率和均衡費率。

自然費率和均衡費率的區別

  • 自然費率:是完全按照風險程序增加計算保費,一些附加的重疾險、醫療險就採用的自然費率,因此年齡越大,保費越高。

  • 均衡費率:是保險公司將風險估算後,將同保費進行調整,使得各年齡段得出均衡的保費,投保者來看就是每年保費相同。因此在投保前幾年,所繳保費是高於保障成本的,高出保障成本的這部費保費就以現金價值形式存在於保單中。

對於超出測量風險的個體如何處理

當個案風險水平高於產品訂價依據時,保險公司一般會有幾種處理方式:

  • 延期承保:根據當前被保險人的身體狀態風險不確定,需要進一步觀察,待體症確定,風險能夠測量後才能決定是否可以承保。

  • 加費承保:由於個體的身體狀況已經發生變化,風險同於定價依據,可以通過增加保障成本入保,入保後可獲正常賠付,是一種比較好的承保結果。常見的是乙肝、體脂過高、血壓高等。

  • 除外承保:對於已經出現且被觀察到的體症變化,風險高於定價依據,但風險影響範圍有限,就會以給予單項責任除外承保,即註明的除外責任外,其它責任正常賠付。常見的如甲狀腺節結、部分臟器的血管瘤、息肉等。

  • 拒保:對於有明確賠付風險的個案,保險公司會選擇拒保,比如題主問到的癌症。

保險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準備,承保的風險程度不僅僅受保險公司自身經營情況影響,還受到監管機構監督。不同於輕鬆籌、水滴籌這類風險已發生後的社會救助,也不等同於相互寶這類風險未發生前個人約定的相互幫助。

匯知保


得了癌症依然可以買社保醫療保險!

商業保險分為:保障型(健康+意外)和理財型

保險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首先就需要是健康才能購買。但是查出癌症或者得過癌症並不是和所有保險都無緣了,有兩種保險還是可以購買,因為保險除了幫被保人轉移風險,保險公司自身也會考慮賠付的可能性。由於癌症是重大疾病,所以如果不幸查出癌症,那麼商業醫療保險、健康保險、人壽保險這類的,是絕對不可以購買了,而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只保障因意外傷害所致的死亡和殘疾,不負責疾病所致的死亡。只要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的事件發生在保險期內,造成死亡殘疾的後果,保險人就要承擔保險責任,給付保險金。

同時,保險公司在投保之前必須告知因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只保障因意外傷害所致的死亡和殘疾,不負責疾病所致的死亡。

同時,被保險人在投保之前也必須要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否則日後理賠的話,保險公司可能會拒賠,同時若有身故之類的風險發生,需要開據公安部門的證明,說明並不是因疾病而去世,這樣保險公司才會賠償,反之如果證明是因癌症而身故,難免無法獲得理賠。

(特別註明:儲蓄型意外險,兩年後自殺屬於意外)同樣也需要公安部門的證明,兩年內自殺保險公司是可以拒賠的。



弘霖財經


如果不幸查出癌症,那麼醫療保險、健康保險、人壽保險這類的,是絕對不可以購買了,因為保險除了幫被保人轉移風險,保險公司自身也會考慮賠付的可能性。由於癌症是重大疾病,所以如果查出癌症的話,這類保險是不能買的。

如果曾經得過癌症,但是現在治癒了,還能買保險嗎?如果是醫療保險、健康保險、人壽保險這類的還是不可以。可能有消費者會存在僥倖心理,購買不需要進行體檢的人壽保險,或者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自身情況。可是如果今後要求保險公司賠付時,保險公司會以這些理由來拒絕賠付。

得過癌症和查出癌症之後,買不了與疾病或者身故保障相關的保險,能買的保險只有社保和意外險。社保相信很多人都瞭解,而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只保障因意外傷害所致的死亡和殘疾,不負責疾病所致的死亡。只要被保險人遭受意外傷害的事件發生在保險期內,而且自遭受意外傷害之日起的一定時期內(責任期限內,如90天、180天等)造成死亡殘疾的後果,保險人就要承擔保險責任,給付保險金。


股道奇緣


所有的健康險,在投保的時候,都需要如實申報身體狀況。

如果癌症還在治療期間的話,買不了任何的健康險。

若是經過積極治療,癌症已經完全緩和,兩到三年之後,可以投保重疾險,能不能保要看保險公司核保結果。只有極少數保險公司有針對癌症康復病人的重疾險。



護你三生三世


得了癌症之後,醫療、重疾保險是肯定買不了了。

還可以購買的保險就是跟疾病不相關的保險了,比如說意外險、儲蓄險等。

當然,這裡我們需要說明一下,其實關於商業保險很多人誤解。但是實際情況是,合理配置商業保險確實可以有效解決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重疾、醫療險要提早買。

原因1:便宜。尤其是重疾,同樣的保額、保障內容、繳費期限,年齡越小買,保費越便宜。槓桿性越大。

原因2:人一生可以購買重疾險的機會只有一次。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要你患病、有過治療之後,保險公司在對你核保的時候就格外嚴格,你已經不是標準體了,你的患病概率要比標準體要高。所以,只要患病之後,再想去買重疾、醫療險都很難。


莫吝金錢


多年以前,癌症曾是大家避之不及的噩夢,那時人們談癌色變,認為確診癌症就是被宣判死刑。

時至今日,在醫療水平不斷進步的當下,癌症正仍然給人以噩夢般的存在。

雖然治療手段加強,也能在短期內治癒,但隨著人均壽命的增加,復發、擴散、轉移的概率也不斷攀升。

關於癌症,我們需要具備哪些客觀的認知,如何在癌症面前科學的配置保障,是象菌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的。

一、數據報告帶你瞭解癌症

關於癌症,可能你已經聽了很多,象菌打算用現有的數據說話,為大家更進一步解讀癌症。首先,還是先來看看癌症是什麼。

1、癌症是什麼?

癌症,在醫學領域叫做“惡性腫瘤”,我們平常聽到的肺癌,肝癌,白血病都是癌症。

是身體正常細胞突變為癌細胞,而且騙過我們機體免疫系統,不受控制的擴散和生長的重大疾病。

癌症,由於確診即賠,在我國重疾險中,理賠率也是常年第一。

國家癌症中心公佈的最新一期中國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報告顯示:

全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相當於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說到癌症,就不得不提到五年生存率:

它指的是經過綜合治療過的腫瘤,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如果實施了根治手術後5年內不復發,基本可以認定復發的機會很少了,因此也常被用來表示各種癌症的療效。

就有數據報告顯示,早期癌症的治癒率還是比較高的,例如早期前列腺癌,5年存活率超過90%;一期乳腺癌,5年存活率達97.5%;甲狀腺癌10年存活率亦高於90%。

但事實真的如此樂觀嗎?

在發達地區和國家,癌症的5年生存率大多在70%以上,而我國其實僅有36%。

也就是說很多沒有被早期發現的癌症,一些兇險程度比較高的腫瘤,或者是患者本身體質不樂觀的,並沒有挺過5年這個坎。

2、轉移和復發情況不容小覷

5年的臨床緩解並不一定代表著癌症的徹底治癒,很多癌症患者,在經過手術切除,化療,兩三年後還是發現癌細胞復發或轉移。

轉移和復發大多發生在術後3年內,約佔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後5年內,約佔10%。

也就是說,任何年齡段的癌症患者,癌症新發的概率都在10%以上。

更有數據表明,在0-10歲這個嬰幼兒的年齡段,5年後癌症復發、轉移或者仍然存在的概率非常高。

而到了中青年時期,人的身體素質和對抗疾病的能力處於最佳階段,患癌後能挺過5年且癌症被治癒的概率相對高。

但進入50歲中老年期後,5年內癌症治療效果轉差,複發率高。因此也是拉低五年生存率的一定原因。

二次癌症排行榜中,最普遍的是肺癌(18%),其次是結直腸癌(12%)和前列腺癌(9%)和膀胱癌(8%)。

二、多次賠付型重疾

正因為這種癌症這種轉移和復發概率相對高的風險特性,這幾年很多專門針對癌症多次賠付的重疾險應運而生。

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會設計出在保障首次癌症的基礎上,再保障二次賠付甚至三次賠付的產品。

在選擇這類重疾險時,其實是有一些選購技巧可循的。

1、等待期

癌症多次賠付時,會約定時間限制。時間長短上,行業主流產品的間隔時間是5年,小部分產品間隔3年。

很顯然,單從癌症多次賠來看,3年當然比5年好。

2、理賠門檻

什麼是理賠門檻呢?有很多癌症多次賠付的產品,設計的時候會有一個限制:必須第一次重症理賠為癌症,如果不是惡性腫瘤,之後罹患惡性腫瘤就不能多次賠了。

這個條款限制,基本上完全失去了“癌症多次賠付”的作用,設計很坑,能躲一個是一個。

3、對癌症的復發,轉移,新發,是否同一器官有限制

癌症,其實除了復發、轉移,還有新發。新發是這三種情況中發生概率相對較小的一種,即與首次癌症不存在直接關聯的原發性癌症。

比較好的癌症賠付,應該儘量把這些情況都涵蓋進來。而不是設定理賠門檻,要麼不賠復發,要麼不賠轉移,要麼不賠新發。

保險產品中,最常見的限制就是:第二次理賠的癌症必須和第一次理賠的癌症非同病灶。

這種就屬於對“癌症的復發,轉移,新發,是否同一器官,存在限制”。

癌症多次賠付方面,做得比較優秀的可以算超級瑪麗旗艦版一個。它可選癌症二次賠付,重疾賠後癌症還能再賠100%基本保額。

如果第一次確診為癌症,癌症新發、復發轉移及持續治療間隔期為3年;如果第一次確診為非癌症的其他重疾,癌症新發間隔期僅1年,對用戶來說,還是十分友好的。

三、得了癌症還能買保險嗎?

如果目前身體狀況尚佳,還可以用保險抵禦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已經患癌但是目前治癒了,還能買保險嗎?

在此,象菌先要潑個冷水,因為只要得了癌症,基本就和重疾險、壽險啊這種人身類保險無緣了(除意外險),但不得不承認保險市場日新月異的更新速度,市面上現有的產品還是有能保癌症的可能的。

發生在去年4月,就有這樣一則癌症患者投保的真實案例。

一位口腔癌患者治癒後,由於並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且後續治療情況良好,在專業從業人員的引導下,在投保書上對既往病情進行了詳細告知後,投保了平安福重疾組合險種。

再來說說壽險,以超高性價比著稱的大麥定壽,在近期放寬了核保條件,對於甲狀腺癌,可以進行人工核保。

也就是說,如果病理類型為乳頭狀癌、腫瘤分期IIA級及以內的甲狀腺癌,治癒5年以上,發郵件人工核保,就有機會正常買,不需要加費。

因此,如果你屬於部分早期診斷並治癒、預後良好的癌症,且有完整隨訪資料,保險公司會根據病理程度、治療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是有順利投保的可能性的。

寫在最後:

癌症,常常因治療週期長,伴隨二次復發,甚至危及生命,而對不夠寬裕的家庭,造成無法估量的重創。

為了自己和家人考慮,在第一次投保的時候,買一份有持續保障的保單,如此一來,就算得了大病理賠過,保單還是會持續發揮作用,不至於讓自己暴露在風險之下。


魏巖保險內幕爆料


得了癌症還能買保險嗎?

能買什麼?一看得的是什麼癌,如果是甲狀腺癌的話,則有投保的可能:

如果病例結果是良性,壽險、重疾險、醫療險可以承保,但是醫療險通常會除外。

如果病理結果是惡性的話,壽險、重疾險、醫療險通常延期或者拒保。

不過不管是否是什麼癌症,都可以投保單純的意外險(保身故和全殘的交通意外險)、年金險。因為這兩種保險不需要進行健康告知。


橘樹說險,用心傳遞有價值保險知識的保險從業者,特別希望得到您的關注和支持。


橘樹說險


不可以! 不可以! 不可以! 保險公司給辦理人壽保險之前,都是要投保人體檢的。 如果得了癌症都可以,估計保險公司也虧死了[淚奔][淚奔][淚奔]



人工智能領域


大家可能幾乎對保險不是很子解和理解?只要大家真實看清楚保險合同,如果你曾經得過癌症想買急病險也買到,保險公司也不會買如果你不說買了以後出事也不會陪,保險不是騙人而是大家對保險的不瞭解和誤會,很多的保險業務員賣了幾年的保險自己對保險也不瞭解熟練,很多的人只知道賣保險而沒有認真的學習和聽課,這就是保險行最大的失敗也是保險公司管理的失職有幾個賣保險的人有合格資格證


故事人生三娃


得了癌症不一定不能買保險,但是絕大多數是買不了的,有些特殊的可以,但是條件很苛刻,具體看每各保險公司的險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