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旅遊業是全球涉及領域最多、最龐大的行業。但旅遊同時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行業,很容易遭受突發事件的打擊。突發事件可以包括:國際關係、國內政治、恐怖襲擊、金融危機以及自然和人為災難等。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自然和人為類型中的流行性傳染病。此次疫情,可謂是這些影響中最最嚴重的,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除了中國以外,中國周邊國家,尤其是日韓和東南亞,受到影響最嚴重。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除了中國以外,日本是受到此次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遊數量排名第二的國家,2019年中國到日本旅遊的遊客達到了創紀錄的959萬人,佔日本所有入境遊國家人數的30%以上。同時,日本也成為中國最大的客源地國家。疫情影響中國遊客出境遊,日本受到損失很大。但從現在看來,這只是一部分影響。數據截止2月22日9點15分,日本累計確診744例。鑑於日本疫情擴展很快,已有9個國家宣佈限制前往日本,之後可能會進一步影響日本的入境遊。參照2003年,日本國外訪客減少34%,GDP受影響減少了0.45%。此外,還有多個領域收到疫情影響,比如汽車領域,超過800種零配件來自湖北。

對日本來說,陷入兩難境地的是對疫情防控的鬆緊問題,明顯受到了奧運會的影響。所以,日本在處理郵輪問題,疫情防範問題時,招致了國人的很多批評。在疫情擴大、經濟影響、備戰奧運的多方面制約下,日本現在的壓力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泰國雖然不像日本那麼“難”,但泰國是中國遊客出境遊的第一目的地國家。2019年雖然受到熱帶風暴帕布克的影響,但泰國入境遊客仍然突破了3900萬,創歷史新高,而中國遊客就超過了1100萬。泰國最近兩年經濟一直不好,但作為支柱產業的旅遊卻一直在增長,佔全國GDP的13%-14%,是泰國經濟為數不多的亮點。此次疫情,泰國深受打擊,進入2月份,到泰國中國遊客驟降86%,像芭提雅、普吉島、清邁等熱門旅遊地,街上已經見不到熙熙攘攘的遊客了。

大多數國家對中國關上大門,而泰國卻依然敞開懷抱,對中國遊客依然採取了很寬鬆的入境遊政策。一方面可以看出,泰國人對中國抗疫的支持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說明泰國在旅遊方面,對中國的嚴重依賴。據泰國旅遊從業人員協會估計,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對泰國的影響造成至少17億美元損失,全年可能虧損96億美元。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旅遊靠中國的東南亞地區,是此次疫情的重災區。越南2019年入境遊遊客1550萬,將近32%是中國遊客。當然此次疫情把越南嚇得不輕,早早對中國遊客進行限制,損失可能會更大。此外,老撾、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都深受影響。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澳大利亞宣佈延長了對中國遊客的限制。在2019年,澳大利亞入境遊客960萬人次,其中中國就有140萬,而且中國遊客在澳大利亞的消費將近900億人民幣。旅遊佔澳大利亞GDP的3%,加上今年一系列倒黴事件,森林大火等自然災害,澳大利亞的過得也很難。近鄰新西蘭也因疫情影響,對2020年全國GDP增長預測評估更改為2%到2.5%,之前是2.2%到2.8%。由於中國餐飲業的影響,新西蘭不得不將100多噸的龍蝦“放回”大海。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米蘭街頭

歐美國家相對而言,受到的影響沒有那麼慘烈,但像交通、酒店、娛樂業仍受到很大影響。比如像歐洲LV等奢侈品店,嚴重依賴中國遊客,如今遭受暴擊,可能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中國人在奢侈品的消費2018年是1457億美元,74%是在國外購買的。全球奢侈品行業增長三分之二來自中國,可以說,中國關閉了這三分之二的增長引擎。意大利旅遊是受疫情最嚴重的歐洲國家之一,僅米蘭半個月就損失了800萬歐元的收入。

而據南非媒體報道,中國遊客下降讓南非旅遊業遭受重創,超過1000人面臨失業。事實上,從表面上看中國遊客的缺失對旅遊造成嚴重影響,但疫情也讓更多國家的遊客,放棄了出行打算。

全球旅遊業受到降維打擊:日泰受到影響最嚴重,春天何時到來?

國內景區已陸續開放,圖為婺源

疫情之後,會迎來旅遊的大爆發嗎?

看起來是的。超過70%受採訪的國人都表示會出現旅遊大爆發。但恐怕這個影響可能會比大家預想的要持續的更久,根據2003年的情況來看,當時持續了一年左右。而此次疫情的打擊面,比2003年要更加嚴重。

最近,全國很多景區已經陸續開放。我個人覺得,防疫要嚴格,但也不必過度緊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逐漸恢復。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和我們勤勞的人民,不會受疫情阻礙強力發展的道路。中國經濟佔世界總量從2003年的4.9%到2019年的16.3%,未來,我們還會更強。(文章中數據引子權威媒體,非主觀臆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