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旅遊景點榜單揭曉

莆田,福建省轄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橫剖面呈馬鞍狀,地處北迴歸線北側邊緣,東瀕海洋,屬典型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截至2018年,轄1個縣、4個區,總面積42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0萬人。

莆田市旅遊景點榜單揭曉

TOP.1九鯉湖風景區

上榜理由:九鯉湖風景區最引人入勝的是九漈飛瀑。到達觀瀑亭,遠望九鯉湖盡頭,巨石橫臥,擋住湖水去路。湖水打了個漩渦,又翻滾前進,從半空中飛奔直下,形成巨大瀑布,又被峭石攔腰橫斷,只見銀花四射,又如銀河倒懸,聲如空谷奔雷,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攪得地動山搖。百餘米高的飛瀑激起迷迷濛濛的水霧,在和煦的陽光照耀下,只見彩虹橫空,如天橋凌空飛架,洞達九天,飛瀑之水順著峽谷奔流,直達二級懸崖之上,又凌空直瀉而下,形成幾十米高的瀑布,像千萬串斷了線的珍珠,紛紛揚揚落進深不見底的潭中,織成一塊卷不盡的巨大垂簾,懸掛在空中,“珠簾”由此得名。真有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人稱“九鯉飛瀑天下奇”。

TOP.2莆田媽祖廟

上榜理由:站在媽祖石像前的護欄邊向東眺望著無涯的海面,放眼望去,淡黑朦朧的夜色中,湄洲海面宛如披著神秘面紗、博大無涯的黑寶石,給人以天有多高、海有多闊的感覺。清晨佇立在觀景臺,向東眺望著無涯的海面。東方天際現出了魚肚白,是那麼祥和,又是那麼醒目。它慢慢兒擴大著、擴大著,它的底邊微微襯著淡紅色,四周的雲遮擋不住陽光天邊開始變白了,那一輪紅日不斷升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終於掙脫了海平面鑽出了雲層,像一個閃耀的紅火球升在了東方,把身周的一切照得紅紅的,紅的媽祖石像、紅的樹木、紅的野草、紅的石頭、紅的水……

TOP.3御莊園溫泉度假村

上榜理由:早在北宋時,“錢四娘”修築木蘭坡時勘察木蘭溪沿岸位於現霞林街道處發現天然溫泉泉眼後開採加以利用至今;御荘園溫泉水質好,平均水溫達60℃以上,日湧量達1500噸。在天然溫泉中放鬆身心是假日最好的選擇不過了。溫泉水緩緩湧出,輕微的“咕嘟”聲在此刻便是悅耳的放鬆音符,熱氣嫋嫋,感受每一個毛孔都張開的舒適感。此刻,若再來上一張面膜保養肌膚,便是千金難換的愉悅了吧?除了各式溫泉外,更配有大型娛樂休閒項目,如兒童水上樂園、溫泉造浪池、露天標準游泳池,全年齡段都可以玩的暢快淋漓,忘卻都市的喧囂,既得到充分休息,又享受家庭之溫馨。

TOP.4南少林寺遺址

上榜理由:南少林寺位於莆田荔城區西天尾鎮九蓮山林山村,距市區約17公里。南少林寺前身名“林泉寺”,建於南朝永定年間(公元577年),唐初因十三棍僧救唐主有功,太宗皇帝特敕北少林曇宗方丈,在南方建少林寺,稱為南少林寺。至清初,因反清復明被夷為平地。直至1986年,考古學家挖掘發現南少林寺遺址;1992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莆田市政府在遺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8年莆田南少林寺重建竣工;2006年,南少林寺恢復宗教活動,莆田市政府禮請時任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的學誠大和尚主持寺院工作;2012年12月29日,南少林寺舉行了盛大了升座儀式,空性法師榮膺南少林寺方丈,學誠大和尚為空性法師送座。2018年10月28日上午九點,參加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的海內外高僧大德及各位嘉賓來到莆田南少林寺參觀。

莆田市旅遊景點榜單揭曉

TOP.5菜溪巖

上榜理由:菜溪巖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菜溪鄉(原象溪鄉)境內,是“仙遊四大名景”之一。菜溪巖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戴雲山脈東南麓,距現有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縣城42公里的中北部菜溪鄉(原象溪鄉,省級生態示範鄉)境內,景區面積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755米,鐵尖山的海拔達到1395米。年平均氣溫17.2度。景區北部有我國南方少有的“雪山”景象。菜溪巖系花崗巖地質地貌,現為福建省風景名勝區。

TOP.6莆田廣化寺

上榜理由:廣化寺,又稱莆田南山廣化寺,位於莆田市城南三公里處的鳳凰山麓(別稱南山)。前身為金仙院,創建於陳永定二年(558)。而興化軍的創立,則於宋太平興國四年(979)設興化縣、置太平軍,翌年(980)改為興化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86年被評為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1990年莆田廣化寺被中國佛教協會列為三座全國樣板寺廟之榜首。廣化寺分佈有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閣)、臥佛殿(下為祖堂)等,其中釋迦文佛塔、鍛造鐘、500羅漢堂被譽為廣化寺“三寶”。大雄寶殿雄偉莊嚴,廣化寺為福建名剎之一。

TOP.7梅峰寺

上榜理由:光孝寺(梅峰寺、梅峰光孝寺)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勝利路中段,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梅峰光孝寺位於市區內勝利路中段。因宋時山上遍植梅樹,徽宗賜額“梅林佛國”,故稱“梅峰寺”。寺的前身原是一座觀音亭。宋元豐八年(1085年),地方名士李富之母黃氏舍地百餘畝,將亭擴建為寺。紹興七年(1137年),賜名“報恩光孝寺”。元代在寺內設官講。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莆,寺被焚燬。明萬曆年間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多座,傍山而起,錯落有致。

TOP.8莆田學院

上榜理由:莆田學院(Putian University)是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單位。由福建省政府領導和管理,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898年創辦的興化聖教醫院附設護士訓練班。學校由原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原福建醫科大學莆田分校、原莆田華僑體育師範學校合併組建而成。2013年10月,仙遊師範學校併入莆田學院。2018年1月,學校新增為福建省2018-2020年碩士學位授予培育單位立項建設名單。學校位於海上“和平女神”媽祖故鄉、著名僑鄉——莆田市區。

TOP.9木蘭陂

上榜理由:木蘭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南5公里的木蘭山下,木蘭溪與興化灣海潮匯流處,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木蘭陂始建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國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併發揮其水利效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10莆田三清殿

上榜理由:莆田三清殿,坐落於莆田市荔城區梅園路東段北側,是福建省現存最大的古代道教建築,被專家譽為江南古建奇葩,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殿宋代稱天慶觀,元明易名為玄妙觀,清避康熙皇帝玄燁諱而改為元妙觀。宋邑人李俊甫在《莆陽比事》中稱“天慶觀三殿宏麗,甲於八郡”,寥寥筆墨點畫出了當時該建築群中以三清殿為主的三殿在宋代我省建築中的鶴立地位。整座道觀原建築規模宏大,佈局對稱嚴謹,主次分明。原總佔地面積24畝,縱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三清殿、玉皇殿(又名通明殿)、九御殿、四官殿、文昌殿,與三清殿橫向並列的東有五帝廟、東嶽殿,西有五顯廟、西嶽殿、文昌祠;同玉皇殿橫向並列的東有林忠烈祠,西為關帝廟和福神殿。今尚存山門、三清殿、東嶽殿、西嶽殿、文昌祠、五帝廟,五顯廟及關帝廟大門等。

莆田市旅遊景點榜單揭曉

TOP.11麥斜巖

上榜理由:麥斜巖,又稱“滅邪巖”(含有驅邪之意),位於福建省仙遊縣九鯉湖以北約8公里的石所山上,距仙遊縣城40公里,海拔1006米,以石奇洞多聞名,有“小武夷”之稱。

TOP.12梅妃故里

上榜理由:梅妃故里,位於木蘭溪下游寧海橋畔的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梅妃原名江采蘋,唐玄宗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後封妃。因酷愛梅花,玄宗稱其為“梅妃”。 木蘭溪畔,寧海橋南岸的荔城區黃石鎮江東村是梅妃故里。村裡有座佔地300多平方米的宮殿式建築,這就是供奉著儀容端莊的梅妃塑像的浦口宮。

TOP.13天中萬壽塔

上榜理由:天中萬壽塔又稱塔鬥塔,亦稱青螺塔。天中萬壽塔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塔斗山上,俗稱塔鬥塔,亦稱青螺塔,經有關專家光臨鑑定屬阿育王塔,為五代建築風格。

TOP.14東巖山

上榜理由:東巖山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角,因山形如麒麟,亦名麟山。每當凌晨,登臨眺望東海日出,奇幻莫測,氣象萬千,素有“東山曉旭”著稱。半山腰有座“報恩東巖教寺”,建於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

TOP.15莆禧古城

上榜理由:莆禧古城位於莆田市忠門半島南部,北岸管委會山亭鄉莆禧村境內,距離莆田市區約40公里。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為明代抗倭遺址。現存古城牆長1335米,東北兩座城門保存完好,西南城牆地段存有古城基遺址。城內宮廟年代久遠。有城隍廟、天妃宮等古蹟。城外有八卦井和戚繼光石像。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命名為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

TOP.16莆田雙亭御溫泉度假村

上榜理由:莆田雙亭御溫泉度假村是一家按四星級標準打造的集天然溫泉、休閒娛樂、溫泉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閒度假村。度假村位於素稱涵江後花園的萩蘆鎮雙亭村,度假村依山而建,伴水而築,具有濃郁的“荔城”水鄉和東南亞風格,是涵江乃至莆田的“市”外桃源。雙亭御溫泉現有天然泉眼三處,屬中性單純泉,溫泉水富含硒、鐵等礦物質微量元素。

TOP.17仙遊龍華寺

上榜理由:龍華寺位於莆田市仙遊縣龍華鎮政府西邊。“龍華寺”地處三郊公路之濱,龍華集鎮之側,商賈雲集,人眾雜錯,在此名利交徵之處,闢出一方淨土,參禪悟道,為度世之殿堂,僧眾清修之聖地。寺內的龍華雙塔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18九寶瀾黃金沙灘

上榜理由:九寶瀾黃金沙灘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湄洲島西南突出部,狀如一鉤新月懸掛在湛藍的大海上,是島上最長最大最迷人的沙灘。北擁千疇綠林,南臨萬頃碧波,東連著名的三灣灘,西接三千噸對臺客運碼頭。沙灘綿延3公里,縱深300~500米,坡度5%,呈波浪狀緩緩斜入大海,沙子彷彿經過籮篩過似的,細膩、純淨,是天然的海濱浴場和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閒寶地。走遍祖國沿海的人均贊:“行萬里海疆,數湄洲第一”,歷遊世界各地的人說:“堪與夏威夷相媲美”,故稱“天下第一灘”。

TOP.19寧海橋

上榜理由:寧海橋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涵江與黃石兩地交界處,木蘭溪下游的入海口,古為寧海渡,故名寧海橋。寧海橋初建於元代元統二年(1334年)。由於溪海在此處匯流,建橋工程十分艱鉅,自元至清,300多年間六建六圮。到清雍正十年(1732年)第七次修建,歷時15年才建成功。是一座勢如長虹、凌空飛架的大石橋。每年端午節,拂曉站在橋上觀日出,蔚為奇觀:旭日初昇,極似一面大圓鏡,放射出萬道金光;橋下波光粼粼 ,猶如金龍逐波,十分壯觀,故有“寧海初日”之雅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該橋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在橋上加鋪了一層水泥橋面,秀嶼港至涵江的公路從此通過,與福廈公路銜接。寧海橋2013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0蔡襄陵園

上榜理由:蔡襄陵園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鋪頭錦嶺下古官道旁,今福廈公路西側。原官道旁有巨碑“宋端明殿學士忠惠蔡公神道”。 蔡襄晚年住在莆田南門外(即今蔡宅村),逝世後葬於莆田將軍山,後遷葬於楓亭。明成化年間重修蔡襄墓,並建享堂、兩廡、儀門、圍牆,重刻歐陽修所撰墓誌立於堂中。陵園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重修,現在的陵園座東朝西,圍牆環抱著古墓。

TOP.21龜山寺

上榜理由:龜山寺位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赤溪鎮龜山院前村南屏峰腳下。據《寧德縣誌》載:[龜山禪寺,在十都,唐開成二年建(公元八三一年),五代閩王審知建殿五間,宋雍熙二年賜額[雍熙禪寺]。明成化十年重建。國朝乾隆十六年修。其地亦邑名勝。]龜山寺位於莆田以西 15 公里的華亭鎮境內的三紫山頂,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 龜山古剎座落於三紫山中峰後龍嶺下,門前開闊,坐向依北朝南,面對筆架名山此乃無了祖師開山時所定,歷千載而不易。整個梵宇依山勢而建造,以天王殿至祖師殿為中軸線分兩廊左右展開,錯落有序,莊嚴別緻,雄偉古樸,巍峨壯觀。現存建築物總面積 11600 多平方米,大小殿堂三十多廳,僧房窠舍 150 多間,有唐宗到明清等歷代遺蹟。

莆田市旅遊景點榜單揭曉

TOP.22望夫塔

上榜理由:望夫塔位於榜頭西隅,相對海拔857米的高山上,是莆田市海拔最高的塔。,突兀雄壯,渾厚挺拔,是鑲嵌在西鄉的一顆明珠,山上有千年古塔,還有滄海桑田的動人傳說.登頂可見山上一望無垠的高山草甸和碧綠泛藍的水庫,俯視遠眺美麗的西鄉平原和仙遊城區一覽無餘。寂寞衡茅觀燕寢,引起一段冷趣幽思。芳菲園圃看蝶忙,覷破幾般塵情世態。

TOP.23夾祭草堂

上榜理由:夾祭草堂位於福建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鞏溪村的夾漈山上,離市區北面約30公里,這裡海拔600餘米,山深林密,環境幽靜,空氣清新,是我國宋代著名史學家鄭樵著書立說的地方。

TOP.24鎮海堤

上榜理由:鎮海堤,原名東甲堤,位於荔城區黃石鎮境內,蜿蜒橫臥在興化灣南岸木蘭溪入海口,全長6公里。鎮海堤以抵禦海潮,圍墾埭田,造福於民存世,黃石、新度、笏石、北高四鎮69個村共25萬人口,22.5萬畝田地受益。可謂歷經滄桑,迄今已有1200多年。它是莆田最古老效益最大的古建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TOP.25湄嶼潮音公園

上榜理由:湄嶼潮音,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湄嶼,即莆田湄洲島,因其島形如眉而得名,居於海中,港岸深澳。島上有一座宋朝始建的媽祖祖廟,如今世人尊稱媽祖為“世界和平女神”,香火鼎盛。

TOP.26湄洲島蓮池澳沙灘遊樂中心

上榜理由:湄洲島蓮池澳沙灘遊樂中心,座落與於湄洲島東面,這裡有潔淨柔軟的沙灘;有夜晚與大海做伴的帳篷休閒區;有海釣平臺,沙灘越野車,有種類繁多的海邊娛樂設施;有駱駝、大馬;有各種各樣的湄洲美食,特色飲品;有一年一度的風箏節、沙雕節、音樂節。

TOP.27賢良港天后祖祠

上榜理由:賢良港天后祖祠位於福建省莆田秀嶼區忠門鎮,與湄洲島媽祖祖廟遙遙相望。賢良港又名“黃螺港”,今名港裡村,原為莆田縣忠門鎮所轄,現為湄洲灣北岸山亭鄉所轄。 賢良港天后祖祠裡供奉的是媽祖父母神像和宋代“異人妝塑”的媽祖神像,以及媽祖列祖列宗的牌位。據《天后志》記載,媽祖曾祖父“保吉公棄官隱居賢良港”。

TOP.28莆田鳳凰山公園

上榜理由:莆田鳳凰山 公園(鳳凰山)位於莆田市城西1公里處,因形如鳳凰展翼,故名鳳凰山,又稱南山。鳳凰山南麓的廣化寺是福建著名古剎之一,景區內還有景觀十多處。

TOP.29莆田白塘湖公園

上榜理由:莆田白塘湖,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湖,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白塘秋月”勝景的所在地,景區佔地2.4平方公里,位於涵江區南郊約2公里處,省道涵黃公路東側,亙跨白塘湖上梧、洋尾、鎮前三鏡,交通極為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