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1844年,一種致病疫黴突然大規模在歐洲的爆發,整個歐洲發生了大規模的馬鈴薯病害,當年愛爾蘭馬鈴薯減產1/4,次年減產3/4。人間地獄從此降臨愛爾蘭......

人間煉獄,餓殍遍野

這場發生於1845-1852年間的大饑荒,讓愛爾蘭從至今為止的人口巔峰800多萬,銳減至400萬人左右,直至今日愛爾蘭人口都沒有恢復到500萬。

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落井下石英格蘭

而這場人間災難中,最讓人無法接受的不是其他而是英國的刻意的無所作為,英國高層不僅不認為應該救援愛爾蘭,甚至毫不客氣的貶低愛爾蘭:

愛爾蘭饑荒完全是“上帝對懶惰、不自立的民族下的判決;上帝給愛爾蘭降災,讓它受到教訓的時候,災禍不應該由我們緩和得太多。自私而懶惰的人,一定要吸取教訓,這樣整個愛爾蘭才能出現全新的興旺面貌”。

認為饑荒是上帝給予愛爾蘭天主教異端的懲罰的言論在英國瀰漫,愛爾蘭人的苦難最終成了是英國人茶餘飯後的笑談而已。

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然而最可笑的事情發生了,英國人面對愛爾蘭人的求救熟視無睹的時候,遠在土耳其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卻伸出了救援之手,想要捐給愛爾蘭農民1萬英鎊的援助,而只捐了2000英鎊的維多利亞女王卻阻止了他,但蘇丹依舊派出了幾艘裝滿了食物的船隻偷偷運往愛爾蘭。


英國的如意算盤

似乎愛爾蘭的苦難完全是愛爾蘭人的懶惰的下場,而英格蘭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愛爾蘭人的“罪過”,用大家寶貴的稅收來“補貼”他們。

但是英格蘭人似乎患上了選擇性健忘症,時間倒回過去,從1649年克倫威爾的大軍血腥鎮壓愛爾蘭人之後,整個愛爾蘭島的絕大多數利益都被英國貴族收入囊中,其中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土地。經過一次次英國對愛爾蘭的戰爭打擊,到1775年,就只有5%土地屬於愛爾蘭本地人。在加上英國人刻意的立法打壓下,身為異端的愛爾蘭人,被限制了各種權力,被禁止擁有超過價值5英鎊的馬;被禁止接受教育;擁有武器更是想都不要想。

而之後1801年,英國人哄騙愛爾蘭放棄自己的獨立議員會,完全加入英國,給予愛爾蘭人英國公民身份。而其實背後英國的小算盤其實是,用僅僅15%的下議會席位來騙的愛爾蘭合併入英國,而兩者之間貿易關稅自然就不存在了。而貿易關稅破裂就意味著,愛爾蘭淪為了英國的國內經濟殖民地。

大英帝國膽敢號稱日不落帝國底氣從哪裡來,就來自他遍佈全球的殖民地與他本國強大的工業水平,當殖民地的原材料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落入英國人的腰包後,很快便輸送到英國本土,生產出大量的工業產品,而這些優質而價格低廉的工業產品,又在此被英國商人輸送他各個殖民地進行販賣,而身為落後農業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始的手工業根本就無法抵抗英國商品的威力,英國產品在殖民地傾銷,換取遠超回報的殖民地物資,然後貿易的循環變開始了,財富就這樣被英國用工業剪刀差洗劫回英國本土。

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而能夠抵抗英國工業剪刀差的國家,要麼是擁有足以與英國相比的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否則就必須用關稅來封鎖英國商品的傾銷,否則本國財富相當於給英國人作嫁衣。而愛爾蘭被英國數百年的打壓本身依舊還是一個可伶的農業國,保護性的關稅也因為被英國忽悠合併後而被取消。數百萬只能依靠少的可憐土地生活的愛爾蘭佃農,被就沉重的肩膀被壓下了更重的負擔。本就只能依靠高產作物馬鈴薯生活的愛爾蘭貧民當馬鈴薯“瘟疫”爆發的那刻,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落下了。


消極救災的英國政府

其實一件大眾很難想象的事情,與早在先秦時期就意識到救災重要性的中國政府相比,英國政府真正開始進行救災工作其實是因為1536年,也就是是明朝中葉,在英國爆發了貧民大起義,英國政府平定起義後,通過審訊犯人才發現原因是因為國王亨利八世與教宗反目,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天主教廷,成立英國國教,並解散教廷的修道院導致大量貧民得不到救濟。


沒錯,其實在中世紀的歐洲主體救濟機構其實是天主教會,天主教會用其稅收來實施救濟工作,其實古代天主教會也是有可以收稅的,而且某種意義上古代天主教會是對全歐洲信仰天主教的人口收稅,其財力非常驚人。直到今日北歐等國仍舊存在教會稅。

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而隨著後來,封建制度的解體,歐洲新教的興起,天主教的勢力被不斷削弱,歐洲各國紛紛將教會的權力收歸國家。而此時歐洲政府才被迫接過了救濟的責任。

而此時即便還是古代社會的中原王朝卻一直將賑災,救貧作為國之大事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上報、查明、救濟制度。

化不開的仇結

當大腹便便的英國紳士們,拿著著名下大片愛爾蘭土地帶給他們豐厚的租金,享受著高檔奢華的生活。打著哈哈將愛爾蘭議員們的緊急請求視作一文不名的廢紙的時候,大批愛爾蘭人在飢餓中死亡,遷移。而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仇結在這一刻永遠打下了。

英國的舉動讓愛爾蘭人對英國咬牙切齒,1919年,大多數愛爾蘭議員拒絕在英國下議院認知,他們自行組建了愛爾蘭議會,並且單方面向英國發布了獨立宣言。而之後愛爾蘭更是藉著二戰後英國的虛弱進一步地推行脫離計劃,最終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愛爾蘭自動脫離英聯邦,並在之後的英國脫歐中毫不猶豫地站在歐盟這邊。

當古代中國努力抗下救災大旗的時候,英國卻坐視百萬國民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