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與遵義未來的發展來說哪個更好?

不要小瞧我


貴陽和遵義,作為貴州省第一和第二的城市,在發展上都要優於貴州其他城市很多,而且兩座城市地理位置也較近,因此多有好事者拿這兩座城市來進行比較。



兩座城市的人也互有不服,這也是常態,競爭嘛,有競有爭,才能互相督促發展。

貴陽來說是貴州省會,貴州地理最中心,西南地區核心交通樞紐,中國避暑之都,最近幾年稱其為中國數谷的聲音也是越來越多,各種政策各種資源傾斜著向這裡,近十年以來的經濟增速在省會城市來說大多都是第一,也有人稱貴陽這十年來的表現是一座“勵志之城”。


圖 貴陽築城廣場

遵義是貴州第二城,紅色城市、旅遊大城,一座遵義會址就能讓其在外名聲超過貴陽,再加上國酒茅臺也在遵義,所以還有知遵義而不知道貴陽的人。其經濟發展增速還在貴陽之上,難能可貴。



2018年貴陽的GDP為3798億元,增長速度為9.9%;遵義GDP為3000億元,增長速度為10.4%。既然說未來,那麼就看增速,單以數據來看,感覺遵義會更好一點,畢竟GDP總量相差不多,而且遵義最近幾年的經濟增速都比貴陽高。

雖然暫時的數據如此,但是個人還是覺得貴陽的未來更有潛力一點。首先它是省會,國家或者省裡有什麼好的政策規劃之類的,首先考慮的就是貴陽。二是交通樞紐在貴陽,貴州的所有交通方式都是以貴陽為中心然後四面八方展開。三是貴陽能夠看到很多亮點、增長點、創新點,遵義相比而言還是稍微要弱一些。

研精緻思,粉絲好少,求個關注( ̄▽ ̄~)


滿城都是白衣


雖然說,現在的遵義沒有貴陽大,但是未來的發展還是說不一定的,現在貴陽北面,特別是北三縣(修文、息烽、開陽)正在撤縣設區,今後很可能貴陽市區和遵義的版圖就直接連在一塊了,而且貴陽現在還在修往遵義方向的“同城大道”,未來黔中板塊的這兩個核心城市,一個是貴陽,一個是遵義,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遵義屬於黔北,自古就屬於漢化程度比較深的地區,而且不管是方言,還是地方習俗,都和更北面的重慶有著很深的淵源,特別是近年來,遵義的新蒲新區和播州區(尤其是播州區,南部新城,靠近貴陽,受到省會城市的經濟拉動和輻射力度較大),發展速度也很矚目。

△黔中城市群

但是,雖然遵義發展很快,長遠來看也很有前景,但這畢竟要經過一個很長的過程,至少是需要等到貴陽城區發展足夠飽和,省會城市的首位度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價值外溢的階段,才能夠更充分享受省會城市發展的紅利,在這之前,可能是三五十年,也可能是更長的兩三代人,甚至五六代人,遵義的發展才會更有想象力。

△遵義新蒲新區

在貴州的省會城市貴陽的首位度提升起來之前,可能遵義的狀況就和現在的趨勢比較接近了,很多遵義的年輕人,要麼跑到重慶,要麼跑到貴陽去打工,而遵義城裡,可能也就是過年那一段時間最為熱鬧吧,所以,遵義北面有重慶直轄市,南面有貴陽省城,相當於受到兩面“虹吸”,而遵義本身的產業,除了酒,似乎並沒有給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雖然貴為貴州省第二人口大市,但是其繁華和熱鬧程度,卻和貴陽遠遠不能相提並論。

△貴陽花果園

所以,要說未來貴陽的發展好,還是遵義的發展好,我們認為,這個“未來”應該有一個階段劃分,至少在近三五十年內,甚至在一兩代人的階段,貴陽強過遵義的勢頭可能並不會減弱,而且有一種馬太效應,叫做“窮的越窮,富的越富”,很有可能遵義和貴陽之間的差距會拉大。

但是如果把目光放在百八十年的階段來看,未來100年後的遵義,一定是比現在更為輝煌的,但是到那時候,可能貴陽已經發展擴張得足夠包容遵義了,貴陽遵義同城化就水到渠成了,但這種局面,可能在短期三五十年內要形成,還是很有挑戰性的,所以,我們認為,在中短期內,貴陽的發展佔據更多優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貴陽小數據


一些好事的人總愛拿這個城市和那個城市比。貴陽是省會,貴州省的政治中心,貴州省的一切政策都是向貴陽傾斜的。遵義有特殊的政治地位,但不是中心,省域範圍內的政策是不會向遵義傾斜的,只會是為了貴陽的需要而讓路。舉個例子,遵義的061系統(現在改名航天十院)都搬到貴陽去了。


手機用戶278007


省會城市佔盡天時地利、集政治、交通、政策優勢及資源於一身、肯定會好些哩、要不然就得被打板子囉、遵義嘛當然名氣甚大喲、發展速度也相當驚人、產業結構也非常完備、緊追省會不放鬆、讓貴陽有緊迫感危機感啊!總之:希望貴州嘞兩座領頭羊、老大哥城市你追我趕、帶領全省跑出加速度吧。


手機用戶6880609682


貴陽和遵義歷來是貴州數一數二的城市,也是長時間貴州唯一能進行對比和相互競爭的城市。實事求是的說,前十年遵義在全國的知名度是高於貴陽的,遵義不論從人口、面積和富裕程度來說在貴州都是佔有優勢的,特別是遵義會議(還有茅臺酒)的名聲大,影響大,許多知識欠缺的人甚至把遵義當成貴州的省會,或不知道貴陽在哪裡,當然,在省內,貴陽的名聲還是要大於遵義。近十年來,由於貴陽經濟高速發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提升省會城市的知名度,從爽爽的貴陽避暑之都,到大數據產業,每年舉行的生態國際會議,國際酒博會,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等一張張名片影響了全國,甚至影響了全世界,大大提高了貴陽的知名度。去年貴陽超過深圳成為全國城市指數最年輕的城市,可見,貴陽在國內的影響力逐漸提高,貴陽也吸引了大批省內各地州市人員前來定居(也含許多遵義人),貴陽的首位度再次提升。由於貴陽和國家級貴安新區有很好的地緣關係,與安順一起共同發展,在黔中大地上將掘起貴州最為耀眼的城市群,遵義想在短時間內超過貴陽恐怕是難以做到的。


辛海21


廢話,遵義拿什麼跟貴陽比,貴陽是省會,有先天優勢。別拿蘇州南京,青島濟南,大連瀋陽的例子比,貴州是山區,不沿邊不沿海不沿江,經濟基礎薄弱,跟沿海地區不一樣,支撐不了雙核。


辛普森009


遵義應該不錯,好好規劃可以建設成為高原明珠,宜居度假的森林公園城市,經濟上著力發展旅遊和科技創新,遵義現在有一些國防高科技企業,往這個方向走,就大有可為


藝哥毅哥


未來遵義都會比北京還好


秉持忠誠


總是要發出一些非要刨根問底哪個強哪個好的問題,

這有意思嗎?

貴陽有貴陽的特色,

遵義有遵義的優勢,

為什麼非要比來比去排個三六九等!

過去,

人們覺得東部沿海地區好,

大夥兒就扛著大包小包跑過去謀生,

許多年以後回到家鄉,

猛然發現,

那些守著故土的人們,

日子活得比離鄉背井的人還好,

人際資源、子女教育、養家成本,

都比跑出去營生的人優勢大,

原來自己GDP落後一些的老家並不比發達地區差。

所以說,

拿著貴陽跟遵義比來比去的問題,

只會彰顯出提問者的膚淺與無聊。



完美大喵哥


協同發展,共同富裕不好嗎,非要一天比來比去,爭個好低,得啥了?題主內心是有多陰暗,見不得別人好?非要弄這種問題來挑撥地域仇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