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塬是特有含義的一個字,專指中國西北部黃土高原地區因沖刷形成的高地,四邊陡,頂上平。中國最有名的塬在哪兒?那一定是白鹿塬。

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一生只寫過一部長篇小說叫《白鹿原》,自從該書獲得茅盾文學獎以後,陳老先生家鄉的這座古塬就開始“火”了。電影、電視劇、話劇....一個接一個的熱播,背後的商機成為了招商的熱點。於是,投資上億的民俗村、古鎮、影視城在這片黃土地上拔地而起,人們趨之若鶩。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今天,一則有關“白鹿原民俗村”拆除的消息引起了我的關注。疫情雖未結束,各地旅遊業已經開始預熱期,開門迎客的景區越來越多,而這個時候有景區突然宣佈拆除,的確則非常令人關注。

經與西安朋友核實,情況屬實。再去網上搜索,已經成為了熱議。內容如下:“3月7日,陝西藍田,管理方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3.5億,佔地1200畝,於2016年5月1日開園,於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開業至今不到四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2018年春,我去西安時朋友帶我來過白鹿原景區,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這裡有三家以白鹿原主題的旅遊景區。民俗村、影視城和白鹿倉,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以遊客為市場內容是一樣。而景區內的元素看一個景區基本就差不多,同質化非常嚴重。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塬景區剛開門營業時曾火爆一時,據介紹,白鹿原民俗村在2016年5月1日開業當天上午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而白鹿原影視城自2017年7月中旬試營業以來,單日接待量也達到了8萬人次。白鹿倉景區尚未開業已火爆 ,清明小長假迎來遊客五十萬人次。正因為這些數據,讓政府和投資方有了不冷靜的心態。一些項目沒完工就開張,原本三期項目幹了一期就營業,這錢像從天上掉下來一樣。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原是一座長30多公里,寬7、8公里的黃土臺塬位於西安城東,目前,在白鹿原上,分佈了4家以“白鹿原文化”為主題的旅遊項目。分別是,白鹿倉景區 由陝西鋒雙集團投資建設,總規劃用地2100畝,計劃投資35億元,於上風上水之地打造的全域旅遊戰略旗艦項目;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由白鹿原順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800萬元興建,以種植、養殖,開展農業觀光生態旅遊項目為主業。白鹿原影視城是陝西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斥資6個億,打造的陝西首個以影視體驗、文化旅遊、歡樂休閒為主題的旅遊目的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總佔地1200畝,投資額3.5億元,是集生態旅遊開發、休閒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區。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這些主題項目的運營在拉動GDP增長的同時,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同質化太嚴重,都是以古建築為特徵,以陝西小吃為主,和袁家村、馬嵬驛等地區別不大,沒有突出白鹿原的特色。項目規模大,有的只建設到一期或二期便已開始運營,基礎設施不完善,從而影響了項目的整體品質。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有人說,現在的民俗街標配:小吃街、戲臺、牌樓、老酸奶、驢,家家都一樣,新建的古鎮、熱情的店家,多樣的小吃,只要叫得出名字這些民俗街都有,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這樣佈局的旅遊項目靠什麼贏得顧客的青睞,互相殘殺在所難免。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一個景區要有自己的靈魂。白鹿原的魂是什麼?那就是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在全部生命活動中形成的傳統、風俗、生存方式、思想觀念等。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文化的東西轉化成商業形態是需要選擇文化的特點來轉化的,而不是把其中的建築搬上來就可以了。建一個老房子,就是古鎮,弄個小吃街,就是景區。沒有了特色,失去了新鮮感,很快就會淹沒在新的景區中。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原上群鹿無首,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即將爆發!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白鹿倉以次拉開架勢應對或挑戰即將到來的全國的踏向白鹿原的遊客大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還沒有完全建成,設施不完善,文化娛樂項目未啟動的情況下以特色民間美食曾吸引遊人,這也讓出資人有了小富即安的心裡。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開業4年就面臨拆除“一點都不意外。現在這樣的民俗旅遊景點“太多了!建設快,掙錢快,倒閉也快!”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旅遊?鄉村旅遊的實質目的在於讓人迴歸過去,體驗生活,體驗田園生活,但是現在的鄉村旅遊大部分是把重點放在了讓遊客如何在景點進行消費,還是以飲食消費為主,弄錯了旅遊的消費結構,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一位景區工作人員的話道出了白鹿原民俗村被拆除的原因之一:“這裡沒有像華山獨特的自然景觀,沒有兵馬俑的歷史人文,就是借那幾年‘白鹿原’的熱火勁開的仿古一條街,有一家就足夠了,結果來了好幾家,有大同小異,其實就是賣小吃,無非就是辣子蒜羊血,油潑面、油糕這些東西,哪裡吃不到?哪家味道都不差,這裡賣得還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同質化嚴重,檔次低,缺少文化內容是許多新造民俗景區難以維持經營的一個通病。很多投資商粗淺的認為蓋幾間仿古的房子,立個牌坊,再修個大門就可以吆喝賺錢了。旅遊景區不像開飯店,飯菜好價格廉還有回頭客,同一個景點很多遊客一生中也只能去一次,所以以小吃拉顧客又沒有回頭客,那隻能是等著關板。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原景區位於西安市郊藍田縣,依附西安這個國家旅遊大市場,如果是有內涵有傳統的文化民俗客源不會是問題,問題就在於你的景區值不值得去。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大家千里迢迢而來,結果卻來到一個粗製濫造的所謂仿古景點吃了一頓沒有味道的價格高的小吃,能不會被投訴嗎?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白鹿塬民俗村的投資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浪費的都是國家的資源,這種人為造成的後果就是一種人禍。而給遊客帶來的心裡傷害則是巨大的,它不僅讓民俗村關門拆除,還影響到了另外兩個景區在遊人心中的形象,尤其是這場疫情給旅遊市場帶來的影響,更是雪上加霜。

建民俗村花了一大筆錢,拆除也要花錢,但願再新建項目一定要調研好市場需求。而那些準備上旅遊項目的更應該調研好市場需求。

幾個億的投資就這樣打水漂了,前車之籤,好自為之。


疫情未了,投資3.5億開業4年的白鹿塬民俗景區將拆除,是人禍所致

遇見亦是美好,塵封便已傾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