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伊拉克發動戰爭之前是否也曾經發出過要求美國企業撤出伊拉克的命令?

交易邏輯分析員


謝悟空。這個問題,平臺中能參與回答的先生肯定很少了。因為在平臺上存在的,不是小年輕,就是真草根。前者不知道那時候的事,而後者那時候能獲得信息的,估計太難了。



美國真沒有發出類似號召,但這是一種特殊情況下出現的狀態,不具有借鑑意義。

眾所周知,美國企業,是不會到危險之地的。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有兩次,即習慣稱之為的海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

兩伊戰爭開始時,美國雖然是伊拉克的盟友,伊拉克也是在美國支持下發起對伊朗進攻的,但三年後伊朗反攻了,伊拉克開始不安全了。而美國一來只圖賣軍火賺暴利,二來趁機武裝沙特,放棄了伊拉克。所以兩伊戰爭結束時,伊拉克已經是徹底的蘇聯裝備,算是蘇聯陣營一員了。同時,薩達姆也膨脹到頂,軍事優先治國,並有意改變戰爭方向,因此,雖海灣戰爭暴發在兩年之後,美國企業並沒有進入,就不會出現撤出一說了。

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與美國徹底為敵,美國企業當然不會進入了。

當然,這是說的普遍現象,至於要走私軍火、充當間諜的特殊企業,自然不在討論之內。而且他們也不需撤出,還要在戰爭中出力呢。


Shirley滄海1


有一種戰爭模式叫不宣而戰。近代戰例,如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北洋水師;納粹德國閃電進攻蘇聯;日本戰機偷襲美國珍珠港等。

可以說,美國進攻伊拉克也屬這種模式。

美伊戰爭分兩個階段,第一次戰爭是老布什發動的,稱海灣戰爭;第次戰爭是小布什發動的,稱伊拉克戰爭。

問題是指小布什領導的伊拉克戰爭,那麼就很好理解美國為何在戰爭前沒有撤僑行動了。首先,海灣戰爭後,美伊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美國企業或僑民,也不可能繼續存留在伊拉克,所以也無所謂什麼撤僑了。

為什麼說美國是不宣而戰呢?因為在戰爭前,美國對伊拉克和國際社會,一再信誓旦旦地宣稱,美國不會對伊拉克動武的。國際社會信不信不知道,要命的是薩達姆信了。當美國突然對伊拉克發動攻擊時,因沒有當真而佈防的防線,一擊即潰,大量的飛機坦克埋在沙子裡成了廢鐵。而保衛巴格達的精銳部隊,一槍不放,一夜跑光了。

實際上,美國在宣稱不會對伊拉克動武的同時,利用幾個月時間做了三件事,一是加緊調兵遣將;二是加緊收買伊拉克高官;三是加強軍事政治情報收集。

一方是全力以赴準備戰爭,一方是根本不相信美國會動武,薩達姆的想不輸都不行。

不過,薩達姆的判斷也不是毫無道理的。當時,伊拉克是中東頭號強國,而美國與伊朗又是死敵,美國怎會滅掉朋友(不久前,美國幫助伊拉克打敗了伊朗),讓伊朗死敵做大呢?不過,薩達姆沒想到的是,伊朗經過兩伊戰爭,己經一片廢墟,衰落不堪,不足為患,而伊拉克卻做大做強,且薩達姆又不把美國放在眼裡,這對美國在中東利益構成威脅,所以必須把它削弱到無力抗美的程度。


遠山344


美國是欺負伊拉克,更本沒有大殺性武器,才動的手,想跟中國動武,美國他心裡清楚,倆虎相爭,總有一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美國才二億來人口,他們不敢下這麼大的賭,借給他膽他美國也不敢,別忘了早幾十年前他美國是吃過虧的。到現在他們想想還後怕呢,真把中國逼急了,他美國也不會有好果子吃。何況今日的中國以今非昔比了。咱中國人要有點自信,別讓美國一幫政客們嚇怕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心不可無,準備好備戰是必要的。


用戶7162569721938


美國在伊拉克沒有投資項目,不需要特別通知。

911事件,其實是美國與本拉登合謀製造的一起反人類慘案。

當世貿大廈坍塌之後,導致三千多人死亡。立刻激起了民憤。打擊恐怖組織提案,很快就在國會得到一致通過。

這樣一來,小布什就有理由在中東地區調集大量兵力,打擊所有與恐怖組織有關的國家和反美武裝組織。無需在向國會請示。

為了把提案定死,不再遭到國會議員的質疑,中央情報局就把與本拉登合謀,提前錄製好的錄像播放了出來,內容是本拉登公開承認參與“911”事件。並透露恐怖組織基地在阿富汗境內。

然而,狡猾的美國人,其中包括彭佩澳和博爾頓,他們的真正目標不是塔利班。而是,伊拉克的薩達姆。當本拉登看出美國人的真實目的時,本拉登才明白自己被欺騙了。這就是為什麼本拉登直接被滅口的真正原因。當本拉登還在逃亡途中時,美國在中東的計劃才剛剛開始。

美國打擊塔利班,是因為薩達姆一直支持塔利班。當阿富汗再次陷入戰火之中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再次公開恐怖基地組織與薩達姆有密切聯繫,並獲得伊拉克資助和武器援助等莫須有的罪名。因此,美軍轉而將主要兵力直接指向了伊拉克。這就是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遺憾的是,當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僅憑半袋洗衣粉當做證據在聯合國大會上宣佈伊拉克藏有化學武器時,沒有哪個國家替伊拉克說句公道話。

說起薩達姆,這個讓布什家族恨之入骨的狂妄自大之人,最終被活捉。兩年後被絞死。

相比之下,拉登大叔的死就顯得莫名其妙了。直接擊斃,沒留活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