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活!行軍中譯電員無暇休息,只能走著路打盹,時常能進入夢鄉

作者:原志願軍第六十八軍二〇四師司令部機要科譯電員 高文治

我有幸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當時我在志願軍二十兵團六十八軍二〇四師司令部機要科負責辦報。1951年7月入朝,1955年4月回國,在朝鮮生活、戰鬥了四年多。儘管已過去60多年了,但那一個個艱苦卓絕的生活、戰鬥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

入朝前,部隊經過“三視”(仇視、鄙視、蔑視)教育和愛國主主義、國際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後,戰士個個求戰心切,人人鬥志昂揚。戰士們紛紛寫下了求戰書、決心書。

接到入朝參戰命令,開過誓師大會,我們即從靜海縣獨流登上赴朝的軍列。沿途車站沒有歡送的人群,但到處貼滿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唇亡齒寒”、“一人參戰,全家光榮”的標語。所經車站,反覆播放《志願軍戰歌》和蘇聯《共青團員之歌》。戰士們人人熱血沸騰,個個鬥志昂揚。

絕活!行軍中譯電員無暇休息,只能走著路打盹,時常能進入夢鄉

戰爭比我們想象的要殘酷得多。沿途城鎮夷為平地,殘垣斷壁,一片焦土。橋樑被炸燬,森林在燃燒,土地荒蕪,彈坑累累。公路兩旁,有不少被擊毀的坦克、汽車、自行火炮和騾馬骨架。看到這些,更加深了我們對美帝的仇恨。

通過交通樞紐地段時,敵機投放的照明彈一批接一批,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一般。公路上有正在燃燒的汽車,有未掩埋的烈士遺骸。路旁有裸露在地面半截的定時炸彈,時有飛雷爆炸……此時,我們只有冒著敵機的掃射、轟炸,拼命跑步通過。

1951年,朝鮮洪水氾濫,幾乎天天暴雨如傾。行軍中,最辛苦的是我們機要人員。身負五六十斤重的裝備、給養、通報密碼。白天部隊隱蔽休息,我們卻有翻譯不完的電報,晚上照常隨部隊行軍,得不到任何休息,只有在夜行軍中打打盹兒。說來也真怪,即使行進在羊腸小道上,不僅可以走著路睡覺,而且還時常進入夢鄉……

絕活!行軍中譯電員無暇休息,只能走著路打盹,時常能進入夢鄉

經過三四個夜間的行軍,通過兩個敵機封鎖區,爬山涉水,我們終於在7月12日到達目的地——朝鮮東海岸元山。

早在我們入朝前,美國侵略軍在大舉向我進攻的同時,就陰謀策劃新的冒險進攻。妄圖在中朝軍隊側後方登陸,以實現其在朝鮮蜂腰部建立新的防線計劃。為粉碎敵人這一企圖,奪取戰場上的主動權,在進行第五次戰役的同時,我們部隊奉命入朝,進駐元山地域,防止敵人的登陸陰謀得逞。

元山位於朝鮮東海岸凹部。部隊展開後,即積極構築防禦工事和反登陸訓練。師部住在一個山高林密坡陡谷窄的小村中,在山坡上分散有幾戶人家。師首長、作戰科、機要科分住較近的三戶房子。這裡未遭受過敵機轟炸,房屋都是木質結構。

絕活!行軍中譯電員無暇休息,只能走著路打盹,時常能進入夢鄉

部隊進入臨戰狀態,來往電報很多,“四A”電報佔的比例很大。對“四A”電報要求做到“四隨”(隨到、隨譯、隨送、隨辦),分秒必爭,不得延誤。那時,我經常深更半夜送報,有時剛送完一份電報回到科裡,又有“四A”電報等著送辦。最多時,一夜送四五次,風雨無阻。

山深林密,夜顯得特別黑,伸手不見五指。機要科與師首長駐地之間,有一小溪,不下雨時可以踏著石頭過去。當時正值雨季,溪水時漲時落。夜間送報時,我雖帶有手電筒(供首長閱報時照明),為了防空需要,夜間室外絕不準使用。因此,夜間送報滑倒在水中是常有的事,衣服鞋襪經常是溼的,衣服沒時間洗,洗了也不敢曬。

有一天夜間我送報滑倒在河中,手腕挫傷。從那以後,為防發生意外,孫瑞祥科長規定,凡是雨夜送報要有通信員陪伴,實行“二人同行”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