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帝國為什麼會排斥大德意志方案?

楊傑浩A


與大多數人的印象相反,在德意志統一的過程中當時的奧地利是積極參與並躋身其中的,但卻被日後統一了德意志的普魯士帝國所排斥,最後才沒有成為德意志一員的。

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商品貿易量的增加,原本處於分裂狀態的德意志各邦聯對於統一的要求日趨強大。

在這個統一的過程中,最強大的兩個邦聯普魯士和奧地利發生了矛盾。普魯士渴望建立一個由普魯士作為主體的聯邦國家,並有一個統一的執政政府,即後來的德意志帝國。而奧地利則希望將其控制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克羅地亞波蘭和羅馬尼亞等地區也囊括其中,並以自身的帝國制度建立較為鬆散的聯盟組織。

在普魯士統一德意志的過程中先是拉攏奧地利一同戰勝了丹麥,有組織各邦聯發動了普奧戰爭,迫使奧地利承認德意志並宣佈永久推出德意志,最後通過普法戰爭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這就是奧地利沒有加入德意志的原因。


吾乃八字眉


老闆,你正好說反了。奧地利主張的是大德意志方案。普魯士是小德意志方案。

在統一德意志這個問題上,奧地利是希望帶上自己的領地,包括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等一起併入德國。

普魯士主張只要北德新教地區,不合並南德的巴伐利亞紐倫堡等4個天主教地區。如果奧地利要加入德國的話,奧地利必須捨棄他的不講德語的那些領地。

神聖羅馬帝國皇位是由大家選出來的,奧地利擁有永久候選席位。儘管拿破崙已經剝奪了神聖羅馬帝國這個皇位,但在德意志地區,奧地利帝國的地位和法統都遠高於其他諸侯。可是如果不帶上自己的那些領地,那麼他的人口比普魯士要少很多,影響力就要變小。

同理,普魯士要主導德國統一,就只是希望一個小小的奧地利加入進來。所以普魯士主張德國是德國人的德國。而且俾斯麥認為,德國的統一必須有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所以南德天主教四區,也不要加入德國,德國與法國之間需要一個緩衝地帶。

等到德國打完了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統一了包括南德在內的德國之後,俾斯麥認為德國的未來非常危險。他說我們過於強大,打破了拿破崙下臺之後的歐洲均勢,我已經看到了全歐洲上百萬的刺刀,對準了一個地方,就是我們這個地方。


stud白丁


一邊是和自己打斷骨頭連著筋的窮親戚,一邊是又富又弱可以隨便欺負不用擔心捱揍的弱鄰居,你要是奧地利你會選哪一邊進行擴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