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肖戰粉絲舉報AO3”事件發酵至今,在輿論場上可以說創造了現象級的影響。除了風波中心的同人圈和粉圈,肖戰連帶著包括OLAY、雅詩蘭黛、佳潔士、真果粒、OPPO、小鹿茶等數十個簽約品牌,一起體驗了一把“頂流”帶來的酸爽滋味。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肖戰代言美妝品牌OLAY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肖戰代言美妝品牌雅詩蘭黛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網友發起對肖戰代言品牌的抵制行為

關於事件的起因,簡單來說就是肖戰的粉絲不認同國外同人作品託管網站Archive of Our Ow(簡稱AO3)有關肖戰的同人描寫,有組織地舉報了該網站,導致後者直接在中國被封。平臺的崩盤讓同人圈這一龐大的群體失去了自由創作和交流的土壤,憤怒之中揭竿而起,號召全網針對藝人肖戰及其代言的產品進行抵制。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AO3平臺無法在國內網絡正常登陸、瀏覽

截至3月6日21點30分,#肖戰粉絲舉報ao3#、#肖戰粉絲飯圈恥辱#、#抵制肖戰#微博話題已經分別達到7.8億、7.3億、3.8億閱讀量,不過當鮮鋒君於3月8日12點30分,再次搜索相關話題的時候,可能是考慮到事件的影響力和社會效應,微博已不予顯示。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截止3月8日,微博部分相關話題不予顯示

“炮”轟品牌

但對於品牌來說,“肖戰事件”留下的連環震盪卻遠遠沒有結束,美妝品牌OLAY、雅詩蘭黛的微博留言區被“抵制肖戰代言”的評論淹沒,代言的產品亦成為了網絡輿論的“靶心”。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網友抵制OLAY品牌及其代言的產品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網傳雅詩蘭黛的直播帶貨受到影響

面對代言人遭遇負面事件,品牌是否應該下場,甚至是該如何下場,都成了目前“OLAY們”面臨的一道公關難題,但就在大部分肖戰代言的品牌紛紛選擇避嫌、以求自保時,OLAY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OLAY品牌主播的言論引起部分網友的強烈不滿

事件爆發以後,OLAY雖然第一時間更換了官方微博下置頂微博的代言人,但仍然在2月29日和3月1日,連續發佈了4條關於肖戰的營銷內容,且在3月1日的品牌直播中表示,“一點點黑粉,能形成什麼氣候”,如此堪稱“頭號鐵粉”的行為徹底激化了與網友之間的矛盾,導致後者直接將炮火全部集中到了OLAY上。除了語言上的持續猛烈“攻擊”,抵制的網友更是集體湧入旗艦店,開展了一場大面積的要求OLAY補開發票的行動。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大量網友要求OLAY補開紙質發票

不得不提的是,補開發票需要品牌重新做賬並補稅,過程非常繁瑣,而隨著#OLAY發票#話題的不斷升溫,不少網友表示,已將客服不回應開發票的事情投訴至消協及稅務部門。

成為眾矢之的OLAY,截至目前為止,官方未再就此事進行進一步表態。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OLAY啟用肖戰作為代言人,看中的是其龐大的粉絲基礎和不容置疑的帶貨能力。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雙11期間,選用肖戰作為代言人的OLAY天貓旗艦店首次突破日成交額10億元大關。但此次事件也讓品牌進一步看到,這種強大的流量,在幫助品牌開拓疆土的同時,也能讓其如履薄冰。

流量反噬

事實上,這並非美妝品牌的第一次“躺槍”。

回溯流量的驚人爆發力,不得不提的是2017年簽約彼時頂流鹿晗為代言人的歐舒丹。2017年5月,歐舒丹簽約鹿晗為品牌年度代言人,在流量明星的吸金效應下,財報數據顯示,隨後的4-6月歐舒丹中國市場銷售額為2981萬歐元(約合2.3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26.9%。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鹿晗代言歐舒丹產品

但流量紅利有多大,反噬就會有多強,伴隨後期鹿晗女友的公佈,鹿晗微博粉絲驟減26萬,歐舒丹亞太區常務董事賀康祖亦在2017年11月公開承認,“鹿晗於雙十一前公佈戀情”一事確實使品牌銷售表現受到“輕微影響”,與第一財季2.5倍的電商銷售漲幅相比,2017年天貓雙十一期間低於80%的漲幅未能實現預期目標。

在力邀流量藝人後慘痛“翻車”的,還有曾經簽約PG one的雅詩蘭黛。

同樣是為了搶佔流量明星資源,2017年,雅詩蘭黛破例簽下了因參加《中國有嘻哈》而一夜爆紅的王昊(PG one),並邀請後者為其品牌口紅拍攝廣大大片。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PG one為雅詩蘭黛口紅拍攝廣告大片

誰曾想,沒過多久就爆出了PG one與李小璐的緋聞事件,前腳危機還沒有結束,後腳PG one又因歌曲“教唆青少年吸毒並侮辱婦女”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共青團等主流媒體點名批評。

將其作為代言人的雅詩蘭黛自是在如此形式下損失慘重,儘管雅詩蘭黛在事件發生後緊急撤下了PG one的代言視頻、海報及相關文字及時止疼,但免不了要繼續接受品牌的“耗損”。

事實上,在雅詩蘭黛敲定PG one為代言人的初期,就有很多消費者並不看好這一選擇,紛紛表示此舉和品牌形象嚴重不符,甚至拉低了品牌的檔次。

另外,粉絲飯圈文化固然為品牌帶來了流量便利,但明星人設的不可控因素猶如不定時炸彈,從長期來看,粉絲人群和非粉絲人群的博弈,都是品牌選擇當紅流量需承受的不可控的變現風險。

如何出牌?

粉絲經濟至上的今天,明星效應在品牌的營銷長鏈中確是扮演著重要一環。

理想的明星代言人通過將自身形象具象化,將粉絲轉為消費者,在幫助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品牌價值的同時,亦能增加消費者信任度和購買慾求。

但同時,流量不必然等於帶貨能力,使用明星代言人也並非一勞永逸。

在以美妝為代表的強營銷屬性領域,企業如何在快速獲取粉絲經濟紅利的同時,增強明星營銷的抗擊打能力?

1. 短期代言+更新頭銜

根據CBNData的《2019年度明星消費影響力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不少品牌通過明星在消費領域的影響力,相關產品線的消費呈現出顯著增長。以“歐萊雅”為例,其通過“短期代言”以及“更新頭銜”的形式,讓明星效應週期不斷延長,從而使品牌始終處於一個良性的獲利狀態。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2019年3月-2019年10月巴黎歐萊雅相關產品線上消費趨勢

2. 雙代言或多代言

通過佈局雙代言或是多代言的形式來實現,也就是說,品牌可以考慮同時與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代言人簽約,在迅速收割聲量的同時,規避更多風險。

以高端美容品牌赫蓮娜為例,其在全球的全線代言人為王菲,亦同時邀請了華晨宇、任家萱、鐘楚紅三人分別擔任品牌三款不同單品的極致大使。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王菲擔任赫蓮娜品牌全球代言人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華晨宇、鐘楚紅、任家萱分別擔任品牌單品的極致大使

在這一組合中,既有針對年輕群體的當紅流量,也有更能契合品牌核心內涵的老牌流量。一位美妝行業資深人士曾對此分析道,“新流量帶來新的使用者,老牌流量更多的是維護品牌形象,不同明星代表著不同的營銷需求”,想要讓明星代言成為品牌的加分項,關鍵是如何選、用代言人。

3. 使用虛擬偶像代言

真實的偶像可能存在負面新聞,風險不可控,但是虛擬偶像不會。眼下,越來越多的品牌主意識到了這一點,直接從目標受眾群像特徵中抽取共性,選擇風險較小的圈層偶像作為品牌代言人。

比如國貨美妝品牌百雀羚和頂流虛擬歌手洛天依的牽手,二者曾聯動推出“洛天依定製款護膚品”,並在隨後的一系列宣發與造勢中,助力百雀羚在雙十一期間創下2.94億元的佳績。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百雀羚洛天依定製面膜

再如知名零售連鎖店屈臣氏亦於去年7月,發佈了首位虛擬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屈臣氏將屈晨曦定位為一位“養成型”虛擬偶像,他具有“小鮮肉”的形象和極具親和感的性格,並將與消費者共同成長。

從肖戰代言危機 看美妝品牌躺槍背後的流量反思丨鮮鋒

△屈臣氏首位虛擬偶像代言人屈晨曦Wilson

這種“打破次元壁”的跨界合作優勢明顯,二次元偶像們沒有負面新聞,人設穩定有利於長期保持,或者交由粉絲自行培育和塑造,與目標消費者之間能夠形成持久而良性的互動。

4. 完善代言人風險預估,做好危機預案

艾媒諮詢集團創始人張毅曾在“肖戰粉絲事件”發生後表示,品牌在選擇新生代流量藝人之前,需要通過大量數據建模分析代言人的風險指數。因為,一個事件的發生不是偶然的,數據模型的推演可以有效評估背後的風險,且在風險預估中,粉絲群體也應該被劃分為重要的指標。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品牌還需未雨綢繆,提前做好危機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不同類型的事件,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

寫在最後:回到“肖戰粉絲事件”,拋開這場互聯網爭端的對錯本身,從市場角度來說,品牌們的確需要在此後認真思考下:流量為王的時代,如何打好明星代言這張牌,在“去”與“續”的選擇中,實現1+1>2的效果。

而處於風波中的品牌,還能陪肖戰走多久,尚未可知。

但可以預見的是,此次事件後,如何衡量流量之於品牌的價值,是否要繼續採用此前“誰火就用誰”的原則,被“坑”過一波的品牌方或將更加謹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