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十大看點

1月10日,天津市2020經濟與社會發展報告(藍皮書)發佈會在天津社會科學院舉行。本次發佈會由天津社會科學院主辦,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天津市統計局、天津市經濟發展研究院、天津濱海綜合發展研究院、人民網天津頻道等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來自天津市科研機構、高等院校、新聞媒體及相關部門的人員近百人參加了發佈活動。

會上,天津社會科學院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所博士李曉欣代表天津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發佈了天津經濟2020年十大看點。

天津社會2020年十大看點

看點一:世界智能大會開啟智能新時代

2020年,天津將舉辦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本屆大會以“智能新時代:創新、賦能、生態”為主題,將彙集全球智能科技前沿理念、頂尖技術、高端產品,打造引領智能時代潮流,最具權威、品質、規格的國際盛會。天津順應智能時代潮流,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預計達到150億元,將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300億元。

看點二:夏季達沃斯論壇貢獻經濟新動能全球解決方案

2020年,天津將舉辦第十四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屆時,論壇將吸引全球政商界領袖、學界專家等來津參會,匯聚全球智力共同商討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的全球解決方案,以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正面外溢效應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為全球共創共享貢獻中國智慧。

看點三:“十四五”規劃佈局天津發展新格局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謀劃“十四五”發展之年。天津“十四五”規劃將立足實際、遵循規律、著眼長遠,準確研判發展機遇,科學分析困難挑戰,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創造性地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黨領導經濟工作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突出系統性和前瞻性,增強科學性和協調性,將實現天津經濟社會發展多重目標的動態平衡,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看點四:增收入、穩物價,實現百姓美好生活嚮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天津將健全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福利待遇正常調整機制、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推進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啟動實施低收入農戶增收工程等促進城鎮企業單位從業人員勞動報酬增長。隨著生豬產能不斷恢復,蔬菜產銷不斷優化,規模化蔬菜生產基地、農民合作社等在市區逐步設立直供直銷點,肉、菜的市場供應能力得到保障,將有助於推動天津物價持續穩定。

看點五:軌道上的京津冀推動區域協同向縱深發展

2020年,天津將繼續全面推進軌道上的京津冀建設,特別是以京濱城際、天津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聯絡線等項目建設為重點。啟動建設津興鐵路是加快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大舉措,是聯通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的必然要求,是支撐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基礎條件。

看點六:“一體兩翼”戰略佈局加速推進“天津智港”建設

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為“一體”,以智能科技產業政策組合和建設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為“兩翼”,“天津智港”將重塑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為重點的產業新方陣。2020年,天津將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0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000家,開發重點新產品1000項、“殺手鐧”產品500項,高技術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以上。

看點七: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展示協同發展優勢

2020年是天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實現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定位的關鍵之年。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的發展目標、主要任務、發展重點、重點工程等將基本達成;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愈發凸顯,區域間要素流動更加合理,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和立足區域、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優勢產業集群將初步形成。

看點八:區塊鏈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貢獻“天津方案”

2020年,天津將以“區塊鏈+金融”“區塊鏈+跨境貿易”“區塊鏈+數據共享”為抓手,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數字金融、跨境貿易、數據共享等經濟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健康等民生領域的運用,為區塊鏈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貢獻“天津方案”。

看點九:文旅結合深耕網紅城市

《天津市促進旅遊業發展兩年行動計劃(2019——2020年)》提出,要打造50條名人故居遊、文化博覽遊、鄉村休閒遊等精品線路,創建1-2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5個市級全域旅遊示範區、10個全域旅遊示範鎮,培育10個市級特色文化旅遊村,新增1-2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屆時天津將擁有更多的網紅打卡地,實現旅遊業態顯著豐富、旅遊品質明顯改善、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城市形象顯著提升。

看點十:數字經濟賦能美好津城

2020年,天津將進一步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催生數字經濟增長新動能,推動工業互聯網建設與應用推廣;建設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佈局前瞻性試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經濟新基礎;發掘數據資源要素潛力。數字經濟在城市生態轉型、產業發展模式轉換、智慧城市賦能等方面,為建設美好津城將起到關鍵作用。

審校:陳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