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觀照”自身的文化有多強大嗎?

“你怎麼總是犯錯”、“ 我說過多少次了”、“ 簡直蠢的要死”,工作和生活中不乏遇見如此爭吵,情緒宣洩的主要一方往往自恃站在權威制高點向對方施加情緒壓力、情理壓力、能力壓力、甚至是人格壓力,於是產生無休止的相互爭吵,或者是一方的愈加膨脹與另一方的逆來順受,事情發展到最壞的結果後,彼此又都會詫異為何會走到如此境地,於是理智才最終像事後的諸葛亮那樣對過往逐一清算,但仍舊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人與人的關係脆弱到像一張紙那樣,爭吵過後的摺痕難再撫平。究竟錯在何方?誰也沒錯,只是我們的思維方式拖了我們本心的後腿。

你知道“觀照”自身的文化有多強大嗎?

人的尊嚴是在待人接物的修養中贏得的,不是靠在爭吵中獲勝,更不是靠借鑑權威讓別人折服,古人很重視對自我的思忖與修煉,不恃權威,不靠雄辯,只聽從真正本心的感召去對待,所謂“善者不辯,辯者不善”,你會發現很難和這樣的人有所衝突,他們明白自省對自己的重要性,爭吵只會導致自己成為一個痴迷的當局者,不若逃開負擔,盡力去清淨自身。能做到如此誠然不易,所以他們會把反省自我當做每天的功課,思想家孔子在做的是“吾日三省吾身”,佛家做的是“觀自在菩薩”,不求改變客觀,只求向內觀照自身,尋求自我的超然與解脫。

你知道“觀照”自身的文化有多強大嗎?

所以人要內觀,要修心,善惡之舉只在人心一念,人心最善變,不常加修持又怎麼能駕馭得了隨意而動的情緒,又怎能控制得住任意妄為的衝動呢?人的情緒和舉動如同連著線的風箏,不能活的太隨意,也需要約束,不然敗的將是自己的涵養乃至人品。

你知道“觀照”自身的文化有多強大嗎?

如何去做觀照呢?我們不貪求像聖人那樣每天還要做出反思,更不非要明白什麼叫“虛極靜篤”、“慎獨自修”,因為問題出在生活中,勢必還要回到生活中,人總歸要給自己樹立一些信念。比如:

一、 堅守總原則。問題由事上來,問題還要回到事上去,我們歸根結底是要解決問題,一切針對人的爭吵就變得索然無味。

二、練習剋制自己的情緒。大人和小孩的區別就在於小孩不懂事很容易情緒化,大人很懂事很理智,知道了這一點我們為何還要像小孩子一樣動不動就鬧情緒呢?應該有一個大人該有的責任和擔當。

三、學會轉化。大人的理智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就是懂得將眼前的矛盾進行理性的分析,合理的去轉化,不斷的將焦點從情緒拉回到事情當中,才有可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總之,觀照自身不是給自己號令活法,不是避於一隅的試圖逃避,更不是經營一場唯唯諾諾的人生,而是教人看清事情的本質和內心的安排,好讓自己活得灑脫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