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退休,每月有幾千的退休金,還有一些存款,如何配置比較好?

頭條金融


老人家理財,首要是安全,其次是穩健,之後才是收益。

老人家來說,退休了主要就是頤養天年,讓自己的小日子過得舒心舒暢舒服。銀行裡有存款,卡上每個月有穩定的退休金,這是一個很好的狀態。

從配置上來說,存款部分,70%作為定期存款,尤其是購買大額存單,這樣又安全,收益又比較高,是比較合適的。當然,購買國債也是合適的。反正這些都是比較安全的理財模式,收益也還可以。

然後是剩下30%的資金,再分一些去買保險。老人年紀大、身體部件“老化”,易生病,保險公司對一類的保險都會慎重選擇承保,且對健康要求和審核都要嚴格些。如果有購買防癌險和重疾險的可以考慮配置意外險、長期護理險等。意外險,老人與小孩發生意外的概率要高些。

然後如果還有一點餘款,用於基金定投。

一般來說,老人家一個月有幾千元收入,都會有剩餘,老人家比較節約。當然,如果喜歡外出旅遊,那麼就另當別論。要知道,旅遊花費也是比較大的。如果單純的喜歡,或者說習慣居家生活,那麼基金定投也可以考慮考慮。

一個月幾千元,花掉二三千,留一些流動資金在餘額寶裡面,其他的就購買一些定投。這個有時候會帶來驚喜。

對於老人家來說,理財不要去趕新潮,就像以前的P2P一樣,坑了不少退休老人;前一段時間的比特幣,也坑了不少老人家。他們容易被忽悠,所以首要是安全穩健,多少有一點就可以啦。


波士財經


題主的問題跟我的情況比較接近,我就以我的情況來幫題主進行分析。

我的父母退休金一共五千元左右,還有大概三十萬左右的存款。他們就我這一個兒子,所以資金都由我來幫他們打理。

一、日常有錢花

首先,我會保證老兩口的賬戶內一直留存5000元。這5000元就是他們的日常開銷,如果不夠的話,他們也會跟我說,溝通也比較順暢。每月我會查一下賬戶內的資金,缺多少,補多少。每月保證有5000元。

父母賬戶內的5000元是存在銀行卡里,我就讓他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在。雖然比放在活期理財賬戶上利息要少很多,但是父母用起來很方便。這樣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再說5000元的本金損失的利息非常少,可以忽略不計。

這樣做的原因是既提防老年人被騙,又可以利用我在銀行工作的特點來讓收益更大。

二、隔離風險

其次,我會將父母的養老金單獨設定一個基金定投計劃。這是與我自己的基金定投隔離開的。給他們選的是貨幣基金,給我自己選的是指數基金。這樣做就是不希望讓我的風險傳導到老兩口身上。即使我賠個精光,不能影響父母的養老。

我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強,即使我的理財太激進,賠進去不少,我仍然能夠承受得住,因為我還能工作,只要給我時間,賠進去的錢還能再掙回來。但是父母不一樣,他們一旦需要錢,就是立即用錢,畢竟身體在那放著的。

三、避免成為糾紛

最後,我會把父母的積蓄三十萬購買一個大額存單,大額存單一定會選三年期限。大額存單不以父母的名義辦理,而是會以我的名字來辦,但是由父母來保管。

這樣做的目的是既讓父母有掌控錢的感覺,又不至於讓這筆錢成為糾紛。因為我要防止父母有一天會突發事故,忘記密碼或者發生更糟糕的事情。以我的名字來辦理的大額存單可以立即把錢取出來,而不至於父母不在,這筆錢再形成糾紛了。

總結:

父母其實並不在乎錢還能掙多少,利息有多高,他們需要的是日常有錢花,看病有資金,不求人。我作為兒子就是要幫助他們保障資金不被騙走,不會損失掉,不會成為身後糾紛。


銀行研究僧


小時候,我媽總和我說要去銀行幫我開個賬戶,把壓歲錢存在裡面,供以後用。這個賬戶是否存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老媽神奇的供我出大學,甚至還在我工作之後,幫我出了買房子的首付。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我和爸媽說,“我幫你開個賬戶,幫你理財,讓你這一輩子舒舒坦坦,養老無憂”的時候了。然而,就像供一個孩子成人一樣,打理父母的資產,讓他們無憂養老同樣困難,具體我們有幾個要素需要考慮。

01 養老資金配置,要先設定理財目標

理財都得現有目標,不同的父母養老需求是不同的,相應的資金需求也不同。所以,我們要根據自己爸媽的實際情況,設定理財目標。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時間、空間和生活品質三方面進行考慮。

  • 空間方面,我們得看看爸媽在哪裡養老,一線城市還是在老家養老,二者的生活成本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 時間方面,我們需要規劃多長時間,如果爸媽60歲退休,我們是規劃20年,30年,還是40年?

  • 生活品質方面,我們還得考慮父母生活品質的提升,而不僅僅是滿足吃喝需求。能不能安排每年旅遊一次呢?需不需要每年體檢?

綜合上述考量,我們才能對於父母的養老目標有一個更明晰的認識。養老是一個時間跨度很長,不確定性因素很多的事情,我們對此認識的越深,未來越不會手足無措。

02 打理父母養老金,你得注意這三個風險

  • 第一,通脹風險

很多父母年輕的時候根本沒錢理財,年紀大了,有錢了,還是喜歡傳統的銀行存款,然而他們忽視了通貨膨脹的風險。

數據顯示,從1987年到現在,咱們30餘年的年通脹複合增長率為3.75%,而現在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不足3%。

養老金的保值速度,跟不上通脹的速度,晚年的生活質量只能越來越低,因此,只把錢存在銀行,會影響未來生活。

  • 第二,安全風險

根據“生命週期理論”,人生處於不同年齡階段,投資風格和風險承擔能力完全不同。

年輕的時候,我們本金少,但是時間多,未來可期,我們可以選擇風險更高的投資項目,以時間換收益,哪怕虧錢也不可怕。

年紀大了,收入來源變少,投資失敗的後果更嚴重,直接影響老年生活,因此,就應該保本至上,保障本金安全是老年人理財最重要的事。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和防通脹風險矛盾了嗎?是的,老年人理財的最困難處就是在於既要防通脹,又要保本金保安全,在二者中找平衡是我們幫助父母理財首先要做到的事情。

  • 第三,長壽風險

我們都希望爸媽長命百歲,然而在養老這件事情上,長壽是一種風險。70年來咱們人均壽命從35歲提至77歲,以前人退休,只要考慮不到20年的養老問題,而現在,我們爸媽面對的可能是30年,甚至40年。

工作30年,而養老的時間超過30年, 以前的積蓄,能夠支撐漫漫老年時光嗎?

03 養老金具體如何配置呢?

當然,你也別心慌,現在很多爸媽都有工作,退休以後都有退休工資,並且年輕時大多儉省,自有積蓄,這都給未來養老,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 第一,養老金能不能覆蓋日常開支?

根據我們對於父母生活開支的測算,我們可以推測出,每月退休金能否覆蓋日常生活開支。

如果足夠覆蓋,那麼退休金就主要用於生活,而存款則專門用於投資理財,保證資產收益的同時,能夠滿足一部分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例如,每年從存款收益中拿出部分,去旅遊。

如果退休金不夠覆蓋日常開支,那麼此時就要特別小心,此時我們不得不從存款中拿出部分補貼開銷,如此就容易出現“坐吃山空”的情況。

一方面,我們要根據理財規劃,對於生活開銷略有節制,保證在規劃週期之內(30年或40年)不會花光所有積蓄;另一方面,我們要儘量提振積蓄的理財效率,在保本的同時,追求更高收益。

當然,老話說養兒防老,作為子女,我們也應該盡義務贍養父母,可以每月固定拿出一部分錢,滾入父母的養老資金中。

  • 第二,存款如何配置?

退休金方面,銀行的活期存款還是最好的選擇。爸媽對於互聯網不熟悉,餘e寶等貨幣型基金對我們來說很方便,對他們而言卻很陌生。主要是,資金總量並不多,每月的利息損失還比較可控,爸媽使用方便舒坦更重要。

存款方面,我們可以選擇銀行存款類產品。這些年來,金融市場創新不斷,出現了不少保本保息,安全係數好,利息水平又高於傳統存款的產品。

如果存款足夠,銀行的大額存單是很好的選擇,它同樣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障,3年期的利息水平能夠達到4.125%。

如果存款不足,我們可以選擇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此類產品門檻低,計息方式還很靈活,利息水平也高,以支某寶上一款產品為例,每90天為計息週期,利息水平能夠達到4.5%。

唯一不足的就是,智能存款需要在互聯網上操作,對於父母來說不是很方便,此時作為子女,我們理應代勞了。

我認為養老金的規劃也不用弄得很複雜,退休金作為收入來源,能夠負擔日常開支即可;存款則最重視安全,能夠對抗通脹、又保本保息的產品就是好產品,多出的收益還能用來旅旅遊,吃吃大餐,改善生活,已經很棒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也歡迎在留言區一起探討。


我是正好,專注小白理財的80後巨蟹男,請關注@正好的理財筆記,和我一起慢慢變富。碼字很辛苦,新手求祝福,請您點個贊!

正好的理財筆記


老年人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是資產的保值和穩定。而不是增值和收益。

說白了,就是:別貪,穩穩過日子,積蓄別被騙了。


媽媽至家庭主婦,父親去年退休了,有退休金,我上班多年,也基本上不向家裡要什麼錢。

父母手裡有點積蓄。前兩年查不到每年都要勸退我爸好幾次。

老家有人說要存錢,每年有20%的利息,還帶著我把去看什麼公司、工廠,出去旅遊開會。 還有說有什麼晚上會員,繳多少錢就可以滾動領錢,一年翻幾倍等等。


按照像我們一般人的思維,一聽就知道是假的嘛。但是我爸卻愣是很相信。也投了一點,後來被我攔了多次。

我說,你再相信別人我不管,我是你兒子,我在外面現在見的肯定比你見的多,你就相信我一次好吧。

你要是想投,你可以拿出個一兩千去看看,別說多久,參加半年,半年後你看看能有多少錢。


他還真去了。春節回去說錢要回來一半。。。。。

一提起這事我媽的聲音大的都想把房子掀翻,因為我媽是站我的,他一直在家反對我爸,後來攔不住,給我求助,算是攔住一點。最後結果顯而易見。


所以說,老年人理財,有些時候真的很讓人無語。


對於老年人

首先、如果不想要子女幫助理財的話,我覺得錢存在銀行存個定期不是一個壞辦法,雖然利息非常低。

其次,老年人容易被忽悠,一定不要被外面的忽悠和消息欺騙了。凡是要你交錢的,一律不交。基本上這一條就可以規避90%以上的騙子。

第三、每月的退休金,一部分繼續存銀行,剩餘的用於日常開支。


我覺得,對已一般的老年家庭,這樣是再好不過了。

不能賺大錢。也不要想著賺大錢。因為這個年齡,我們可以不成功,但是一定不能失敗。


以為你不是褚時健,沒人幫你去賣橙子讓你東山再起。


真知保


父母退休每月幾千元的退休金,這對於子女來說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情。現在不少年輕人工資待遇並不高,每月能夠掙到三五千的工資,待遇就很不錯了。並不是人人都能夠成功做到月入數萬元的。

即使你月入萬元,你每月能拿出五六千元工資來給父母當養老金嗎?估計夠嗆。國家的養老金,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物價變動情況、社會平均工資增長情況,每年進行調整,我們的收入是很難這樣穩定的。

對於老年家庭來講,如果沒有其他負債,每月幾千元的養老金是花不完的。如果處於五六線城市的小縣城中的話,即使每月兩千元的養老金也是足夠花的。

對於老年人來說,實際上理財方式應當以安全性最高的存款、國債為主,也可以購買一些中短期的低風險銀行理財產品。

其實也沒有什麼理財技巧,主要是以高收益和高流動性為主即可。比如說手裡有30萬元存款,如果購買銀行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能夠達到3.85%~4%左右。但是但是大額存單起步線是20萬元,需要部分提現時可能比較麻煩。

一般建議購買國家的儲蓄國債,三年期利率4%,五年期4.27%,電子式儲蓄國債按年付息。如果需要提前兌現,只需要犧牲一定的利息就夠了。

另外,也可以選擇一些一年期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如果起購線是5萬元的話,收益率也能在4%~5%左右。不過這些理財產品,有的不到期是不能兌現的。因此,不能將全部存款放入。

如果是定期存款,三年利率能達到3.5%以上也算不錯了。建議將存款分成3~5部分,錯開時間存款。一旦有急用的時候可以提取一部分,能夠避免全部利息損失。


暖心人社


和我的情況比較類似,父母也剛退休四、五年,有一些存款,每月差不多能領到5000元的養老金。其實,早在2017年,這些錢就已經由我在打理了!

雖然我父親是位老會計(村企),但這些錢如何配置,他從未過問。一般到年底,我給他們簡單報一下賬目即可,這幾年平均收益差不多在4~5%之間吧!今年略多一點,恐怕能達到10%!具體待會說!

既然是老人的養老金,那麼還是要以“安全”、靈活為主,適當可追求一些高收益,但佔比因人而異、不易過多

  1. 老年人並不習慣用手機支付,日常購物消費還都是以現金支付為主,因此每月定期需要支取一些現金。拿我父母來說,每月20號養老金到位後,我一般只轉走2000元左右,其他由父母自己支配!

  2. 預留一部分備用金。經過之前與父母的溝通,在當地信用社,2萬元存了三年定期,年利率3.98%;3萬元買了五年期國債(4.27%)。這一部分錢,需要時存款可以提前支取,以備應急之需!

  3. 每月轉走的2000元養老金,定投了兩隻基金產品,今年累計收益已超過8%!如果,父母自己打理養老金的話,建議這部分錢,可以購買一些銀行中、短期的理財產品;如果是子女代為打理,那麼定投基金,我覺得是蠻好的一個選擇!

  4. 剩餘的存款,差不多10多萬,我分成的兩個部分。一部分購買了銀行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差不多能達到5%。另一部分(5萬元),和我的資金攏在一起,跟投了公司的私募股權基金產品!今年8月份,剛有一個基金產品期滿退出,獲利接近40%!

  • 如果,沒有合適的投資渠道,這一部分資金,可以購買大額存單(超過20萬)、也可購買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亦或者國債皆可!

總之,父母的養老金,安全第一、靈活其次,收益穩定一些即可!而作為子女,千萬別把父母的錢當成自己的,肆意揮霍才行!每年,能確保有5%左右的收益,就是蠻好的咯!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一說到老年人理財啊,大家都說安穩最重要,其實只說對了一半。

要想退休收入打理得好,我們必須從以下三方面進行考慮:

1.整體風險性

相對於年輕人而言,老年人就不需要博取高收益了,而是穩健保值。

2.遇事靈活性

隨著年紀的增長,健康狀況越發複雜,養老金得充分考慮到突發情況。

3.長期保障性

現在我國人均壽命已達76歲,從退休算起還有20-30年左右,且隨著社會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會越發的健康長壽。那麼就需要考慮到延長老年人的財務儲備問題。

對於絕大多數的家庭而言,一味追求低風險往往不是養老金的最好選擇,適度關注增值,更有利於保障長壽情況下的經濟基礎。

所以,我們按照以下幾點來操作。

1.商業保險

現在一場病小則幾千,大則幾十萬。購買商業保險,轉移家庭財務風險,減小負擔。建議購買一些醫療險。用少量可承受的資金,轉移難以承受的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

2.應急儲備金

準備幾萬元在餘額寶,或者銀行活期儲蓄中,方便隨時取出使用的。防止疾病等突發情況需要應急資金。

3.投資

剩餘的錢就可以做投資了,但是主要還是得穩健投資。

80%可以購買銀行的定期或者理財產品。20%用來購買指數基金。從長期來看,如果完全不做投資的話,錢放在那裡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

打理養老金除了整體投資風險不能高,還要兼具靈活性和一定的保值增值效果,才能在應對突發風險,長壽經濟壓力下發揮作用。


MagnetoMax


提這個問題,感覺是你幫你父母在打理他們的閒錢。你們年輕把控理財的風險和收益就更加精準。你父母倒是很省心了。

作為同樣即將退休的我,也是這樣的經濟狀況。談談我們的心得吧!我把閒錢錢分成了四份,一份做了銀行定期,一份做了銀行低風險理財產品(R1級別),一份投入到股市,股票保持半倉,剩下的資金做了一天期國債逆回購。一天期的國債回款很快,隔一天,所以如果有大筆開支,我可以很快拿到資金。餘下的一份放進了餘額寶,備人情往來和預防有點小病小痛的不時之需。

年齡大了理財講究安全和資金的流動性,收益特好,封閉期特長的儘量不考慮。希望建議能幫到樓主!


綠色紫羅


養老金的儲備基本能滿足目前支出水平的需要。理財工具主要選擇了國債與銀行定期存款,總體來看,流動性一般,投資收益很低,抵禦通貨膨脹的能力較差。   

【理財建議】   

1、家庭應急備用金   老年人家庭的意外現金儲備主要集中在應對重大疾病、意外災難、突發事件等方面。金額上一般以3-6個月的生活支出作為標準作簡單的計算。但是由於老人應急準備金的特殊性,因而在金額上要準備充分,所使用的投資工具也要注重安全性、收益性及流動性。假如目前的家庭月開銷為4000元,因此建議其將活期存款投資於貨幣基金(或餘額寶)上。貨幣基金是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認可的其他具有良好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由此決定了保證本金安全及收益實現的概率很高,一般的年化收益在4%左右,大都實行T+0,投資門檻1000起(餘額寶1元起),無申購贖回費用。   

2、適度增加消費支出   老人的每月開銷不多,建議改變傳統的消費觀念,提高退休後的生活品質。可適當增加外出旅遊、保健以及文化娛樂等方面的開支。提高晚年生活質量,有利於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有利於身體健康。減少了醫療費用的支出,也屬於廣義的理財範疇。   

3、保障規劃   可以考慮意外傷害及意外傷害醫療保險,將有助於提高因意外急診或患病住院的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且保費較低廉。建議選擇卡單式的綜合意外險,保費會更加優惠。   

4、投資規劃   在家庭投資方面,老年人的家庭投資著力點應放在資產的保全上。例如目前的銀行定期存款投資於嘉豐瑞德合作產品“宜盛財富月月盈”,每月可以獲取收益,加上退休金,可以提高目前的生活品質,每月一次近郊遊,半年一次國內中長途遊,一年一次國外遊。同時可以將每月剩餘的資金為孫輩儲備教育金。 活期存款5萬元建議投資在實物金條上,實物金條的投資比例一般不超過家庭可投資金融資產的10%,目前的金價大幅度下跌的可能性不大,基本處於中期盤整的狀態,不過從長期看還是會上漲的。










未遇碧落


我父母年齡比較大了,以前他們自己打理,主要以銀行定期存款和國債為主。現在主要靠我幫著打理,我的觀點是,老年人的資金應當儘量穩健,還要保持較強的靈活性,收益率目標設施設定在4-6%左右的水平為宜。

現在的金融理財產品,種類繁多,魚龍混雜,老年人是很難分清楚的,所以,對於一般老年人來說,如果自己理財,最好還是選擇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主要的理財產品有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國債、銀行理財產品等等。

你可以把資金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生活資金。

以現金或者銀行活期存款的方式保留,主要用於日常生活需要,最好保持在1-2萬元左右水平,預備平時需要,這類資金不需要考慮收益問題,安全和靈活最重要。

第二類是備用資金。

備用資金要以靈活性為主要目標,兼顧資金收益率,這類資金以每天結算淨值的低風險產品為主,比較好的產品就是銀行代銷的貨幣基金,也可以適當配置一些短債基金,這類產品的好處是,如果需要資金2-7天之內能全部取出來,收益率能夠達到2%-6%左右的水平,兼顧了靈活性和收益率。

第三類為理財資金。

老年人的理財資金以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類產品為最佳,因此,銀行大額存單和國債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老年人的存款超過20萬,就可以考慮購買大額存單,最高收益率可以達到4%以上。國債也是不錯的選擇,3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4.27%。大額存單和國債都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一旦有緊急需要可以犧牲部分利息提前取出來。

三類資金之間的循環

老年每月領到退休金之後,可以先補充自己的生活資金,如果生活資金達到了1-2萬元的目標之後,多餘可以轉入備用資金;

備用資金根據自己的心理安全防線進行設置,一般根據不同的養老需要,可以設在5-20萬左右,如果備用金超過了自己設定的目標,就可以轉入理財資金;

理財資金多多益善,一般說來,大額存單和國債都是定期發行的,必須等待購買時機,因此資金可以先放在備用資金裡,等到產品發行了就可以集中購買。

如果某個月出現大筆資金開銷,就可以反向循環,把備用金或理財資金取出來進行補充。

總結

按照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為老年人配置比較好的理財方案,當然,只要是安全穩健的理財產品,你都可以把它納入這三類資金庫:比如餘額寶既可以用於生活資金,也可以用於備用資金;民營銀行的創新存款,既可以用於備用資金,也可以用以理財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