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佔有率遠超蘋果,業績傲視群雄,大疆為什麼不像蘋果不可一世?

時蜂lelm9585


通常我和團隊說,如果媒體來問這類問題,都是需要澄清的。大疆在研發上做了很多事,但這和“不可一世”“獨孤求敗”之類的狀態詞沒什麼關係。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你在解一道非常難的數學題,滿頭大汗,有一絲絲的思路,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這時一個話筒懟到面前:“談談你怎麼成為數學小天才的?”你大概也會啞然無語吧。

民用無人機產業難麼?非常難。在大疆的開拓下,基於三維空間建立座標,建立數據網絡和邊緣計算的載體(對,航拍非說是座標和邊緣計算也是對的)才剛剛有了基礎。在這個網絡上跑人工智能?嗯,有很多不錯的嘗試,但離大規模推廣還遠。大規模代替人工執行危險任務?有很多不錯的嘗試,但還需要培訓以及和傳統作業流程融合。

回想80年代計算機產業,計算機花了多長時間才完成比較大範圍的無紙化,又花了多長時間成為在座各位人人都會的技能。無人機產業未來要走的路一點都不比這個短。

一個巨大的誤會在於,很多人沒意識到,飛行和精準定位懸停其實是無人機產業最基礎但未來最不重要的技術點,但這個技術點目前也只有大疆做到了真正能普及的低成本覆蓋。

這就好比討論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時候,有人跳出來說“一停電這都是泡沫”。有電就能發展互聯網嗎?不是這個道理吧?在互聯網時代這可能是個笑話,但對無人機產業來說,真的是還在開荒打地基。只有先保障“空中懸停”這個基礎設施可靠,才有三維數據空間的未來。


DJI的謝闐地


大疆市場佔有率不低,但無人機並不是普通消費品領域,所以無人機領域的市場空間並不如蘋果那麼大,大疆也很難獲得產業鏈的壟斷權。

深圳的大疆有多厲害呢?在國內市場大疆有85%的份額,而在國外市場也有65%的市場份額,可以說市場份額上和蘋果幾乎擁有同樣的重要性。


那大疆為什麼沒有獲得和蘋果一樣的話語權呢?

1、大疆不是普通消費品市場,市場容量遠遠落後於蘋果

手機市場算全民消費品市場,大多數人都會用得到,而無人機則是小部分的玩物,所以註定消費領域不太一樣,差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蘋果2017年收入高達2000億美元,淨利潤400多億,銷售了15億臺產品,佔據了行業利潤的80%。

而大疆無人機則是小領域,2017年,大疆營業收入為175.7億元人民幣,只有對無人機有需求的少部分用戶才會有需求。市場越大,裡面壟斷地位的玩家才會越有話語權。


2、蘋果是軟硬一體的生態,而大疆只是硬件

蘋果是硬件,但更是軟件,蘋果藉助自己的ios系統搭建了一個完整的生態,不僅在硬件領域擁有話語權,軟件領域的話語權同樣重大,只有這樣蘋果才牢牢控制了產業上下游。

而大疆還是一個硬件產業,因為行業較小,所以軟件系統剛起步,很難形成生態,當然就沒軟件話語權了。

3、大疆已經具有一定的話語權

大疆的話語權已經很強,特別是在投資領域,大疆設定了非常高的准入門檻,這引起了投資人的巨大反彈。

2018年4月,大疆希望容易10億美元股權融資,這次融資,大疆採用了超乎尋常的融資方式——競價,而且還不得不兩次競價。

大疆還給出了苛刻的條款,投資者須認購一定比例無收益D類普通股,才能獲得B類普通股的投資資格。D類股本質上是一種“無息債”。這也是話語權的體現。


你認為大疆會和華為,騰訊一樣,成為深圳的名片嗎?


毛琳Michael


大家好,我是貓淘車師。作為一名科技領域的原創作者,在這裡我想簡單的發表一下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可以對您所幫助。

首先我認為大疆創新在無人機市場是絕對的行業老大,佔據了超過80%的行業份額,不過為什麼大疆創新不像蘋果一樣不可一世?

其次主要原因還是市場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兩者產品的定位不同,手機、電腦可以說是人人都必須具備的必需品,但是無人機不是,無人機主要還是用在專業領域或者少數數碼、拍攝極客,普通用戶並不需要。

最後大疆創新依然是民族品牌的驕傲!而且大疆創新這家公司可謂是牛氣沖天,說是“小蘋果”不為過!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會定期的發表一些和科技相關的文章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薇吾1462747882


這就要看怎麼理解“不可一世”了。如果說“不可一世”是指大疆對行業對手碾壓的話,其實大疆比之蘋果有過之而無不及,它並沒有想象中的溫良恭儉讓,畢竟商場如戰場嘛。

大疆在美國的市場份額,2015年就達到70%,其全球競爭對手比如PARROT、3DR和GoPro等,成為當之無愧的“other"。

千萬別以為這三家公司在美國擁有30%的市場份額也不錯,要知道,還有幾家中國品牌無人機在搶飯吃,而且也不是溫順的物種,像億航、零度智控等。

實際上,因為大疆的壓力,3家全球競爭對手改行的改行,苦苦掙扎的繼續苦苦掙扎:

  • PARROT推固定翼無人機,以差異化競爭尋找立足之地;

  • 3DR乾脆放棄消費級無人機,不玩了,所以從上圖的十大品牌中消失;

  • GoPro也曾經雄心勃勃,推出KARMA準備大幹一把,結果遇到性能更加強大、價格更加便宜的MAVIC,結果KARMA項目……撲街。

而GoPro之所以搞KARMA項目,和它對大疆實力以及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競爭烈度的誤判有關。

玩無人機的老鳥都知道,GoPro和大疆在phantom2時代合作十分緊密,甚至phantom2還有專門適配GoPro的雲臺。但準備進一步合作推出雲臺運動相機的時候,GoPro認為自己是運動相機市場的老大,並天真地以為大疆和富士康是一樣地企業,因此希望從合作項目中抽走絕大部分利潤,至於大疆,像富士康那樣掙點加工費好了。

結果雙方不歡而散,大疆自己開始做雲臺運動相機

而GoPro也開始自己做無人機,於是KARMA項目上馬。

最後的結局是,大疆成了,GoPro則一蹶不振,公司股票大跌,不得不大規模裁員。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有個顯著特點,用戶特別看重無人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品牌強勢的企業更受歡迎,因此相比手機市場,無人機市場”贏家通吃“現象更為明顯。

感覺iPhone貴的,大家可以有很多安卓機可選擇,所以蘋果儘管攫取了行業7成利潤,但好歹留下3成利潤給三星和國產手機。結果就是手機市場,蘋果不僅有三星作為對手,國產手機中華為、OPPO等也躍躍欲試,場面相當熱鬧。

庫克:我們雖然賺了大錢,但並沒有抹乾吃淨,給各位留了味道不錯的湯哦……

相反,消費無人機市場則是大疆一家獨大,連個三星這樣的對手都找不到,老二、老三過的苦哈哈的。

這種情況下,蘋果和大疆到底誰更”不可一世“,答案不言自明吧。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每日獲取新鮮、有態度的資訊。

魔鐵的世界


大疆創新在無人機市場是絕對的行業老大,佔據了超過80%的行業份額,不過為什麼大疆創新不像蘋果一樣不可一世?

主要原因還是市場規模不可同日而語。兩者產品的定位不同,手機、電腦可以說是人人都必須具備的必需品,但是無人機不是,無人機主要還是用在專業領域或者少數數碼、拍攝極客,普通用戶並不需要。

不過大疆創新依然是民族品牌的驕傲!而且大疆創新這家公司可謂是牛氣沖天,說是“小蘋果”不為過!

創始人背景好

以汪韜為首的大疆創新創始團隊,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這所年輕的世界級著名學府,可以說創始人這樣的求學背景放到大環境中也是非常出類拔萃的。

成立以來屢創佳績,在技術、業務上都在不斷創造奇蹟,在專利積累方面也是行業頂尖。

低調的團隊

大疆創新這麼多年以來,以汪韜為首的管理團隊非常低調,基本上從不接受媒體採訪,從不主動尋求大規模的曝光度,也很少做商業廣告,就是一門心思做產品。

不得不說這樣的團隊真的很棒,我認為一家偉大的企業,應該這樣安心於做產品、做技術,如果有一天出名了,那一定是因為他實力足夠強,而不是創始人多麼會演講、企業多麼會做公關、團隊多麼會營銷。從不在輿論中心,但卻讓每一個用戶都記住。

高調的實力

第一點是團隊實力。汪韜從創立這個團隊那一天開始,就十分注重技術,如今大疆創新在全球已經擁有6000人的團隊,而專門從事研發的技術工程師就有接近2000人,對於技術不計成本的投入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是盈利實力。在去年大疆創新的年報中,大疆創新年營收達到173億元,而淨利潤更是高達43億人民幣,這樣的吸金實力不可謂不強大。

第三點品牌實力。大疆創新曾入選全球百大超級品牌之一,與蘋果、谷歌、微軟等企業一同入選,並且是唯一一個入選的中國品牌。

第四點融資實力。有的企業因為融資難最終倒閉,有的創始人因為缺錢創始人敲遍了幾乎每一個投資人、每一家投資機構的門,當然汪韜和他的大疆創新不需要!大疆創新需要融資的時候,消息放一下,我們要融資10億美金哈,你們來競標,誰符合我們的條件我們就找誰融資,就這樣資本搶著上,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實力,大家都看好的實力。

總之,大疆創新是民族科技、民族品牌的驕傲,是少數真正實現了全球化、贏得了全球市場尊重的民族品牌,為汪韜和他的團隊點贊。


EmacserVimer


這兩個東西的比較本身就很矛盾了!有兩個關鍵因數:

1:二者並不在同一領域,不競爭同一市場。

2:二者目前在文化底蘊和整體實力上相差不是一兩個等級。

第一點:市場等級差異.

蘋果是屬於科技公司產業鏈,而且又是屬於現在科技公司內的頭把交椅!所佔市場份額佔有的是全球科技類這個巨大的市場裡面的第一位,而大疆所在的市場只是科技類公司裡面的一個細小的分支,產品的客戶群並不像收集或蘋果其他移動設備那麼廣泛,簡單來說也就是大疆只能算是新疆的放羊的龍頭老大,羊並不是每個人每天都吃的東西,而蘋果則是全國賣米的龍頭老大。


第二點:底蘊不足

蘋果公司歷史悠久,技術與人才的積累與儲備無人可比,而且蘋果有自己最核心的價值,蘋果OS系統,此係統可以說目前無人能及,所以它有不可一世的資本,而大疆的產品只不過說目前在該領域還比較領先,競爭並不殘酷。小公司沒有大疆的技術與資金,大公司有技術有資金又嫌這塊肉小了。所以大疆自身也是不斷努力在前行,稍不努力也許就會被人輕易模仿與超越!但大疆自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成立了大疆創新,從技術時限上遠超越對手!想和蘋果一樣用實力說話!


壹零創意


大疆和蘋果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手。大疆所在的消費級無人機行業充其量只是小眾市場,而蘋果開啟的智能手機,則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在整個移動互聯網面前,無人機的市場和利潤根本就不夠看的,更何況只是一個大疆。

可以簡單對比一下。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無人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及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2017年,大疆銷售收入不斷增加,呈現每年約一倍增速。2015-2017年,大疆營收分別達59.8億元、97.8億元、175.7億元,增速維持在60%以上。

同時根據Gartner數據估算,2018年全球無人機市場產量達313萬臺,市場規模達到73億美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收入佔據了無人機市場的三分之二,消費級若按照3/1的數字計算,其代表的市場總量差不多24.3億美元。

而蘋果呢?2018財年年報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595.31億美元,營業收入為2655.95億美元。從數據可看,整個無人機市場的消費規模,連蘋果淨利潤的零頭都不足,大疆又有什麼可比的。

再說,蘋果的不可一世在於其行業壁壘難以突破、技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以及其佔據智能手機百分之八九十的利潤,與之相比,大疆不僅是營收的天壤之別,而且技術水平也難以同日而語。實際上,消費級無人機看似高大上,但技術含量沒有消費者想得那麼高,很多關鍵性問題還未解決。比如續航時間、載重、避險等等。而且對比工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的技術標準也低很多。

總的來說,大疆雖然被恭維為無人機業內的“蘋果”,但和蘋果真不是一個量級的。


歪道道


感謝您的閱讀!

蘋果市值是大疆估值的35倍左右。(截止2019年1月,美股蘋果7000億美元),蘋果怎麼能不目中無人呢?它底氣足呢!

我們以一個非專業的角度去解釋“大疆和蘋果”。作為一般消費者,大疆給大眾消費者的印象就是無人機,而且一度在消費無人機領域上達到了70%以上;而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蘋果佔有率為13.2%,確實比大疆要低的多。



在2006年大疆成立不到13年的時間,已經做到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第一的位置。而它的估值更一度到220億美元,在2017年營業收入為175.7億元,同比增長80%;淨利潤43億元,同比增長123%。而iPhone在2017財年,其淨利潤達到了483.51億美元。大疆和蘋果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而在手機市場,蘋果雖然遭到華為,三星的影響,但是,iOS系統的優越性,安卓系統的運行機制,這就給iPhone帶來了很大優勢,所以它偏執,不可一世!

而大疆雖然在無人機市場上表現出眾,但是這個領域相對單一,和蘋果生態鏈之間還有差異。當然,它一直比較謙遜,這種謙遜給大疆的未來帶來更好的未來。

而iPhone也在為它的偏執,目中無人而吃下惡果,德國的禁售給它的打擊將是全面性的,而最近銷量的降低,也讓iPhone面臨很大的問題,iPhone能走多久,未知數。


LeoGo科技


大疆是做什麼的

沒有接觸或者瞭解過的還真不知道大疆是什麼。首先大疆是一家公司,全稱是深圳大疆科技有限公司。大疆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和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生產商。


同時大疆也是全球頂尖的無人機飛行平臺和影像系統自主研發和製造商。是少數幾個能走出國門並在全球都能排上號的公司。



蘋果是什麼

蘋果是美國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主營電腦 消費類電子產品,現在的蘋果是智能手機行業標杆性公司。





大疆vs蘋果

大疆和蘋果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沒有可比性。就好比一家是賣海鮮的,另外一家是賣建材的,怎麼比?


天邊一朵雲


作為國內獨角獸陣營的重要代表,從2006年創立至今並迅速成長為全球領先的消費級無人機龍頭,大疆取得的成就值得稱讚。畢竟像比較近年來國內不少共享經濟獨角獸,大疆的含金量還是很高的,超170億的營業收入,40億的淨利潤,高達1500人的研發團隊,足以秒殺目前國內大多數科技類上市公司,和國內不少依託模式創新、燒錢補貼等方式建立護城河的公司也有質的差別。


最近大疆獨創的競標式“股+債”的融資也是從側面見證國內外資本對於其實力的認可。原計劃按照150億美元估值融資10億美元,結果各大資方認購額超30倍,結果只能再通過類似無息貸款方面,爭奪競爭份額。
在搞定國內外不少實力派對手後,大疆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已然是獨孤求敗。據統計,大疆無人機在國外的市場份額超65%,國內份額則高達85%。如果說,大疆和蘋果比的差距在哪兒。 首先,行業原因導致其難以取得像蘋果那樣的消費級市場。相比較而言,全球的手機和電腦市場巨大,以手機為例2017年全球的年銷售額近15億部,價值超5000億美元。蘋果2017年營收則高達2000億美元,淨利潤400多億,佔據全球手機廠商利潤的80%以上。而大疆的消費級無人機主要是國內外的一些拍客、運動愛好者等需求,大量普通群眾很難有購買需求。

其次,蘋果一手打造以IOS系統的生態,大量的應用開發者從源頭上受制並依附於蘋果,因此這個強大的生態平臺奠定了其作為盟主的核心競爭力。相比較下,無人機生態的打造還在起步階段,尚需努力。 最後,行業的競爭情況差異導致大疆佔據絕對實力,缺乏競爭對手反而更加可怕。縱然蘋果佔據產業鏈的上游,但是業內依然有三星以及國內的華為、OV和小米等代表性廠商,並且活的也還滋潤。而消費級級無人機,曾經的四強在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要麼轉行要麼賣身,高處不勝寒。
相比較消費級,軍用和行業無人機市場反而有著更大的潛力,目前大疆在這一塊尚在佈局早期,對於這個朝氣蓬勃的企業,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