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各行各業的經濟發展都處於上行趨勢,這一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眾所周知,我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基數大,消費市場也無比龐大,所以在不少外國企業的眼中,中國市場的潛力是“無窮”的。

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在改革開放幾十年的過程中,有很多外國品牌大量進入我國市場,其中有剛剛誕生的品牌,也有聞名全球的知名大牌。這些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後,慣用的手段就是通過收購國產品牌,致使國產品牌的競爭力逐漸降低,然後這些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中扮演著“一家獨大”的角色。

很多人會發現,我國有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品牌,在一些外國大牌進入中國之後,都逐漸被打壓到淘汰的邊緣。由於這些外資品牌的實力雄厚,有著非常充足的資金,所以他們會不惜花費重金來收購一些國產品牌,將原有的銷售渠道變為己有,最終這個國產品牌就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這些外資品牌很會“偽裝”自己,他們悄悄把國產品牌擠掉後,將自己“打扮”成國產品牌,讓老百姓誤認為是國貨,一直被矇在鼓裡。這樣一來就能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法國的達能集團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達能集團來華後,就開始四處尋找“獵物”,只要被這家企業盯上的中國品牌,似乎沒有一個能夠長久立足於市場當中。比如樂百氏和益力被達能收購後,下場都不太好,然而達能集團卻一直紮根在中國市場。

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根據數據顯示,達能集團在全球食品行業中已經佔據大量市場份額,旗下主營業務是乳製品和礦泉水等產品,業務範圍遍及全球幾十個國家。2018年,達能集團全年銷售額達到2000億元,單單在中國市場就收穫了580億的銷售額。

早在上世紀80年代,達能集團就已經進入中國,當年國內著名的光明乳業的第二股東正是達能集團,後來達能集團想要通過增持股份的方式成為光明最大股東,但是雙方最終沒能達成協議。達能集團還曾經跟娃哈哈集團打了數年的“爭奪戰”,好在娃哈哈的宗慶後力挽狂瀾,最終獲得了“戰役”的勝利。

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2000年,國內知名飲料品牌樂百氏被達能集團以200億的價格收購,不過遺憾的是,達能集團收購樂百氏之後並沒有認真對待,相反還推出自家的脈動品牌,並且利用樂百氏原有的銷售渠道來銷售產品。

通過樂百氏此前鋪下的銷售網絡,達能集團的脈動產品在2015年的時候創下了百億的銷售記錄,然而我們卻在超市中幾乎看不到樂百氏品牌的產品了。達能集團將自己“包裝”成國產品牌,並依靠國產品牌的銷售渠道,來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最終把對方擠出中國市場。

將自己“偽裝”成國貨,搶走580億銷量,國人卻一直被矇在鼓裡

可以說樂百氏這個品牌相當“憋屈”,公司的銷路被國外品牌搶走了,自己的營收也不斷下降,並且還被達能集團不斷“同化”。除此之外,益力這一品牌也跟樂百氏一樣遭遇到同樣的對待,在達能集團的屋簷下一直抬不起頭。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