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因為疫情的關係,最近聽到很多“失敗”的聲音:

  • 有的人企業破產了
  • 有的人失去了工作
  • 有的人甚至失去親人

在失敗面前,我們對成功變得更加渴望,每個人都在追求成功,每個人對成功都有自己的標準和定義。

但絕大多數人追求的成功其實是外在成功,比如豐厚的物質回報,至高無上的權力等。

但空有外在的成功,常常讓我們在外在成功的突然消失的時候,瞬間崩潰。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中彩票,根據美國的相關部門統計,在近20年來,美國國內彩票中獎者年破產率高達75%。

他們的確成功了,但很快變得更加失敗,可見僅僅追求外在成功是非常危險。

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1.成功的“倖存者偏差”

我們常常會在電視上看到,各種成功人士,他們大手一揮,PPT一放,一下子就獲得了幾千萬的融資。

這樣的故事經常出現在新聞的頭條中,這讓我們隱約覺得成功似乎離自己很近。

其實這是一個邏輯誤區,叫“倖存者偏差”,我們只看到了別人篩選過的結果。

二戰的時候,美國空軍為了加強飛機的防護,對返航的飛機的中彈情況進行統計,發現飛機的機翼上的彈孔比較多,機身和機尾處的彈孔相對較少,所以就認為機翼應該加強防護。

但統計學家亞伯拉罕·沃爾德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認為應該加強機身和機尾部分的防護,後來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那些在戰場上墜毀的飛機,很多是因機身和機尾中彈才墜毀的,而安全返航的,機翼被多次擊中的飛機便成了“倖存者”。

生活中也是如此,那些在聚光燈下獲得融資的公司,都是經歷九死一生的倖存者,而媒體又放大了這種結果,本質上,他們只是小概率事件。

我們要相信,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功都是偶然的結果,海爾的張瑞敏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2.誰成功了?

既然成功那麼遙不可及,那我們還要努力去追求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找到中國大地上最成功的人,這個人便是孔子。

孔子的一生對我們在追求成功,有著非凡的借鑑意義。

孔子早年也希望獲得成功,他總結了一套治國齊家修身之道,希望謀得一個好的職位,然後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他到處宣傳自己的理念,希望能被統治階層採用。他先在魯國失勢,不甘心,繼續周遊列國14年。但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甚至被人威脅追殺。

在他69歲以後,他改變了人生的方向,轉為傳道授業解惑,設私塾,收弟子,擁有弟子三千。

更重要的是,他的弟子把他說過的話整理成《論語》。儒家思想也因此一直流傳至今,影響了整個東南亞。


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3.孔子的成功有什麼啟示?

孔子的經歷,對於我們追求成功,有著現實的意義:

首先,想要成功,先要成為一個異類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各國都推行“富國強兵”,孔子卻反其道而行,提倡“仁義治國”。這明顯與統治階層的思維背道而馳。所以在當時,他就是一個異類,反觀現代,當年蘋果手機剛出來,那就是一個異類。

其次,對於外在的成功,我們很難去預測

孔子雖然手上有“治國良方”,但是別人不接受,甚至百般阻撓、威脅、追殺,這些都是不可控,甚至無法預知什麼時候才能苦盡甘來。

早期的Airbnb就面臨這種窘境,當時讓一個陌生人住進自己家裡,對於非常注重家庭隱私的美國人來說,是多麼瘋狂的事情,這讓早期的Airbnb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滿了各種變數。

最後,內在的成長更為重要

孔子最後放棄說服統治階層,不再追求這個所謂的外在成功,轉向追求內在成長。這個轉變成為了他人生的轉折點,我們的人生也一樣,把焦點轉向自己的,轉向內在,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4.追求內在成長,尋找生命的意義

比起外在的認可,孔子最大成功在於,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經歷多大的苦難,始終在內心堅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價值的。

因為他找到生命的意義,那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在《尋找生命的意義》這個本書中,作者給出3個答案。

20世紀30年代,作為猶太人的弗蘭克,沒能躲過席捲整個歐洲的納粹種族滅絕運動。被關押到曾被稱作“死亡工廠”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但幸運的是,他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為什麼他能活下來,因為他心繫自己的妻子,希望有朝一日能和妻子重逢,同時作為心理醫生,他希望他在集中營的這段經歷,能在未來某一天分享給大家,帶著這樣的信念,他活了下來。

他告訴我們:"不要只想著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敗。成功就像幸福一樣,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產物,是一個人無意識地投身於某一偉大的事業時產生的衍生品,或者是為他人奉獻時的副產品。”

弗蘭克告訴我們,尋找生命意義有以下三個途徑:

①工作(做有意義的事)

②愛(關愛他人)

③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現實生活中,雖然我們不必面對集中營式的苦難,但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依舊障礙重重。

在我看來,對內在成長的追尋過程便是尋找生命意義的過程,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迷失方向。


孔子的一生,給追求成功者的3大啟示

結語

無論何時,我們都應該把眼前的問題當作成長的機會,主動抓住這些機會把自己打造成自己想成為的人,就算一時沒有獲得外在的成功,內在的成長也會讓我們的人生意義非凡。


我是@飛翔的海馬,80後知識獵人,專注知識管理與認知升級。歡迎關注我,一起學習如何學習,用學習活出100種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