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感悟赏石意韵

赏石界在欣赏赏石的形、质、色、纹这些外部特征时,最终是围绕“神韵”来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魅力。所谓“神韵”,应该是指赏石的“精、气、神”,同时还包括使奇石成为赏石的命题、配座(配道具),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明确表达的灵魂所在。

有“意韵”的赏石通过造型、图案、石质、色彩、纹理、命题、底座(道具)来体现其价值和艺术境界。有一种认识必须统一:不是所有原石都具备成为奇石艺术品的条件;有韵味的奇石才可能成为赏石艺术品;成为艺术品的赏石也有等级差别。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使赏石成为艺术品的作者是最终将赏石作品展现给观众的展示人,展品的好坏直接反映展示人的艺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这与字画是一个道理。字画可以是艺术品,并且可以是高级艺术品,但如果是一个不懂艺术的人所作的字画,那就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现在谈论赏石文化,解析赏石“意韵”,必须把赏石作品提到艺术品的高度来认识,这样争议、讨论才会有意义。赏玩赏石表面上看到的是所展示的赏石,其背后蕴藏着的是展示人的文化艺术素养。赏石能赏出意韵来,已不再是一个低层次的直观感觉,而应是透过形、质、色、纹与艺术、文化交融、领会、感悟、升华的心智历程。

在赏石欣赏时,自然和谐,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是韵;奇石与底座完美结合展现赏石魅力是韵;一个点明主题充满联想的命题是韵;给人鲜活、自然、合理、充满动感的感觉也是韵;给人清新、文静、舒畅、典雅印象的还是韵。韵一定是赏石作品形、质、色、纹、命题、底座的综合考量。“分别认识,整体审视”,通过欣赏赏石千姿百态的形状,千变万化的色彩,曲折有致的纹理,丰富多彩的质地,以及体现文化艺术品位的命题、配座,最终享受的是意犹未尽的意韵。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但有时我们欣赏赏石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初看什么特征指标都不错,而综合在一个观赏主题里时就不美;也有时,看似不太容易得分的诸多方面中只有一个特好,组合在一起,却是大美。这或许就是古人有专取“一好”的原因。但必须明白,这“好”不是一般的好,是属于超于一般的特好。比如现在比较受亲睐的来宾卷纹石和戈壁沙漠漆中的极品,就属于一好能成名的特例。

中国赏石骨子里仍以诸子百家,释、儒、道思想为精神内核。赏石的意境就在于:崇尚自然,通过挖掘赏石蕴涵的和谐文化,领悟“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追求富有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获得精神的享受。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意韵在赏石作品中,主要体现在有与没有,好与一般之间,故试着将“意韵”分为三级:鉴赏赏石作品时,能令人产生不可名状的冲动,惊叹大自然神奇,回味无穷,使人念念不忘的就是特级;只要是协调、均匀、有美感,观后有印象、不唐突的,就算二级;其他的就无法谈韵味了。

配座的魅力

没有一种艺术品会像观赏石那样依赖底座(道具),也没有一种底座能像观赏石底座那样改变观赏石本身的艺术形象。观赏石的历史是从它有了一个相对合适的底座开始。这是一个用发展眼光看事物的辨证关系。底座创作的最根本意义在于:表达了作者对观赏石艺术的认识深度;实践了作者对观赏石作品的创作理念;体现了作者对观赏石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知程度。

上底座我们可以用“创作”来表示。底座创作要遵循“巧夺天工、顺其自然”的原则,创作前构思要清晰,美学讲究虚实、平衡、动静、稳险,追求“似与不似、不似神似”的创作意境,赏石上座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的作用就是将奇石的最佳观赏角度表现到淋漓尽致,并弥补奇石局部可能的不足,以达到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之意境。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追求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底座创作设计时,必须追求卓越的艺术价值,突出重点,最大限度地表现观赏石最美的一面、特殊的一面,或者说不可言传神韵的一面。底座创作就是将从赏石中发现的主题思想及欣赏者的主观价值反映出来,这里不仅反映了赏石家把握形式、风格、空间尺寸的设计能力,也反映了艺人精心雕琢、细致布局的功力,更是赏石家独特创作思维的集中体现。


要保证观赏石作品的整体水平,在配座时就必须明白,并非是用底座去替代观赏石本身天然之美,而是用审美观点、用合适的配座去张扬观赏石之美,观赏石配座的最高境界是让人在享受大自然鬼斧神工魅力的同时感受人文艺术之美。在配座创作过程中,必须要追求“超脱世俗、天人合一”的境界。

好的配座不但最大程度地展现了奇石的自然魅力,同时也使这门艺术获得广泛的认同,作者认为:不上座,再好的奇石也只是素材,即使徒添了几十年的岁月,但从收藏角度来看仍然是块新石,奇石只有经过精心配座、点明主题后,才能提炼出人文内涵与精神境界,才能脱胎换骨,成为众人瞩目、津津乐道的观赏石。换句话讲:赏石是要用底座来续写文化历史的,赏石底座的好坏、包浆才是赋予赏石可能成为古董的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在底座创作过程中,作为一名收藏鉴赏者,当面对一枚已趋完美的奇石,而始终不得要领,设计不出一款能让观赏石淋漓尽致地向世人展示其天然魅力,并完全表达鉴赏者自身对观赏石理念理解的底座时,这种状况是最痛苦的。

在对底座的鉴评中,必须明白:“合适”是最重要的,艺术必须为主题服务,细节决定成败,严谨成就经典。注 1

如果给底座打分,作者认为:总体配合完整,重心平衡有动感,摆放角度合理,大小、高低比例合适,突出赏石精妙之处,道具或底座本身能成为完整艺术品的配座,为特级。整体布局得体,重心平衡,底座或道具大小合适、细腻,为一级。布局得体,重心平衡,底座落榫得当或道具大小合适,雕工稍有不足,为二级。道具或底座粗糙,布局尚可,道具或底座比例略有失调,为三级。道具或底座无艺术性可言,略胜于无,则还需努力。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命题的意境

奇石在发现的初期,我们无非从轮廓、造型、质感、色彩、纹理、完整度及稀有性等方面来评价奇石,这是奇石的本性,只是被我们发现而已。发现并不改变奇石,然而创作却更重要,创作是进一步发掘奇石神韵与价值的过程。创作最重要的两步就包括配座(配道具)和命题,创作反映了创作者的艺术素养和文化底蕴,同时也反映了创作者对赏石理念的深刻理解。

赏石的题名是创作者对赏石作品理解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因此简洁精练、形象生动、恰如其分、发人深思是相当重要的。赏石题名可以是古雅的,也可以是现代的,可以是直白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用典宜贴切,语言宜简练,只要能深入挖掘赏石意境,奇思妙想,琅琅上口,能突出中华语言文化之魅力的就好。

对形、质、色、纹、韵、配座 命题的认识和理解

赏石作品完成后,邀请三五挚友、同好,从多角度对赏石进行命题品赏是很有必要的,可以请数名鉴赏家集思广益,也可以在若干年内反复斟酌。总之,赏石命题是为更深层次的发掘赏石的文化内涵。

在挖掘赏石经济价值、 收藏价值的过程中,命题无疑是最具文化的一个环节。命题既要反映奇石之本色,又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使人产生联想,真的很难,这里所反映的文化功力需要人们为之追求一生。

而为评价命题是否合适,作者以为分三级为好:命题得体,突出神韵、意境,体现作品精髓,发人深思,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命题为最好;立意精准,自然贴切,符合石意,浅显明了,雅俗共赏的题名为次;暂无恰当的命题,也不牵强附会,为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