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收紅包恐怕是每個孩子在新年裡最期待的一個環節。自古以來,長輩給“壓歲錢”給小輩的習俗就流傳至今。

眾所周知,紅包裡邊給的肯定是錢,並且紅包是由長輩發出的,那如果轉換角色,紅包裡的錢換成別的東西,由孩子們送給父母們又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在2018年的大年初一,記者從揚州大學的教學科學院獲得一個消息:那就是學生們為長輩送“紅包”。紅包不僅僅只是包括錢,還可能有照片,書信,還有畫作等等,“內涵”十分豐富。

學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樣的“反轉紅包”其實是數科院團委給低年級學生的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這讓這個紅包裡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流露著孩子們的感激之情和對長輩的美好祝願。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迎來了寒假,我們就迎來了新年,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很容易放飛自我。父母更需要見縫插針的對孩子的成長進行教育。這一項反轉的紅包告訴父母一個道理,我們該教孩子的不僅僅是金錢的作用,而是孝道和親情的作用。

怎樣教孩子們去盡孝道?

1、言傳身教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最初都是孩子的學習榜樣,父母孝敬了自己的父母,孩子也會看在眼裡並且記在心裡。

2、心理和物質上的引導

父母可以從側面旁敲側擊的和孩子講一些孝順的例子,可以是身邊看到的,聽到的,更切合實際一點。可以陪著他們看看這樣的電視例子。

並且對這樣的行為做出讚歎可誇獎。因為孩子的心智在小時候還不夠成熟,對事物的認知還是不夠的,如果在這個時候就能做到引導的意識,那麼效果絕對事半功倍。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記得很多東西,並且能夠自然的做出孝順的行為。不要去講枯燥的大道理,孩子會產生排斥心理。獎勵與給予是孩子最好的前進動力。

如果獎勵變得隨便那麼孩子就不會珍惜,所以需要偶爾給予一次,在他們做到接近完美的時候進行賞賜,那他們就會感恩。

3、懲罰,不溺愛

前邊說了,不吝嗇獎勵,那麼懲罰也是一樣的。過度的溺愛會害了孩子。很多犯罪分子的童年溺愛就讓他們看不清社會的現實,做出了違法犯罪的行為,變得無法無天不受控制。

所以溺愛是最不可取的,孩子做錯了事情就必須要有懲罰,懲罰不是說狠狠的打罵,不是體罰而是適當的給些懲罰,建立起父母的威信,恩威並施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孩子會更加刻骨銘心。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母親上學”的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獲得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的孟佩傑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孩,但是因為命運捉弄,她有了一個不平凡的人生。

2009年孟佩傑被離家有百公里之外的陝西師範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但是因為她養母的身體情況特殊,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學”。

其實她從八歲起就開始了為家裡的生計而奔波操勞,她一直與癱瘓的養母相依為命,不離不棄,她所受的苦難和堅持做的孝順,是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孝順的孩子運氣不會太差,現在孟佩傑畢業了,在山西省臨汾市隰縣文物旅遊局任一名幹部,一樣和母親相依為命。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中華民族的孝道因為有了孟佩傑這樣的人的堅守,才讓孝道在這個社會中沒有別完全的泯沒掉。只要人人都對父母付出一份關心與孝順,這個傳統美德就會永遠的傳承下去。

這樣的遭遇也不是人人都會遇到,但是在我們大眾的生活中,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為父母做的幾件小事。

1、除了自己日常的開銷外,要留有工資的三分之一的錢轉給父母。其實很大一部分父母們是不會用的,他們會幫自己的孩子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2、在每個季節變化的時候,我們給自己添置衣物的同時,也要想起父母。我們可以帶著父母去添置新衣,忙的話可以買好寄過去給父母。

3、教會他們使用社交網站。現在社會的發展很快,很多東西很多地方都用不到現金了,手機裡面也藏著很多的玄機。所以老一輩很多人都搞不懂現在的“花裡胡哨”。孩子們需要教他們去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以便他們更好的融入社會,並且不會在平時的生活中過於苦悶。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4、每年都必須帶他們去定期的做體檢。父母的身體健康一直都是子女們最擔心的事情。所以做好預防是很重要的。

5、離家時候多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在外讀大學的時候,可以時不時打個電話或視頻和媽媽聊聊今天或者最近發生的事,愉快的和不愉快的,可以對媽媽適當的發出“請求”或“疑問”,與媽媽進行溝通,他們才會感覺到他們還是被需要的。

6、注意我們的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我們連自己都顧不了,怎麼去孝敬我們的父母呢。所以我們要關注我們的健康,只有身體力行了,才能更好的照顧父母。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7、記住父母的生日,在生日的時候送上禮物或者真摯的祝福。

8、回憶父母小時候幫我們做過的一些事情,如果可以,子女們也對父母回報這樣的行為舉動。

9、回家多抱抱自己的父母,常常說“我愛你”,經常表達就能更親近。

這些事情子女們都能很容易的做到,孝順常常是體現在細微之處的。孝順父母我們無需太刻意去做某一件事,自然和真心最好。

20年過去了,那個“帶著癱瘓母親上學”的孝順女孩,現狀讓人欣慰

父母教會我們如何去愛人,如何與人相處,教會我們蹣跚學步到走向社會,有時候我們最缺的就是回頭看看,父母一直就站在原地等著我們,等著我們用學會的愛,去愛他們,記得他們。

今年的寒假過年,我們也給爸媽們一個“反轉紅包”吧,讓他們擁有一份屬於來自子女的專屬驚喜。做個孝順的孩子!

我是菁媽,一個女孩的媽媽,母嬰行業培訓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為上千家長提供育兒諮詢。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