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文章前引:

如果說,釣魚是為了修身養性,那麼你做到了嗎?我想還是有很多人沒有做到,也包括我自己。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修身養性的前提是心境,無慾無求,心平氣和,不爭輸贏,不論朝夕。其實現在真正能做到修身養性的,我們還早,為什麼如此說呢?以下幾點可以很直觀的證明了許多釣魚人都做不到。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 一,年齡,心態,以及家庭生活!
  • 二,日常垂釣,為了釣到魚絞盡腦汁!
  • 三,不為釣技,只論裝備好壞!

年齡,心態,家庭,這才是能否修身養性釣的第一要素!

都說釣魚修身養性,其實能做到的只有哪些毫無後顧之憂的人,就像70、80、90年代,甚至部分60年代的釣魚人,有多少能有這樣的條件談修身養性?這幾個年齡段的,有多少不是為了生活,還在繼續拼搏。

70年代的,現在也50了,慢的可能還沒做爺爺輩,而快的已經做了爺爺。但是即便如此,他們還不算老年,還是有太多的後顧之優,為了子女,為了孫子孫女。該拼還得拼!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80年代的,都說80後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上無父輩支撐,下無貴人相助,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去努力。而80後也步入了爸爸輩,生活的壓力更是讓他們無暇談及修身養性!

90年代的,其實相對於80後,90後的人至少還是比較幸福得,不過也相差的不會特別大,努力自強這是本分。而90後曾今也被流傳了一個代名詞,那就是“非主流”,不過隨著時間的驗證,這個詞也隨風而去了!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而對比,以上,60年代的,他們是真正從艱難走到了現在,他們吃的苦,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不過苦盡甘來才是關鍵。有些熬出頭了的,也有還在為小輩拼搏的。不過如果說真正能談及修身養性垂釣的,那麼60年代得釣魚人,還是有一大部分可以做到的,苦也吃了,甜也吃了,一切看的也透了很多!

  • 再說心態,能做到修身養心的垂釣,那種釣魚人都是看透了,心平了,沒有爭勝,沒有敗餒。水邊小坐,看山水,賞風景,有口拎一杆,無口繼續等,想想過往,喜迎明天。這才是真正的修身養心垂釣!
  • 而無法做到這點的還有家庭因素,釣魚永遠都是一種愛好,而你的每天作釣,會給家庭帶來什麼?同意你釣,但是沒同意到你只釣魚的地步,所以為了家庭合睦,只有更多的精力才可以談及能否安穩垂釣!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垂釣本身講究的就是休閒,但是又有幾個能做到不為中魚而釣的?還不是想盡辦法的釣到魚?

說釣魚不為魚的,多少釣魚人可以平心做到?到達一個釣點,一群釣魚人,有釣到的,有沒釣到的。釣到的情緒高昂,釣不到得眼紅低落。內心也會在想,為了什麼,錯在哪裡,釣法不對嗎?還是餌料不對?又或者窩子做得不行?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然後就有了,使勁的觀摩,回來後揣摩,看各種教程,學各種製作,再到感覺想通了,付諸實際。這也許就是釣魚人,從本身的娛樂,到了為釣好魚,而將初衷拋之腦後!所以,修身養性的垂釣,直接被推翻了,是啊,存在了目的性的,那麼就無法做到無慾無求的垂釣體驗!

為了釣好魚,開始學習著各種釣法,路亞了,海竿拋竿了,磯釣滑漂了等等!

為了釣好魚,開始學做各種各樣的窩料,餌料,尋找著一切的可能性!

  • 釣魚你能做到什麼都釣?最終還不是從開始學習以來,小魚先釣,再到大魚,這過程總是在一步步的深入下去,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功利心的不止實際垂釣本身,除了這些,還有一群釣魚人,玩的是裝備,不在乎技術好壞,中魚多少!

如果釣魚除了釣技,那麼支撐著垂釣的,還有裝備。確實,一件好的裝備,在垂釣過程中,能帶來的體驗是極大的。可是,釣魚人裡,這些的一批人,他們只在乎裝備好壞,只在乎,我用的比你好,比你貴,比你舒服。

從小魚釣到大魚,從臺釣手竿到路亞,海竿,釣魚修身養性在哪裡?

這應該就是攀比性了,而不是真正的釣魚,所以這樣的一批人,又怎能算的進去修身養性垂釣呢?看到什麼買什麼,看到喜歡的更是想盡辦法擁有。這又如何談的上修身養性呢?

文章結尾!

所以,垂釣本身的問題就是出在,心不平,而真正想體驗這種感覺的,我想真的只有少數一些。也許他們兒孫滿堂。也是攀比也好,炫耀也好,真正能做到無慾無求的垂釣,那都是已經看透很多很多東西的,那麼還有想不通的,就只有通過垂釣的愜意,慢慢的在嘗試將它捋通,這才是真正釣魚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