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很多人不能祭祀,清明節他們會不會去祭拜?

若菲人間煙火


清明節是祭祖的最大節日,如果自己的父母已經不在了,一般都會回去燒紙的,到今年清明節還有一月有餘,疫情也基本控制住了,到時很多人會回家祭拜的。不過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能掉以輕心。


叢中笑9733


馬上要到4月5日清明節了,到了我們傳統的祭祀節日,好多人都在問,清明節能不能去進行祭拜?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從春節一直到今天了,好多人都沒辦法祭拜,甚至家裡有老人去世的,也是匆匆辦了,其實,清明節能否參加祭拜,主要取決於我們目前自己所在的地方疫情防控的情況,如果防控指數已經降到三級以下,人們已經陸陸續續基本開始了生產生活,確診病例和疑似患者已經連續半個月處於零增長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下,根據各個地方下發的通知,是可以參加祭拜的。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最好我們是錯峰出行進行祭拜。這樣也就避免了集體聚集的情況。同時,大家要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的習慣。

疫情當前,安全最重要,雖然祭祀活動不能少,但希望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合理進行必要的祭祀活動。


最近的你961


春節前後為了防疫,取消了所有的聚會活動。包括很多這期間去世的人,大多沒有親人送別,甚至最後一面都沒見,直接火化,骨灰存放殯儀館,決定疫情過去再發喪。

等到了傳統祭祀活動的清明節,那時疫情已經過去,失去親人的人會釋放自己壓抑太久悲傷的情緒。祭祀活動會非常隆重。

清明節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又是人們出外遊玩的季節。人們關在家裡太久了,連心情都發黴了,那時疫情如果已經完全過去,人們會迫不及待地衝出家門,出去遊玩,放飛壓抑已久的心情,釋放一下由疫情帶來的恐懼的情緒。去探望一下很久沒有見面的父母,親人。大概那時,也會很熱鬧的。



千帆閱盡


這個問題是大家目前都比較關心的,剛好我們家族就這事還進過討論,我們這每年農曆的春分就開始組織掃墓祭祖,我們討論的結果是:由各大房頭的子孫派出代表,人數儘量控制少一點,今年掃墓的主要目的就是清除墳墓周邊野草,祭祀的事情反而成了不太重要,所以派出的代表都由青壯後生組成,老人和小孩們今年不參加掃墓活動。

近幾年來政府提倡文明掃墓,反對焚燒銀紙香燭特別是燒炮仗鞭炮,保護大自然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隨著政府職能部門的宣傳和執行力量加強,人們也漸漸的改變了傳統做法,把焚燒香燭冥鈔、炮仗這些改成了修聳祖墳的野草雜物,掃墓祭祀祖先之餘還能改善環境不也是一件大好事。

今年的掃墓我們準備添置幾部電動割草機,還有一些必要的農具鋤頭等,主要目的就是清理野草雜物,掃墓祭祀的話只有用焚香祭拜就可以,這樣做又節約又環保。


海陸雙豐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賢的日子,也是遠足踏青、親近自然的日子。

現在的疫情隨初見成效,各地呈現下降趨勢。多地已經清零。但是隱患還是有的,病毒潛伏期長,在病毒沒有徹底清殺之前還是少出現這種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如果疫情還未完全停息再次出現相互傳染,後果真的是不堪設想!我們還是聽從國家認為阻擊病毒取得勝利的號令,才能放心地去參加各項有意義的活動。

當然我們的傳統還是不能丟的,可以換一些別的方式去祭奠我們的祖先們。我想前輩們最希望看到的是國泰君安。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文明、綠色、環保、平安”過清明節的理念,以及被人們所接受。今年過年的煙花爆竹也是有很大的進步,雖然對這個接受程度不一樣。但對環境保護肯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們還是要支持的。


豪情3941


人在武漢,路過說兩句。

讓祖宗原諒我們這一年吧!來年我們再追遠。

祖宗地下有靈,恨不能重返人間共滅瘟魔,他們要開人間子孫萬世太平!

戴好口罩,少出門,還祖宗一個安全,健康的人生,這才是最大的祭拜祖宗!畢竟此疫隔離封城,史無前例。

為了天下之安康,讓我當一回不孝子孫吧!

個人心語,不成文章。有失處見諒!


用戶江湖夜雨


肯定去啊。

你肯定沒什麼留意現在的疫情吧。

現在除了湖北,很多省份的數據都下降了。

特別是廣東這邊,很多市區都清零了。

湛江有大半個月沒有出現病例了。22個病例又出院了19個。

整個市只有3個住院了。

現在離清明還有一個月,我相信清明節根本沒什麼問題。


燃點最後一團火


孔子論祭,說“祭如在”。

祭祀祖先,當如祖先真正在場一樣,滿懷敬重。

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孔子說:“如果我不親自參加祭祀,就好像沒祭一樣。”

祭祀需要虔誠。唯有這種內發於心、外化於身、表現於行的虔誠,才能紓解清明的意義。

緬懷故人,不僅是心誠意至的靜思懷想,更是滿懷感恩的和傳承延續。

清明祭祀,帶上我們的回憶,帶上我們的家人孩子,寄託哀思,慎終追遠,這種一種天與地、祖輩與後代、過去與未來的連接。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到哪裡去?

這些充滿哲學意味的問題,在那方小小的墳墓前,顯得更具深意。

所以,儘管戴著口罩,我們還是應該去祭拜的!


夜間列車


經過這麼長時間全國人民的努力,疫情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全國好多城市連續十多天沒有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出現,交通逐漸放開,生產逐漸恢復,從目前各種數據和距離清明祭祀的時間來分析,應該到清明時候全國除湖北疫情可能還需要嚴防外,其他省就會走向正常化的生活模式。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重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傳統節日,所以肯定會去祭拜,也可以順便踏踏青,放鬆一下心情。

鑑於今年疫情,非常時期我們應當引導民眾,形成一種科學合理的祭祀模式,比如可以錯峰出行祭祀,也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在網上祭祀,用多種形式來表達我們對故人的懷念之情。到哪時候智慧的中國人會想到各種科學的祭祀方式。也相信到哪時候我們必定能戰勝疫情,祖國加油!


一直在大陝北


因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有些地方出門不方便,今年清明節不能到祖先墓地祭祀先人,大家都能理解,相信祖先也能接受,不會在夢裡罵你忤逆不孝。我認為,只要心中有先人,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紀念先人。況且祭祀的方式多種多樣,你可以在心裡默默紀念感恩祖先,也可以在家裡舉行祭祀儀式,追思先聖,感謝先人養育之恩。當然條件允許,建議帶著子女一起去先人的墓地掃墓祭祀,舉行一些簡單儀式,增加孩子們的傳承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