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元春身為皇妃,卻死的不明不白,原因為何呢?

型男東海Terry


賈元春到底怎麼死的,真相撲朔迷離。但就像判詞隱喻的一般,賈元春絕不可能如通行本八十回後的肥胖、痰症而死。對於賈元春的死因,還要從判詞和曲子找線索。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 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甲夾批:悲險之至!】

賈元春判詞和曲子有幾點特別要注意。

第一,判詞圖畫最直觀,畫了一張弓還有香椽!弓與宮諧音,可以代表賈元春身居皇宮為貴妃!但為何不畫宮殿?“弓”一定主要代表戰爭和殺伐!而佛手是香櫞,香櫞不一定是佛手,表明似是而非。賈元春受寵是假,貴妃是“假貴妃”!


第二,榴花不是懷孕,而是影射孫權皇后潘淑,孫權為潘淑建“榴環臺”,神鳳元年(252年)2月,近侍宮人乘潘淑昏厥不醒時將她縊殺(記得潘淑的死),事後聲稱皇后因為疾病暴亡。

第三,虎兕相逢大夢歸!曾有古本作“虎兔相逢大夢歸”,現在幾乎所有版本出版都作“虎兕相逢大夢歸”!皆因更有殺伐氣勢,也與判詞圖畫“弓”的殺伐氣息相符!

第四,元春死得突然!“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表明賈元春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死去。【恨無常】的恨字也證明此點。

第五,元春死前發現可怕真相,就是一切都是“香椽”陰謀,虛假的。不但自己要死,賈家也要陪葬!所以,賈元春死後非常急迫。“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第六,賈元春死前經歷了什麼可怕事?她“二十年來辨是非”,辨明白了什麼?脂硯齋批語留下了另一條重要線索!

第二齣《乞巧》;【庚辰雙行夾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紅樓夢十八回,賈元春省親大觀園,點了四齣戲,其中第二齣《乞巧》,批語:《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長生殿》是清初著名劇作家洪昇的代表作。洪昇也是《紅樓夢》的緋聞作者,與江南織造曹寅關係非常好。有一年曹寅排演全本《長生殿》,洪昇受邀觀戲後回程酒醉落水而死。《長生殿》主要講述楊貴妃與唐明皇的故事。其中,能夠影射賈元春之死的只有楊貴妃之死。

唐明皇寵幸楊貴妃,任用奸臣楊國忠。安史之亂爆發,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和太子李亨西逃,途經馬嵬驛,大將陳玄禮帶領軍事譁變,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明皇無奈下旨賜楊貴妃三尺白綾,將楊貴妃縊死。太子李亨與唐明皇分道揚鑣,取道靈武稱帝。


《長生殿》結合賈元春判詞和曲子有幾點契合。

第一,軍事譁變契合賈元春判詞圖畫“弓”的戰爭殺伐隱喻。

第二,唐明皇為代表的老勢力,與太子李亨為代表的新勢力角逐,是為“虎兕相逢”,影射紅樓夢背後皇帝與太上皇北靜王之爭。

第三,孫權皇后潘淑被縊死,楊貴妃縊死。可以肯定,賈元春最終也是被縊死。

據此,我們大膽推測,宮內有太上皇表明皇帝登基未久立足未穩,北靜王覬覦皇位,拉攏賈家——違法出席秦可卿葬禮,將御賜鶺鴒香念珠送給賈寶玉都是不軌證明,又宣揚自己受海內名士追捧青睞——不軌之心昭然若揭。賈家被誘惑,妄圖再做一回寧榮二公的從龍壯舉。最終雙方發生了衝突,北靜王一夥失敗,賈元春最先被縊死,隨後賈家被抄家!您認為呢?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元春身為皇貴妃死得不明不白,原因為何?略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方家指教。

死因並非不明不白,而是作者故意為之,採用“真事隱”的手法,有意將其模糊,讓讀者自己去思考去推演。皇妃死去,本是皇家事。死因是什麼,作為元春孃家的賈府不敢問也不能問。對於小說作者而言,同樣也不敢寫不能寫,要知道,大清國的文字獄可是非常橫行的。談論皇傢俬事不管是與非,對與錯都是犯忌諱的。

元春之暴亡有其突然性更有必然性。“虎兕相逢大夢歸”,元春之判詞已藏暗謁。虎者,山中百獸之王;兕者,古之瑞獸,形如犀牛,獨角力猛。兩獸相逢不鬥則罷鬥則必有一傷。皇宮後廷,“宮鬥”現象不可避免也屢見不鮮。元春作為新晉賢德妃,恐怕也難逃此劫。在與一個勢力更大的‘’新人‘’一一“瑞獸”爭寵的過程中,她失敗了,失寵了。等待她的結果,無非有下面幾種可能:因失寵被冷落,無奈而自殺,或受盡寒霜之苦形容枯萎,久之而生病又無人問津,自然病故(筆者傾向這種說法),或為情敵所害即他人為穩固地位而又怕元春東山再起,害死了她;或是捲入一場無法逃避的政治鬥爭,

縱觀元春大觀園省親前後表現行為,她是一個無政鬥才謀的庸人。最後只能作為“犧牲品”送上祭臺。無論哪種原因,終究魂滅於皇家深宮。這種必然性無不昭顯封建王朝後宮爭鬥的殘酷、冷漠、無情,以及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

作為皇妃死得不明不白,其原因大概只有曹雪芹自已清楚。不明白寫出來,也許這正是作者的‘’小說筆法‘’和高明之處。


清風齋詩聯


別說元妃作為皇室中人死的不明不白,就連賈府眾人死的不明不白的也不少。一個鐘鳴鼎食之家尚且有不能向外言說的秘文更何況宮廷之中。且元妃作為賈家最強有力的後盾,賈家要敗必她先敗,故不管是宮廷內部鬥爭還是朝堂政治鬥爭元妃都不可避免的成為犧牲者。


阿Q的視界觀


元春的判詞裡有一句是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就是老虎,兕也是一種兇猛的動物,兩者相爭則必有一傷,後宮裡頭的關係錯綜複雜,有看過現在的一些清宮戲應該就能理解了。皇妃其實也就那樣,說到底在那個年代,再沒有成為太后之前,沒有哪個女的可以一直得寵的。等皇帝厭倦了你,那自然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