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看臺|​馬玲:經歷地震感恩餘生,運動修行無悔乒乓

裁判看臺|​馬玲:經歷地震感恩餘生,運動修行無悔乒乓

馬玲 乒乓球國際級裁判

馬玲與乒乓球的故事,已經持續了48年。1962年,馬玲出生於河北唐山。上小學三年級時,路北區體校招收乒乓球學員選中了她,從此每天放學後,馬玲都要騎著自行車趕到體校進行兩個多小時的乒乓球訓練。她的教練剛從河北省隊退役,對她要求非常嚴格,這也幫助她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上初中時,學校沒有乒乓球項目,而富有運動天賦的馬玲又被選入市體校排球隊。在訓練之餘,她偶爾還會去乒乓球隊打打球。“因為基本功比較好,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我練過,當時女隊的何教練說希望我能經常去。”

1976年7月28日,馬玲和十幾個一起參加排球集訓的隊員擠在體校的一間平房裡熟睡,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在瞬間將唐山夷為平地,當她從廢墟中爬出來時,竟悲痛地發現有4名隊友已經離世,那個夏天,她只有14歲。

災難不僅帶走了隊友,還有親人。“我家原本有姐妹三人,妹妹在地震中去世。重建時,一切都要靠自己,當時我父親就帶著我和姐姐,一桶一桶地拎水、和泥、蓋房子。”這些都成為了馬玲至今仍舊刻骨銘心的回憶,也讓她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更加樂觀、獨立,對遇到的人與事都常懷知足與感恩之心。

初來乍到就獲得準國家級

1979年,17歲的馬玲參加高考,她順利考入河北師範大學體育系並選修了乒乓球課。“教我們乒乓球和裁判知識的是沈守仁老師,他也是中央電視臺乒乓球解說員蔡猛的老師。蔡猛比我早一屆,我在校園裡經常看到他刻苦練習解說的基本功。”在老師和學長的帶領與感染之下,馬玲勤學苦練,還成功考取了乒乓球裁判證。

1986年,已經是準國家級裁判的馬玲參加了在石家莊舉行的第六屆全運會預賽,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全國大賽。馬玲回憶道:“有一場比賽我是主裁,期間有一個擦邊球引起了爭議,負方要求看錄像,我覺得自己沒看錯,就同意了。後來才知道現場是不允許看錄像的,當時我太年輕,的確沒有經驗”。對於掌握專業知識的渴望與想要提高水平的心願,激勵馬玲繼續努力,不懈追求。1994年,馬玲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一名乒乓球國際級裁判。

裁判看臺|​馬玲:經歷地震感恩餘生,運動修行無悔乒乓

錯失藍牌卻收穫友誼

在多年執裁國內外大賽的過程中,馬玲注重積累經驗、時刻掌握最新動態、技術發展趨勢,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學習、與高水平裁判請教交流,因此也得到了各級主管部門的認可。而原本想在排球裁判上一展所長的馬玲,卻因緣際會之下,在乒乓球裁判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向前,不斷收穫。

1995年,因為中日韓運動會的召開,唐山新建了網球館。酷愛打網球的馬玲在當地小有名氣,還在《東方時空》露過面,當時唐山體委缺少專業方面的人才,就將她調到網球館工作。一年後,領導發現她在文字方面有些功底,又調她到辦公室負責文秘和宣傳工作,後來,馬玲競聘上崗到競技體育處,所負責的項目正好有乒乓球。再後來,她出任唐山市乒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只要在唐山市承辦和舉辦的乒乓球活動,她都會參與其中。

2004年的藍牌考試是馬玲心中的“小遺憾”。那一年,奧運會預選賽在北京海淀體育館舉行,這是在中國組織的第一次藍牌考試。“當時的考試程序是先理論再臨場,我只知道自己的理論通過了,臨場沒過,卻不知道後來還可以再考臨場,之後也就放棄了。”

有所失也有所得,在那次考試中,馬玲認識了一位日本東京的裁判並相談甚歡。不久,她們便在日本相聚,那位裁判朋友熱情地帶她到東京遊玩。2005年,兩人在上海世乒賽再度相遇,這次換做了馬玲熱情招待,還邀請他們參觀了國際乒聯舉辦的展覽,兩人因為乒乓球相交的友誼一直珍藏在彼此心裡。

裁判看臺|​馬玲:經歷地震感恩餘生,運動修行無悔乒乓

誠心面對事業生活

如果說大地震的經歷使馬玲更加樂觀、獨立、知足與感恩,那麼運動則賦予了她豁達、自律的性情與永葆活力的生活熱情。

“馬姐待人真誠,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也很有原則,一是一,二是二,是‘正義女俠’,與她相處一點代溝都沒有,甚至她比我們心態還要陽光開朗”。這是馬玲的朋友們對她的普遍評價,無論同齡人還是年輕人,大家都能與她輕鬆愉快地相處。

馬玲的愛人朱軍是一名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同時也是一位乒乓球愛好者,兩人算是因乒乓結緣,介紹人正是朱軍的啟蒙教練。在大學期間,朱軍獲得過河北省大學生比賽單打第六名,婚後在馬玲的支持和影響下,他一直保有運動習慣,無論工作多忙都會擠時間去打球,2019年6月,朱軍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教授杯乒乓球比賽時又獲得了雙打第三名的好成績。

受父母喜愛運動的影響,馬玲的兒子擅長籃球運動,並擁有籃球國家一級裁判證書。在北京空軍服役期間,每年空軍的籃球比賽他都被抽調去擔任裁判。“體育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是挑戰以及成為更好的自己。我覺得我媽媽一路走來,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甚至比我們年輕人還要強,我身邊的好朋友都很喜歡她,每次聽到他們對媽媽由衷的讚賞和佩服,我心裡都美滋滋的。”

的確,不為人生設限,愛我所愛,不僅體現在賽場上,更體現在馬玲對工作和生活的點滴之中。48歲那年,馬玲考取了游泳的國家級裁判。“和游泳相比,乒乓球裁判壓力更大一些,因為乒乓球速度快,變化快,更注重每個人處理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更要努力做到盡善盡美和精益求精。”

馬鈴說:“回想這些年的乒乓球裁判生涯,感覺它帶給我的榮譽和自信遠遠超過我為它付出的辛苦和努力,它影響了我的一生,也是我畢生的財富,我很感恩一路走來所有關心,愛護,鼓勵,幫助過我的人。尤其是那些一直默默奉獻的裁判界老同志,一生執著追求卻沒有機會考取國際裁判,比起他們我是特別幸運的,正是他們的堅守和堅持,激勵和感動著我,讓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目標和責任。現在我的生活充實又忙碌,除了為執裁任務出差,還要鍛鍊身體,學習書法,外出旅行,努力修煉和提高自己,希望能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為乒乓球裁判事業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