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在外打工想家人了該怎麼辦?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花開隴上


很多農民為了生計,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大多數農民都會選擇在農閒時間外出打工掙錢。在我們城市的各個角落裡其實都有農民工,或許他們會出現在凌晨四五點鐘的大街上,或許他們會出現在太陽炙烤的工地上,或許他們會出現在幾百米高的塔吊上……他們為我們城市做出了太多默默無聞的貢獻,他們是我們城市中最值得我們敬佩的人,需要我們去更加的關懷和幫助。其實在筆者看來最大的關懷和幫助就是平等對待他們,不要用特別異樣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存在,更不要對他們的某些行為說三道四。每個生活的人都非常不容易,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幫助,讓他們也可以感受到來自城市的溫暖,而不僅僅只是城市的服務者。



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其實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家人之間聯繫會越來越少,家人間的情感也會越來越淡。在外打工的人因為待的時間太久,所以想家人,對於這種問題的解決其實也特別簡單:一是可以打視頻電話。現代科技的發展可以很大程度解決時間和空間的問題,通過視頻電話可以很好的減少相思之苦,瞭解到家裡的近期的狀況。二是直接回家去看家裡人。如今交通條件已經改善了很多了,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往往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只要離家不是很遠的話,大可以選擇回家去看望自己的家裡人。三是夫妻之間同時打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其實是可以夫妻兩個人一起外出打工的,這樣就能徹底解決夫妻聚少離多的情況。以上三種方法其實都只能從表面解決問題,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解決根本問題還需要發展農村經濟。


想要徹底的解決夫妻間聚少離多的現象,其實根本還是在發展農村經濟,只有農村經濟發展起來了,更多的農民才願意回到農村創業發展。筆者認為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帶動勞動力就業。通過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能夠很大程度帶動經濟發展,經濟情況改善了,經濟效益提高了,人們自然就願意回到農村就業發展了。二是給予農村返鄉創業人員一定的支持。很多從外地返鄉的人都缺少相應的支持,能夠獲得的幫助也比較少,所以需要儘量多的給予他們一定的扶持,讓他們返鄉創業能夠變得更加簡單一些。三是主動招商引資。通過吸引大型的外地公司或者產業,讓他們能夠來當地開辦工廠,這樣就可以真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了。


其實在外地打工的人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或許回到老家以後,人們都會覺得他們過的非常的風光,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很多人在外面做的工作都是一些辛苦活,賺的也是力氣錢,一點也不比在農村輕鬆。通過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這樣能夠很好的幫助農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讓他們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大多數農民都選擇在外面打工的話,那農村就會逐漸的空心化,很多的問題也會逐漸顯現出來。雖然近幾年農民的生活已經好了很多了,但是依然有非常遠的路需要走,農村人口外流這個問題就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農民還是要更多的依託土地來提高收入的。


老農民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