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徐文秀:別讓“經歷”成“經過”

別讓“經歷”成“經過”


如今,幹部尤其是年輕幹部得有紮紮實實經歷已經成了一種共識。一些不缺學歷缺經歷的所謂“三門”幹部,都自覺到基層去補短板、強弱項,或主動到“主戰場”去經風雨、見世面。但是,毋庸諱言,也有不少幹部只是為了裝點門面、鍍鍍金,為經歷而“經歷”,把經歷變成了走過場,甚至變成了做給人看的“秀場”,結果經歷只是一種“經過”而已。
  比如,有的總是習慣於“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腳不沾泥、身不落灰,工作蜻蜓點水、浮於表面,他們奉行“不幹不夠意思、乾點意思意思”,推崇“過得去”就行,覺得有一段經歷就可以了;有的則不願也不敢到“吃勁”的崗位上去摸爬滾打,總是拈輕怕重、避重就輕,不敢接“燙手山芋”、鑽“矛盾窩”,幹什麼都輕飄飄、圖舒服;還有的雖然經歷過了,卻不會也不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注意上升為規律性認識,對經歷過的事似懂非懂、一知半解,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等。
  經歷成“經過”,是一種“偽經歷”和“假把式”。經歷是用來幹什麼的?不是用來看的玩的,更不是用來當個人升遷籌碼和資本的,說到底是用來熟諳世事、增長才乾的。俗話說: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歷就是經驗。只有真正經歷過了,才知道是非曲直,懂得該怎麼做和不該怎麼做。然而,現實中一些人要麼不把經歷當回事兒,覺得經歷可有可無;要麼把做了當成做好了,圖虛名、幹虛事,雨過地不溼;更有甚者,屁股還沒坐熱就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被戲稱整天“下跳棋”;等等。經歷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和沉澱的,不可以“短斤少兩”,必須紮紮實實、貨真價實。一些人的經歷之所以好看不好用,原因在於對經歷的價值和作用認識不清、重視不夠,再加上一怕苦二怕累,結果表面上看經歷都有了,而且“看上去很美”,實際上卻徒有虛名,沒有真正起到“強身壯骨”的作用,這樣的經歷是沒有也不可能有用的。


  要讓經歷不成“經過”,就得“下得去、待得往”。“蝸居”出不了經歷。經歷不是整天掛在嘴裡、寫在紙上,也不是“宅”在大樓裡、躺在材料上、泡在會議中就會有的,而是要深入實際、深入實踐和深入群眾生產生活中去。“下得去”是前提,“待得住”是保證。“待得住”是需要一種精神意志的。心中有大目標、眼裡有大方向、胸中有大理想、腳下有大定力,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坐得住冷板凳,才真正待得往。當年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眼看著一塊下去的知青都一個個回城了,他卻堅持下來了,成就了一段“把心留在了那裡”的難忘而寶貴的經歷。“下得去”不易,“待得住”更難;“下得去”靠勇氣和決心,“待得往”靠毅力和定力。
  要讓經歷不成“經過”,就得“扛得起、幹得好”。經歷是要幹事的,它不是一次簡單輕鬆的出門旅遊。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什麼樣的經歷讓人刻骨銘心、沒齒難忘?讓人成長成熟、砥礪成才?哲人說,與人一起笑的經歷都記不清了,而與人一起哭過的經歷往往記憶猶新。擼起袖子、甩開膀子一起戰天鬥地的歲月,爬坡過坎、風雨兼程一起度過的時光,驚心動魄、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起熬過的日子,都會讓我們的經歷有故事、有質感,豐富、充實而生動。

  要讓經歷不成“經過”,就得“多過腦、多走心”。同樣的經歷,為什麼有的人可以終生受益受用,而有的人卻最終兩手空空?為什麼有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彎路不走錯路,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而有的人卻屢屢在“同一條河流”上犯同樣的錯誤?根本在於善不善於總結。1965年,毛澤東在接見李宗仁夫婦時曾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他在回憶往事時提到過關於游擊戰“十六字訣”的來歷,說自己從來沒有想到會去搞軍事、去打仗,後來上井岡山,打了幾個勝仗,經過總結經驗,產生了“十六字訣”。總結經驗是最好的學習。它是在實踐和再實踐基礎上進行認識和再認識,讓感性經歷上升到理性認識,這個過程也就把經歷變成財富了。
  人有選擇經歷的可能,但沒有超越經歷的成熟,任何人任何事走不完過程是看不到結果的。要讓結果更美好、可期待,就別讓經歷成“經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