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結束後你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去學醫嗎?

旺旺小哥


這個得看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興趣,如果有一定讓,如果沒有絕不強求。喜歡是一切的前提。一定得培養一個興趣。讓孩子有喜歡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跟疫情沒關係,只跟孩子愛好有關係。



chuangyejiapingtai


曾經的我是一名護士,六年學醫生涯,八年醫院工作經歷,作為一名抽血室護士,深知血液標本檢測的嚴謹性,所以從工作第一天,就謹記“慎獨”二字,兢兢業業,認真對待每一份血樣。

因為孩子,所以我選擇轉行,自學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成為了一名幼師。從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到教書育人的幼兒教師,有過忐忑,也有過些許遺憾,但從未後悔自己的選擇。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都曾出現在我的經歷中,不敢說自己多麼優秀,只能說自己足夠認真。疫情當前,我時刻關注前線的醫護前輩,正是有了他們的以命相托,才有我們的平安生活。

幼兒園錄製課程過程中,我們班梓煜寶寶的爺爺奶奶都是疫情一線的抗疫戰士,從大年初一到我寫稿子的此刻,他們還在奮戰。當我拜託他們給孩子們錄製七步洗手法的視頻時,兩位老人的同事聽說是給幼兒園的孩子們錄視頻,特別積極的協助錄製完成。這不僅僅是奶奶教,孩子學,而是愛的傳遞,責任的傳承。我的孩子今年八歲,有的時候會問我,媽媽以後你會讓我當老師還是醫生,我和我的孩子說,媽媽支持你做任何一個工作,因為醫護和教師,都是充滿愛和希望的職業。





貧嘴遊大媽


作為一個在高中時期經歷非典,在青年時期經歷這次的疫情的人來說,我深深明白醫生在任何時期的重要作用和救死扶傷的寶貴精神。這次疫情結束後,我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在未來去學醫。

昨天回答了一個問題,經歷過的最後悔的事是什麼,我回答了感情方面和事業方面的兩件事,其實還有一件事也非常後悔,就是我高考後,成績還不錯,可以去讀中醫專業,但是當時的我年少輕狂,認為中醫專業過於枯燥死板,就放棄了中醫學了其他。多年後,我經歷了一些生活的挫折和人事的變遷,我的心變得沉穩、變得安然,性格也變得更加柔軟、對弱者充滿同情。我開始非常喜歡業餘研究中醫理論和中藥知識,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參透中醫博大精深的文化,並且能做出一些治病救人的善舉。這次疫情後,讓我看到了生命的可貴和救人的崇高,我會鼓勵我的孩子去學醫。原因有以下兩點:

學醫能讓自己有更為健康的生活

無知者無畏。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是健康知識較為匱乏的人,缺少了對生活的敬畏之心。我的一位親戚,由於年少時跟父母一起養成了愛吃口味較重食物的習慣,在成年後,以至目前快60歲,仍然是保持著愛吃鹽、愛吃辣的習慣。這原本或許也無可厚非,但是這位親戚近年來患了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略懂醫療知識的人都知道要注意合理飲食、不能放縱自己。家人也多次勸過這位親戚,但是他就是保持著僥倖的心態,仍然不做任何改變。就在前段時間,他又增加了心臟病等疾病,健康狀況讓人堪憂……學醫的人,具備健康常識、醫療知識,能以更加健康的心態過好更為健康的生活,所以我希望孩子可以是一個學醫的人。

學醫能讓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

醫生在心中是最崇高的事業,因為他們能在關鍵時期拯救病人的生命,避免了很多家庭因為親人的離去而變得支離破碎。我希望孩子能去學醫,能懂得健康的可貴、生命的可貴、奉獻的可貴,能有一顆寬容仁愛之心。我希望孩子能在成為一名稱職的醫生後,發揚大愛精神,去最需要他的地方,幫助更多的人、救助更多的人,讓很多家庭因為他的努力變得更加圓滿、更加幸福。每個母親都深愛自己的孩子,但我也要注重孩子的成長,我希望孩子能在付出愛、奉獻愛的過程中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更為崇高的人。

我認為學醫能讓人擁有更為健康的心態、更為健康的生活,也讓人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獲得成長的動力。所以這次疫情結束後,我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去學醫。謝謝。


正能量散文


我女兒快5歲了,她一直的理想就是長大了要當醫生。因為她外婆患癌症好幾年了。從兩三歲開始,只要有人問她以後要做什麼工作啊。她就會說:我要當醫生,我要給外婆治病,我要讓外婆好起來。可惜外婆再也回不來了。

這次疫情我本來沒怎麼給她說,因為我覺得她還小,不一定能明白。有天她在電視裡看到了穿防護服的醫生的照片視頻。她就問我。然後我就給她說了,她說:我覺得這些醫生好勇敢,好偉大。後來經常要求我找視頻給她看。

我不知道她是否能夠看明白,我不知道她心裡在想著什麼。但是我知道她把疫情放在心裡了,有天晚上做夢說夢話,說有人搶了她的口罩。

這麼幾年,陪著我媽媽到處就醫,看到了太多醫生的辛苦和救不了的那種無奈。所以我很希望她長大了能當醫生,但是不強求。


MIiss小豆


對於是否會鼓勵孩子學醫,其實我一直都是沒想過讓孩子學醫的。

因為第一,醫生真的很辛苦,有時候一天連續好幾臺手術。有時候忙起來要連續加班,這個職業實在太辛苦了。

第二,醫生職業很危險,現在經常有醫鬧這樣的情況發生,還有醫生被砍的,聽多了這些事,總是感覺不太捨得孩子去冒這樣的險。

第三,說句實話,醫生每天在醫院看到太多的病人,還有去世的人,會影響他自己的幸福指數。

但是通過這次疫情,我反而覺得,如果有這樣的能力和機會,我會鼓勵孩子去學醫,做最好的醫生,為人類解除病痛。

當然了,很重要的一點,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無論在任何時代,不能替孩子全權做主。


風依舊吹


當醫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我現在把我的夢想交給了我的小孩,我一直都想讓我小孩學醫,往小裡說,醫生是熱門職業,家裡有個醫生,誰有個頭疼腦熱的,可以不用去醫院掛號排隊,半天下來就拿個感冒藥,浪費時間。

往大里說,像以前的非典,現在的新型肺炎,如果家裡面有個醫生,也可以讓他為國家做一點貢獻。


回鄉日記


現在的我想等我結婚有小孩了,當然希望我的孩子會去學醫。但是我會尊重孩子,我會先把2020年發生的點滴告訴孩子,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就算不學醫,學其它賺錢的也可以,畢竟賺錢捐給需要的人,貢獻自己的力量。不要像我現在這樣錢沒有賺到,想幫點忙都幫不上,連口罩都買不起,只能不出門,不添亂。


看米米妮


前兩天還與妻子探討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今年高一了,我和妻一直想讓她能有個好的未來,本人認為教師和大夫才是這個社會被尊敬的職業,妻子也認可我的想法。經歷這次疫情才正式看清白衣天使的偉大,我們一致認為救死扶傷才是人間最美的天使。


傾訴冷暖


先說說大部分人不鼓勵孩子學醫的原因:

1.從這次疫情來看,上陣衝鋒到前線的都是我們的白衣天使,冒著被感染、甚至犧牲的危險,每天休息幾個小時,奔走在疫情前線。一部分家長會認為醫生的職業太危險,不讓孩子學醫,從事醫生的職業。

2.得到的回報不足,不僅僅是工資獎金等經濟回報,社會地位上的回報更是一種倒置。醫生幾乎不可能正常上下班,加班加點都是工作常態。

3.成長週期太長。現在學醫已經不像過去本科畢業經過實習就能上崗,醫生基本上都是研究生畢業,畢業後要實習三年,經過考核才能執業。基本要等到 35 歲左右,才開始黃金工作時段,而同齡人已步入成熟期,成長迅速的早已有了自己的事業或者實現了財務自由。

4.近幾年醫患關係比較緊張,醫生的生命會隨時遭受威脅。

再說說大部分人認為學醫的好處:

1.首先,醫學類是一個實用性非常強的專業,屬於技術類,其它行業的人無法競爭,醫學專業實踐性非常強,經驗越豐富越有名望和地位。即使退休以後也有飯吃,越老越值錢,退休了也能返聘。

2.待遇比一般行業好點,比不過明星等高收入群體。如果學歷比較高,博士生有學位證,有執業醫師證書、住院醫師證書,就業待遇還是比較好的。

4.醫生人脈廣,受人尊重。家裡親戚朋友生病問診方便。

5.救死扶傷,工作成就感較強。

所以我的建議是:向孩子詳細講明這些優勢和弊端,看看他是怎麼想的,選醫的出發點是什麼,能不能堅持,有沒有耐力。

職業是人一生的事,除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它也是謀生手段。

如果孩子覺得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沒什麼意思,而學醫是她人生的情結和追求,作為家長還是要順從。

作為父母,我是鼓勵孩子學醫,實現理想、報效祖國、回饋社會。如果祖國有需要,我也會鼓勵孩子去支援,沒有大家,哪裡來的小家?孩子姑父就是醫生,這種醫生情結已很小就有,再加上這次疫情醫生的無私奉獻,更加深了孩子學醫的想法,作為家長要正面引導,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孩子身上。

中國加油,武漢加油。希望孩子們早日成長,儘快投身醫療事業,報效祖國。

  





紅豆辣媽學堂


我的孩子今年初一,我以前對孩子未來職業沒有規劃,認為還是很遠的事。今年春節一個多月來,我們的國家經歷了這場浩劫,自己心理上也有了較大的轉變和看法。

1.孩子未來所學專業非常重要,決定了孩子未來職業道路。現在起,就須樹立好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人生觀。不至於以後學習中沒有目標混日子。

2.醫生職業是社會普遍認可的職業,雖然社會分工不同,但醫生卻是救人命的職業,得到社會各界的尊重。

3.醫生職業擔負著較大的社會責任,得到了較好的職業回報,周圍的親戚有是醫生的,待遇真的非常不錯。

4.醫科大學是非常難考的,錄取線非常高,只有相當優秀的孩子才能被錄取。而且一般都是本碩連讀,學習過程非常長。這就是為什麼醫生門檻非常高的原因之一。

總之,我是往這方面引導鼓勵孩子,現在好好學習,培養他對醫學的興趣,以後選擇從醫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