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一個英雄的民族

錫伯族——一個英雄的民族

鵬 鳴

錫伯族是我國的一支少數民族,與古代的鮮卑和近代的滿族有一定的關係。錫伯族屬東海女真錫伯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是中國唯一的錫伯族自治縣。我國東北地區的錫伯族已經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語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風俗習慣,而新疆察布查爾地區的錫伯族,至今還完整地保留著自己的語言文字及濃厚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並經過與兄弟民族的長期交往,取長補短,豐富了自己、發展了自己。

在16世紀之前,錫伯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清政府為在新疆伊犁一帶駐防,增強大西北的防務,抽調錫伯族官兵及其家眷3000多人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

這是一支多麼壯觀的隊伍啊!3000多人,一個民族,男女老少,扶老攜幼,鍋碗瓢盆,能帶的都帶上。大家都知道,這是從富饒的盛京,行程一萬多里地,到一個不瞭解到底是什麼情況的地方去安家生存。西行隊伍中,有的騎馬,有的騎駱駝。婦女老幼雖然坐著木輪牛車,但是免不了顛簸之苦;而兵丁們只能靠兩條腿長途跋涉,更是苦不堪言。這支隊伍浩浩蕩蕩,朝著西北大戈壁行進。途中,他們歷經風霜雨雪,走過浩瀚的大漠,穿越嚴酷的戈壁,風餐露宿,迎著朝霞,伴著落日,啟明星指引道路,北斗星辨別方向。每到一地,顧不得人困馬乏,就忙著飲牲口,野外宿營,搭灶做飯,擠奶子,喂孩子。有些人在途中就失去了生命。可喜的是,一路上,這支隊伍還生下了300個孩子!經過1年零5個月的艱苦跋涉,行程一萬餘里,他們終於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這次行動名為“西遷”,實在是一次偉大的“西征”!

200多年過去了,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這一天,伊犁的錫伯族都將隆重開展各種紀念活動,並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傳統節日。“西遷節”是新疆錫伯族人民不可忘記的民族傳統節日。

西遷的錫伯人先到達伊犁的蘆草溝,不久被當時的伊犁將軍安置在伊犁河南岸,也就是現在的察布查爾縣。他們白手起家,艱苦創業,開始履行屯墾戍邊的歷史使命。

嘉慶七年(1802),錫伯族西遷到伊犁以後的第37年,農曆十月,在錫伯總管圖伯特的帶領下,關係到錫伯人生存的察布查爾大渠正式興工開挖,用了6年時間,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寬一丈二寸,渠面寬三丈,東西長達200餘里的大渠。察布查爾大渠一經建成,錫伯人很快就開墾出了78704畝土地,以後又逐年增多。這時,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幾個牛錄,也先後遷至察布查爾大渠南北兩岸,修築城堡定居下來。從此,在一片荒無人煙的原野上,出現了村落相望、阡陌相連、欣欣向榮的景象。

錫伯族——一個英雄的民族

200多年來,伊犁的錫伯族人從來沒有忘記自己屯墾戍邊的偉大歷史使命。他們一邊生產,一邊駐守卡倫,保衛邊疆。一遇到戰事,錫伯族人總是派出自己最優秀的戰士出征。

例如,19世紀20年代,流亡在浩罕的張格爾,在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支持下,廣結黨羽,大舉進犯新疆南部。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剎那間,本來安定的南疆又戰火四起,硝煙瀰漫。喀什噶爾、英吉沙、葉爾羌、和田四城相繼失陷。道光六年(1826),額爾古倫作為錫伯營總管,率錫伯官兵共800人馳援固守的清軍,與張格爾的數萬大軍展開了激戰。錫伯官兵平時十分重視軍事訓練,騎射行軍,技藝嫻熟,加上他們驍勇善戰,與清軍並肩戰鬥,將張格爾叛軍打退100餘里,大獲全勝。額爾古倫又乘勝追擊,在喀爾鐵蓋山活捉了張格爾,使叛兵群龍無首,叛亂得以平息。第二年,清軍收復了喀什噶爾城。額爾古倫又率軍激戰,攻下英吉沙等其餘3城,南疆又恢復了安定。道光帝得知此信大喜,下令將有功將士40人一律賜給封號並繪像紫光閣,以示表彰忠勇。道光帝還召見了額爾古倫,授予他頭品頂戴,賜“果勒明阿巴圖魯”爵號。

再例如,1867年,錫伯將士與分裂祖國的蘇丹汗國大戰,7000人戰死。當時伊犁錫伯族的總人口由20000餘人驟減為13000餘人,這是付出了多大的犧牲啊!200多年來,錫伯官兵在保衛祖國邊疆,維護邊疆穩定、祖國統一的大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錫伯族從我國的東北遷到大西北,完全處於一個陌生而又全新的生存環境之中,保留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就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剛開始,西遷錫伯族的教育多為私塾教育,能接受文化教育的人很少,而且教學內容也僅限滿文和騎射。後來,色布喜賢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色布喜賢從小學習刻苦,博覽群書,文武雙全,曾在錫伯營中任文書和翻譯,後來升任索倫總管。

光緒八年(1882),清軍收復伊犁,將軍金順給位於伊犁的各部落、各營官兵補發了一筆資助款。身為索倫總管的色布喜賢面對這筆數額不小的經費,決定辦造福於民、造福於子孫的大事業。他親自張羅,在錫伯營8個牛錄相繼創辦了公辦學校,並不斷擴大辦學規模,豐富教學內容。這是西遷錫伯族學校義務教育的開始。色布喜賢十分注重漢語教育,為培養錫漢兼通的人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隨著各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各民族互學語言已刻不容緩。色布喜賢深謀遠慮,提出發展雙語教育的構想,從選編教材到聘用教師都貫徹這一原則。學校一方面聘請漢族教習,另一方面選派德才兼備的學生到惠遠城學習漢語言,教授內容有《詩經》《三字經》《千字文》《四書五經》等。色布喜賢要求各民族師生以禮相待,以誠相處,做到互幫互學互尊互愛,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不做,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說。他還特別提倡熱愛祖國、尊師重教、尊老愛幼、熱愛勞動肯於吃苦等中華民族的優良風尚。

錫伯族——一個英雄的民族

色布喜賢還十分重視女童教育,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努力下,專門建立了一所女子學校,招收錫伯族女童上學唸書,從此,結束了錫伯女童不上學堂的歷史。光緒年間,在色布喜賢的建議下,國家出資選派錫伯族學生留學俄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兼通俄文的翻譯人才。在色布喜賢先進思想的影響下,錫伯族中形成了學習多種語言的教育傳統;錫伯各牛錄相繼成立“興學會”,積極倡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創辦油印的錫伯族文化刊物,介紹先進思想,傳播進步文化藝術。錫伯人一般都會說幾種語言,除了錫伯語,還會說維語、哈薩克語、漢語。他們不少人還能認古滿文,在故宮翻譯、整理滿文老檔案的,有幾個就是從察布查爾調去的。

錫伯族除了隆重慶祝“西遷節”以外,還有“抹黑節”。“抹黑節”是錫伯族另一個饒有風趣、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傳說,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這天,“五穀之神”要下凡巡視,人們互相往臉上抹黑,是為了祈求不要把黑穗病傳到人間,使小麥豐收,百姓平安。所以這一天,人們起早把晚間準備好的抹黑布(抹鍋底的黑灰)或氈片帶上,走向大街尋找抹黑的對象,年輕人成群結夥挨家串戶去抹黑取鬧,遇到老年人也不放過,不過先要跪地施禮請安,再向老人額頭抹一小點,以示尊敬。

察布查爾一帶錫伯族經營農業,以種水稻為主,牧業也比較發達,還有許多青年從事商業和手工業。錫伯族以米、面等為主食。麵食有發麵餅、死麵餅、鍋盔、饅頭、麵條、拉麵等,餡食有包子、餃子、菜合子、肉餡餅等,米食有大米乾飯、抓飯、米稀飯。發拉哈喀分(發麵餅)是每天都離不開的日常主食。錫伯人也食用奶茶、酥油、牛羊肉等,肉食來源主要依靠家庭飼養,多以牛、羊、豬肉為主。家家戶戶都養豬、雞、鴨、牛、馬、羊,肉食自給自足。冬閒時錫伯族還常進行狩獵,野豬、野鴨、野兔、黃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見的野味。錫伯族在吃豬肉方面,有一個特殊的方法。宰豬時,將清燉的豬肉、雜碎都切成碎塊或碎片,與灌腸煮熟的豬血拌在一起,同時調以佐料、蒜泥、蔥花、鹽等,其味道鮮美,再肥的肉也不感到膩。這種吃法稱作“豬血拌肉”。

錫伯族有一種別有風味的鹹菜,叫哈吐渾索吉,也稱花花菜。它是用韭菜、紅青辣椒與芹菜、黃蘿蔔、包心菜做成。由於及時拌以鹽並盛入瓦缸裡,各種蔬菜原有的紅、綠、白、黃等顏色截然分明,在冰天雪地的隆冬,飯桌上有那麼一小碟各種蔬菜色調俱全的花花菜,會激起人們強烈的食慾。農曆四月十八日,錫伯人煮麵醬做“米順”盛入瓦缸中,用於做菜調味,或用黃瓜、青椒等蘸著吃。熬各種果醬、製作罐頭食品是錫伯族婦女的拿手技藝。每年夏天,婦女製作各種果醬、西紅柿醬及其他食品罐頭,常做的有杏子醬、草莓醬、桃子醬、蘋果醬、糖水葡萄、糖水海棠果等。蔬菜類罐頭有西紅柿醬、虎皮辣子、燒茄子等。家庭製作的罐頭可謂是綠色食品,不放任何添加劑,原汁原味,別具特色。

錫伯族穿戴基本與滿族相同,隨著時代的變遷,地區的差異以及民族間的相互影響而有所變化。在清代,錫伯族的男子服式均與滿族服式基本相同,為便於騎馬和操作,都穿左右開衩的長袍和短襖,戴圓帽,服裝喜用青、藍、棕等顏色。婦女穿旗袍,扎褲腳,著白襪花鞋。姑娘們都是單長辮子,結婚後結髮。婦女喜歡戴耳環、手鐲和戒指,年老的婦女在春夏秋三季裡多包白頭巾,冬季戴棉帽,帽簷兒縫上海豹皮,叫作“坤秋帽”。到了清末,由於錫伯族與漢族經濟、文化方面交往密切,因此,服飾與漢族逐漸相同,唯有西遷到伊犁地區的錫伯族婦女仍喜歡穿旗袍。

錫伯族以前只限於同族內通婚,但本姓禁止通婚。古式聯姻有:指腹為婚,至成婚年齡成婚的,叫蛋婚;聯婚後,如女子年幼,家庭生活困難,可將幼女移交男家撫養,長大後成婚,叫“小姐婚”;招養老女婿,沒有子嗣的人家為養老送終,可招作為繼承人,其婚事的所需之物均由女家負擔,民間多稱幫工婿;男女自幼聯姻,在各自父母家中長大,則婚事所需之物絕大部分由男方準備。結婚前每逢大年三十,女婿要去女方家送衣料和其他禮物,女子必須迴避,女方家受禮後送給女婿一雙布鞋或其他物品。

錫伯族婚姻,一般分4個階段完成,即說親、定親、認親、迎親,婚禮一般在秋後舉行。迎親時,男女雙方都要大擺宴席,先在女家兩天。第一天先由男家聘請親戚中較有聲望、與親家相好,而且善於辭令,同時屬相與女方屬相相同的男女各一名和男方媒人代表去把彩禮(喜酒、豬羊等)同迎親的喜篷車送到女家,新郎特意為岳父岳母奉送兩瓶酒。男方的近親及老人們前來送行,預祝一切順利,稱之為“送喜車”。女家這一天準備第二天的安巴薩林(大宴),殺豬宰羊,並下請帖,近親都來幫忙。這是女家開宴的第一天,主要是接受男家送的禮物和安放喜篷車。婚禮的第二天,女家設大宴,舉行嫁女“薩林”,盛情款待四方客人。婚禮的第三天,新郎家設大宴招待其親朋好友,舉行結婚儀式。新郎必須在這一天的破曉前將新娘迎至家裡,舉行程序繁多的結婚儀式。解放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認識的改變,這種習俗已經不存在了,如今錫伯族的婚娶,一般實行新事新辦。

錫伯族——一個英雄的民族

錫伯族十分注重禮儀,也有一些禁忌。比如睡覺時脫下的褲、鞋、襪等不能放在高處;不能在炕上橫臥;不能從衣帽、被子、枕頭上跨過;吃飯時不能坐門檻或站立行走;嚴禁拍桌打碗;媳婦不能與公公同桌用餐,也不能同坐;忌食狗肉等。

錫伯族信仰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還有信仰薩滿教的。錫伯族民間有繪製薩滿圖、灶神像、家譜圖等傳統。在原始信仰方面,既有狩獵、漁獵生產方式的特點,又有畜牧業和農業生產的痕跡,如自然崇拜、精靈崇拜、神祗崇拜、靈魂崇拜、祖先崇拜等。其中就有喜利媽媽崇拜和對牲畜神的崇拜。

喜利媽媽是象徵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興旺的神靈。它是用長約10米的絲繩,上面系許多小弓箭、背式骨(比石)、箭袋、小吊床、銅錢、五顏六色的布條、小靴等組成。平時裝入紙袋裡,掛在室內西北牆角。每年大年三十,由袋裡取出來,從西北牆角斜拉到東南牆角,家長帶家小為其燒香磕頭。到二月初二再裝回紙袋裡,掛回原處。製作喜利媽媽時還有嚴格的規矩,所有的布條、絲繩、比石、弓箭、小吊床等須到本村人口多、輩數全的7戶家中去索取,並邀請人丁興旺、子孫滿堂、家庭中年紀最大的人來製作。製作時以本家族的輩數傳襲為本,增加一輩人就往喜利媽媽上添一背式骨,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預示他將成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條或小吊床,預示她將來洗涮縫補,勤勞致富,生兒育女,子孫滿堂。

刺繡、貼花、剪紙是錫伯族婦女的優良傳統,尤其繡花更是錫伯族婦女擅長的女紅。荷包是錫伯族吸菸的男子必備的物品之一,按傳統,一對戀人中的女方要縫製精緻的荷包送給情人,荷包通常要繡上花卉、蝴蝶、飛禽等美麗的圖案。此外,錫伯族婦女用她們靈巧的雙手在門簾、枕頭套、枕頭頂、衣服邊角、鞋面等處繡上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做工精細,展現她們的聰慧和多才多藝。

錫伯族能歌善舞,“東布爾”是錫伯族特有的彈撥樂器,演奏時,將琴抱在懷側,用右手指彈撥,音色近似冬不拉,用於獨奏、合奏和舞蹈伴奏。口弦也是錫伯人愛用的樂器,又稱口琴、口簧、響蔑,演奏時,左手將口弦置於唇間,右手彈撥簧舌尖端,以氣震顫發聲。曲調一般是即興創作,音域較窄,音色優美,是錫伯族兒童和婦女喜愛的樂器。

民間歌曲是錫伯族民間傳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致分為田野歌、生活習俗歌、兒歌和敘事歌。現存錫伯族民間歌曲為數不多,但其調式卻十分複雜,其中不乏罕見的特殊調式。錫伯人西遷的歷史使他們對於自己故鄉土地的感情格外深摯,世代漁獵擅長騎馬射箭的錫伯人,常常以打獵、撒圍等作為民歌題材。

錫伯民俗歌曲主要是反映錫伯族喪葬、婚姻、勞動、遊樂、禮節、信仰等方面的風俗。如喪葬方面有《哭葬歌》;婚姻方面有《說親歌》《哭嫁歌》《勸嫁歌》;勞動方面有《四季歌》;遊樂方面有《叼羊歌》;禮節方面有《尊老歌》;信仰方面有《喜利媽媽歌》等。兒歌曲調簡明,多是教育兒童努力學習、學唱字母、射箭口訣等內容,是本民族崇尚教育的優良傳統的體現。正是這種傳統才促使這個西遷時只有3000餘人的民族,雖然與其他民族雜居了漫長的200多年,仍然保留了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和傳統藝術。敘事歌多是記述錫伯族西遷的歌曲,這與錫伯族人所擔負的特殊歷史使命及由此構成的特定生活內容有極大關係,一般旋律極精練,比較完整的有五部:《喀什噶爾之歌》《拉西賢圖》《葉欽娜》《海蘭格格》《三國歌》。

《喀什噶爾之歌》是記述了伊犁四營部分官兵於19世紀20年代奉命赴南疆平定英、俄唆使的張格爾之亂的歷史過程。《拉西賢圖》生活氣息非常濃厚,口語化的特點增強了民間音樂的色彩。《葉欽娜》是一部古老的反映錫伯族漁獵生活的敘事歌,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並以“頂針格”的修辭手法使上下節聯成一體。《海蘭格格》是一部對情人的追戀歌,也稱為悼戀歌。“格格”是舊時錫伯族對少女的美稱,也可作為丈夫對妻子的暱稱。《三國歌》是根據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三國演義》編唱的,已流傳有百餘年曆史,是漢錫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田野歌也被稱為“街頭歌”,錫伯語稱“塔拉依舞春”。這是錫伯族最富特色的民間歌曲,廣大錫伯族群眾認為是本民族固有的民間歌曲。它詠唱的對象包羅萬象,從天地到日月,從人類到禽獸。這類歌曲無固定的歌詞,多在節假日親朋聚會或田間勞動時由男女即興編詞對唱。

錫伯族的傳統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賽馬、角力、滑冰等活動,此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棋類、嘎爾出克(髀石)遊戲等。

打瓦爾是錫伯族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它起源於錫伯族的狩獵時代,不僅可以鍛鍊臂力、眼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人的集體觀念。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塊叫作“瓦”,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組,打瓦之前先賭出立瓦組和打瓦組,輸者立瓦,贏者打瓦。雙方在規定好的距離線上,打瓦者用瓦將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過,打不著或是打不倒都算“燒死”。

摔跤是錫伯族群眾喜愛的民間傳統體育項目,每逢婚嫁、節日等吉慶日子都要舉行,對獲得勝利者給予獎勵。摔跤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國際式摔跤與中國式摔跤外,還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齡、體重要差不多,摔跤時也沒有固定的程序,只要一方的雙手、膝蓋或背脊一著地,就算輸了。另一種是自由式摔跤,參加比賽的選手不分體重、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對手摔倒就算勝利。還有一種摔跤形式,將摔跤手的雙腿用一條麻袋裝起來,麻袋口紮在腰間繫緊,雙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對方。還有一種馬上角力,也叫馬上摔跤,比賽時,騎手一手執轡,一手抓、拉、推、搡、扭對方,或者把轡壓在座鞍上,馬鞭叼在嘴中,當兩馬相交之際,雙方交手較量都力圖把對方拉下馬來,拉下馬就算贏了。爭鬥中兩騎往往左右盤旋,騎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鬥智鬥勇,險象環生,驚心動魄。

錫伯族到如今還是善射的民族,他們的選手還時常在各地舉行的射箭比賽中奪標。

總之,新疆錫伯人是值得驕傲的。他們在伊犁駐防200多年,沒有後退過一步,沒有一個人跑過邊界,也沒有一個人逃回東北,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紮下了深根。他們為保衛祖國的邊疆曾經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功績不可磨滅。所以說,錫伯族是一個英雄的民族!

節選自鵬鳴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14.03.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