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寫作者來說,讀書其實已經不算是太難的事情,標榜自己「一年100本書」甚至「一年300本書」的作者比比皆是,但面臨最普遍的問題,仍然是:「我書讀得不少,但是就是不會寫,就是寫不出來」。
關於其中的原因,“讀書和寫作其實是「界限分明」的「兩件事」,應該分別看待”,《文心》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
提到這本書,就不得不重點介紹一下它的作者是我們熟知的著名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和夏丏尊先生」。這兩位感化無數學生的好教師寫下了《文心》這本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供我們後輩尋足覓跡,也可稱為功德一件。
這本書一經出版,就被諸多作者奉為「教科書式」的範本,被讀者們公認為「學生必讀材料」,是當之無愧的《讀寫基礎乾貨》和《語文教師指南》,它是語文學習最基礎的入門,也是最重要的參照。
這本豆瓣評分9.1的寫作書告訴我們:
書籍是用「文字」寫成的,但是不應該只侷限於文字來理解。讀書的目的,重在從它的內容中「獲取收穫」,否則只是文字的遊戲而已。
而「寫作的材料」到處都是,並不是僅僅在書中。
讀書要想有效轉化成寫作,需要「觸發」的功夫。
“我們不能只把文字當文字讀,也不能只從文字上寫文字。”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像繞口令,看起來也很難理解,但它毋庸置疑是這本書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們現在的讀書寫作出現千奇百怪的各種狀況,其實從根本上來看,都是因為這裡出了問題,下面我們來慢慢剖析。
讀書:不能只把文字當文字讀
古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但作者卻告訴我們讀書的癥結所在正是要放棄對於讀書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有從你生活中當下所處的環境和遇到的問題出發,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的補充和提升自我。
現代人的讀書似乎被「神話」了,大家普遍認為讀一本書如果不能解決人生中的大問題就是無用的。
但實際上,對於真正文人的作品,他們只是寫自己的所想所感,並不是預先想給誰讀,所以我們就更不必把所有都弄懂,應該明白自身的侷限和與作者的差異,能懂哪一點就懂哪一點,能懂多少懂多少,從文字裡收穫學習經驗和方法。
舉個很通俗的例子,比如對於同一本寫愛情的書,處在熱戀階段與失戀階段的人所看重的階段無疑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會更看重與自己所處階段相同的內容的敘述。
對於同一個內容,比如對兩人親暱的描述,也會出現一個懷念一個沉浸的現象。
這也是我們「不同的人」甚至「同一個人」「不同時間」讀「同一本書」可能會有天差地別感受的原因。
「文字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不同的文字」,我們選適合自己要讀的書也應注重從當下具體所處的「狀態和階段」出發。
同時,也要注意不一味追求獲取知識的「全面和迅速」。
懷揣著這種目的讀書往往適得其反,往往是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對大面積的知識一知半解。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文字不止是文字」,除了用眼看,還要踏實下心來,把一點一滴的知識讀透,獲得的收穫才會更加非凡。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方法,拿讀文學與文學史相關作品為例,很多人為了快速獲取知識,一上來就著手於文學史的書籍。
而作者建議先多讀些具體作品的「原書」,再去讀「文學史」,否則是隔靴搔癢,做無用功。
比如,要讀詩,可以讀沈歸愚的《古詩源》、曾國藩的《十八家詩鈔》;
要讀詞,就讀張惠言的《詞選》;
對於明清小品文,沈啟無的《近代散文抄》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這些作品與文學史的全集相比,刪繁取簡,取精去粗,能夠既認識作家也能辨識代表作品。
所以,對於讀書,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要從實際的自身出發,兩腳「踏實」,從基礎讀起,不要想著一口吃個胖子,擺脫了這些錯誤的目的之後,以正確的理性的眼光看待讀書這件事,才能獲取其中的奧秘。
寫作:不能只從文字上寫文字
在「寫作」的方面,作者的觀點是: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什麼意思呢?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面對給定的一個題目,有的人提筆就成章,有的人卻絞盡腦汁半天也寫不出一個字。
作者認為這種現象出現的源頭,是很多人寫作時沒有從「生活本身」出發,而是一味「圍繞著題目」冥思苦想有多少個角度,每個角度要怎麼寫。
事實上,我們所要寫的文字其實都是生活中原來就有的內容,我們只管拿出來用,這是「最便利也是最正當」的事情。
寫作時的出發點不同,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
所以,完成一篇文章,一定要先有內容,後有題目。作文時,我們要從生活中截取與之相關的片段,
比如,對於“新秋景色”這一題目,一定會有人看到就只會在心裡默唸題目八百遍,也理不出一點思路,就算勉強寫出也很容易落入俗套。
而運用作者教給我們的「從生活中出發」,就可以先想一想我們是從哪裡感受到從夏季轉入秋季的變化的,是晨起時的涼風,還是夕陽下的銀杏大道。
把這時候的所思所感寫出來就是一篇好習作。
而且如果在你出現這種感覺的「當下」把它寫出來,那便是最好不過了,那才是最純粹的「由生活出發」。
所以,「按題目作文」其實只是一種不得已的訓練寫作的辦法,並不代表寫作這件事就是「被動」的,這樣的做法其實是為了讓我們把作文這件事化成自己的能力,需要的時候能夠輕鬆應對。
當然,如果「教別人學習寫作」,就應該先揣度練習的人自身對於什麼是有話說的、有感受的,以此為依據給他一個寫作的源頭,引起他的意趣。而他寫的內容還是自己本來就有的,而不是憑空臆斷,一概而論。這對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或者「父母育兒」都有很好的啟發。
既然如此,就應該真正讓作文這件事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讓寫作不只從文字上寫文字」。
文學家不是人人都能做,但是文學家的態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
從讀書到寫作:文章“觸發”的功夫
讀書要想有效轉化成寫作,還需要「觸發」的功夫。
文章的“觸發”,就是由這一門學科一件事獲得更多方面的「延展」、更多角度的「發散」。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
所謂“讀一本書,在於讀別的書”,就是這樣的道理。
比如我們讀寫作相關的書籍時,發現溝通能力也是必備的元素,那麼我們下一階段讀的書就可以是與溝通相關的。如此這般,有意把自己讀書的「舒適圈」慢慢擴大,獲取更多的知識,激發更多的好奇心,獲得更多由心引領的源泉,從而自然而然再次擴大舒適圈,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自己在這一次次的「更新迭代」中,獲取不斷完善的自我。
不僅如此,「多學科領域」的「互通互融」也是“觸發”的範疇。
拿「作文」與「數學」中的應用題之間的關係為例,我們儘可以把題目中最終的問題比作中心思想,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則是作文中用到的材料,有了中心思想和材料,不一定能寫出文章,還要把這些材料進行分組整合,尋找之間的聯繫,也就與分析條件進行解題掛上了鉤。
在《文心》這本書中,教授國文的老師遇到句式的問題也會去請教「英文老師」:“句式應當錯綜複雜求變化、要注重上下文的呼應”,這些語文中應當注意的文法難道不與我們的英文作文殊途同歸嗎?
除此之外,「戲劇」與記敘文也相通,戲劇不過是把文章裡的人物思想、行動、話語在劇場裡唱出來了。
寫小說與繪畫也類似,都是以現實為依據,加以作者自己的感受與想象進行加工的藝術。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與其他門類、其他學科的交融,歸根結底還是與「生活」的交融。
於有字的書之外,更要留心去讀讀沒有字的書,在我們眼前森羅萬象的事物上獲得新的觸發。
如此看來,學問本來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再把它迴歸到生活中去,這便是“觸發”的奧義了。
結語
讀書即是「輸入」的過程,辨別可靠的來源、加入思考提高效率、不依賴於單一來源的輸入。
寫作即是「輸出」的過程,從生活本身出發,用文學家的態度「主動」寫作。
所以無論是讀書還是寫作,都要從生活出發,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於在整個生活。把讀書和寫作當作是與自己與生活和解的一種途徑,讓這項技能永遠為我們自己服務。
對於其他的學科也是如此,用覆盤自己的「整個生活」是否因此有所改進,來反向考核這門學科。
閱讀更多 豆沙三分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