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銀行發行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這對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有什麼影響?

博文微金融


1 我覺得這個就是應對客戶多元化需求和不同家庭理財方式的選擇吧,區分不同理財客戶,然後匹配不同門檻產品。普通存款現在都很少存,都知道通脹,錢貶值的厲害,不會全把錢放在活期普通賬戶裡。無論是理財產品還是存款都是銀行攬儲的工具,影響也是好的影響。提升用戶體驗,也是自身產品的優化。而且隨著連續幾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未來會出現更多細分,規範化的理財產品,精準匹配更多理財群體。

2 大額存單目前門檻20萬起步,本身就是高門檻的存款類理財選擇,本金保障,如果能存3-5年期的利息在4-5%。地方銀行有5%的大額存單。存單對於中產以上階層來說可以是一種保本安全理財選擇,國債和大額存單是安全理財標配,而且也是銀行的一個資產憑證,有融資功能,同時也是可以作為養老儲備,很多退休人群配置大額存單作為養老儲備,按月付息,保障本金。我個人也傾向用按月付息大額存單做安全理財和未來養老儲備


鑫財經


先說結論吧,有些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門檻降低到一萬起步,這對大額存單沒什麼影響,而對於普通存款影響很大。

買過銀行理財產品的人都知道,以前銀行理財產品都是五萬起步的,其實對於很多囊中羞澀又想理財的潛在客戶拒之門外。

筆者在剛畢業沒多久也曾想要理財,那會還沒有餘額寶,更沒有如火如荼的P2P,理財的選擇並不多,人們的理財選擇並不多,無非是存款、理財產品、標會、股票,標會和股票風險太大、理財產品門檻較高,所以當時只好存了定期。

如今雖然互聯網金融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理財超市,但是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仍然有很多人願意到銀行去購買理財產品。

對大額存單影響不大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銀行理財收益率已經跌至4.06%,已經是連續6個季度環比下滑。與此同時,大額存單的利率卻在走高,3年期平均利率是4.143%,已經壓過理財產品一頭。

而且大額存單一般是20萬起步,比普通銀行理財產品5萬起步更高。而投資大額存單基本都是衝著大額存單的存款保險賠付的特性來的,更看中的是本金不受虧損。而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產品到2020年底將不能再承諾保本保息,保守投資者適時轉向大額存單的懷抱也是應有之意。

對普通存款影響很大

對於普通存款來說,利率很難達到4%,2019年10月3年期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不過3.266%,即便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下滑但是仍然優勢明顯。

對於去銀行存款的客戶來說,一萬元的門檻已經不算困難了,而且目前市面上仍有部分保本的銀行理財產品。保本、收益還更高,相信很多人容易做出選擇,即便是非保本浮動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在R3級以下的產品踩雷的概率還是很低的。

甚至,有些銀行還發行了工作日實時到賬的保本浮動型理財產品,同樣是1萬元起步,這對於銀行活期存款簡直是降維打擊。既能享受活期利息的10倍收益,還能靈活存取,可以看做銀行理財版的“餘額寶”。

總結

綜上所述,大額存單利率高,50萬以下存款保險100%賠付,支持提前支取、靠檔計息,銀行發行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對於大額存單影響不大。而銀行理財相對於普通存款的收益優勢明顯,可以說就是針對小額的普通存款,對普通存款的影響很大。


玉魚與瑜


有了10000元起步的理財產品,對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衝擊很大,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降低了,購置理財產品的客戶肯定會增多,辦理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兩個業務的客戶順勢就減少了。

第一,萬元理財與大額存單的比較

萬元理財產品的優勢在收益。最新的2018年10月份銀行理財產品統計中,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4.48%,一萬元預期收益448元。而大額存單一年期平均收益率只有2.5%左右,大額存單業務根本無法和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相匹敵。

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好過理財產品。大額存單在有些銀行可以提前支取,支取時利息靠檔計算,按照實際存款期限對照同等定期存款利率計息;銀行理財產品不得提前贖回,必須按照約定到期支取。


第二,銀行理財產品與普通存款的比較

銀行理財產品和普通存款相比,優勢依然在於收益率。前面提到過,最新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在4.48%,普通存款定期一年利率達到4.48%的國內銀行中鳳毛麟角,幾乎是沒有的。

普通存款在安全性和理財門檻上更勝一籌。存款利率低,低收益伴隨的是低風險,存款作為收益最低的理財方式,安全是排名第一位的;普通存款活期門檻是0.01元起存,整存整取定期門檻是50元,儘管銀行理財降低門檻,由5萬降為1萬,依然不如銀行存款門檻低。


總的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綜合各方面的情況,要比普通存款和大額存單強,流動性高於定期存款,同期收益高於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只是安全性能稍差,但是也不屬於高風險理財產品。


財富公元


朋友們好,目前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起點已經調低到1萬元左右,但從市場的反響來看,主要是對普通存款,巨大的影響,對於大額存單的影響不大,這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

首先,銀行理財產品1萬起步,對大額存單的影響微乎其微。
如上圖,這是近期,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在4.27%左右。

如上圖,這是今年的大額存單均值
,也就是平均值。三年期在3.98%~4.21%左右。

通過對比分析,這兩種產品各有優勢,替代性不強。大額存單,是保本保息剛性兌付,20萬起步,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而銀行理財,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風險自擔。

對於20萬資金量來講,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充分利用時間,例如三年期大額存單,也可以達到,甚至超過一年期的理財,平均收益。並且大額存單的利率非常確定,享受存款保險制度的保護,相對於理財有諸多的優勢。

小結:行理財門檻降到1萬元,對於大資金,特別是20萬元以上的資金,特別是長期閒置的資金,吸引力不大,微乎其微。畢竟,安全性是人們首要考慮的,而大額存單又有許多天然的優勢,理財,難以替代。

其次,銀行理財門檻,降到1萬元,對於普通存款(包含,活期,定期。)影響巨大。

由於普通定存,無法享受大幅的利率上浮,特別是活期資金,目前年化利率只有0.35%,甚至許多銀行按0.3%執行,使這些資金,在銀行的存款穩定性,大大降低。而銀行的理財門檻降到1萬元,甚至一元,加上預期收益明顯高於,相應的存款利率,例如:

在低風險,甚至保本的的情況下,許多銀行的活期產品,在可以隨時支取的情形下,支取收益率,可以做到年化3.9%,相對於普通活期存款,提高了10餘倍,自然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小結:銀行理財門檻降低到1萬元,甚至更低,對普通存款有巨大的影響。

最後,來總結分析:

大額存單具有多種天然的優勢,例如更高的流動性,安全性,享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利率上浮力度大,等,是理財無法替代的。是投資人,安全省心理財的首選,幾乎不受,理財產品門檻降低到1萬的影響。

而對於普通存款,活期和定期來講,冒一些低風險,有可能降資金的預期收益率,提高到十幾倍甚至10倍,何樂而不為?

很顯然,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降到1萬元,甚至更低,主要就是針對,活期和普通定期小額資金。


理財迦


我認為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起購金額降到1萬元,對大額存單影響不大,但是對普通存款有很大影響。

大額存單20萬起步,有大額存單需求的的人,不會關心銀行理財的起點變化。因為原先的理財起點是5萬,能投資大額存單的人,原本就有能力投資銀行理財。

而理財起點降低對普通存款的影響就大了。現在月入超過一萬的人,在一二線城市可以說已經是很多了。原先這些人的月工資,不夠銀行理財的起點,只能放餘額寶等或者銀行存款。現在一萬元的起點,他們完全可以每月定期購買理財,這樣其理財收入將會大幅提高,同時也有利於自己的強制儲蓄安排。現在銀行理財直接可以在手機上購買,很方便。因此,我認為這個群體的存款將會被吸引到銀行理財上來。

即使月收入不到一萬的人,由於起點的降低也縮短了他們積累資金的時間,原先可能一年湊一筆錢購買理財,現在可以分幾次投資理財了。這樣,銀行的普通存款也會流失。——隨著大眾理財意識到提高,相信銀行存款流失是必然的。

我是空谷寒潭,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理財新規頒佈以後,公募類理財產品起點由5萬元降低到1萬元,對銀行存款是肯定有衝擊的,只不過對普通存款的衝擊更大一些,對於大額存單而言受到的衝擊要小一些,因為本身的客戶群體就不一樣。大額存單的起點20萬起,並且選擇大額存單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並且一般選擇的都是期限較長的大額存單,大額存單的受眾群體要比理財的群體小很多。

公募類理財經過新規後進行了一系列調整,相繼有招行和7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設立了理財子公司,以往銀行理財主要以非標資產為主,今後通過設立理財子公司可以直接投資股票,會更加有競爭力。而今年下半年銀行的存款產品包括大額存單,雖然經歷了放開利率上限,短暫的提高過一段時間的上浮比例,但是經過到2018年下半年,基本上大部分的銀行存款都回落的正常水平,利率整體都比較低,和理財相比,尤其是在期限較短的產品(2年期以內)中,存款產品幾乎沒有優勢,收益率不再一個水平線上。

目前存款和理財產品相比,優勢只有流動性略強一些,公募類產品目前基本不再發行90天以內的短期理財,而定期存款在90天以內的可以有多重選擇,有活期、通知存款、3個月定期等,而且銀行目前正在尋求轉型,設置了多種創新類產品,有現金管理類產品和靠檔計息存款利率也很高,基本上可以維持在4.4%以上,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5.1%基本持平。

所以說,降低門檻後的理財產品對普通存款衝擊較大,但是對銀行的大額存單以及創新性的存款衝擊並不大。


不立而立


一萬元起步的理財

說到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最少要5萬元,確實從2011年以來,銀行一直執行著這個標準,所以大家也就形成了固有的觀念,那為什麼會有5萬元這個要求呢?這是因為在2011年的時候,證監會發布了5號文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辦法中明確理財產品的最低起購點為5萬元。

那麼這個1萬元的起點又是哪裡來的呢?今年4月銀保監會起草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有一點指明瞭:理財起投從五萬降到一萬,目前這份文件已於9月27日正式頒發執行。所以你才會看到現在有部分銀行推出了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

對大額存單的影響

雖然央行的《大額存單管理辦法》及後續的修訂,將原本的大額存單起購點由30萬元下降為20萬元,但是對於廣大的普通投資者而言,其仍然是一道天塹,20萬元的起購點,遠遠高於理財產品原有的5萬元起購點,能存的起大額存單的人,根本不會在乎一萬起購還是五萬起購,所以這個新規對於大額存單的影響極其有限,甚至可以說毫無影響。


對於普通定期

五萬元的資金,可能還有很多人沒達到,或者剛好達到,也不敢買(理財產品未到期無法贖回),但是一萬元的存款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有,且一萬元佔用的資金成本相對較低,所以一萬元起購的理財必將會導致部分普通定期資金轉入理財產品中(以獲取高息),不過這類量整體來說應該是有限的,因為在我國定期的主力投資者為中老年人,這些人大部分對於風險有著本能厭惡,對於理財產品這類帶有風險(雖然是低風險)的產品,他們往往也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所以說影響有限。

總結

綜上所述,銀行發行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對大額存單基本沒任何影響,對於普通存款則有一定的影響,會促使不分資金由定期轉為理財,但是這個量是有限度的


鯉行者


有些銀行發行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惠及普通民眾。對大額存單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普通存款就有一定的影響了。

很多銀行購買理財產品,均有五萬元最低額度;使得部分有閒錢的普通老百姓,無法享受利率相對較高的銀行銀行理財產品。如今理財產品門檻大幅度降低,銀行理財產品這一塊業務,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對於大額存款來說,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本身銀行大額存款的利率又不低,而且屬於剛性兌付,毫無市場風險。如果此類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直接購買門款較高的理財產品。一般此類大客戶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大都在5%以上;所以沒有必要為大客戶的理財收益操心,銀行的理財經理可精明瞭,他們勿會放過一個大客戶的。

銀行放款理財產品的門檻,必有其自身的考慮。收儲理財產品,以後的貸款方向可以更加靈活多便。另外銀行這樣做,也是為了與低門檻的互聯網理財競爭,從而爭奪市場份額!


陸燕青


自從2018年9月26日出臺《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之後,降低銀行理財門檻,由原來的5萬元降到1萬元。將理財的購買門檻降低後,很多達不到5萬元理財要求的儲蓄客戶可以轉而進行理財產品的購買,從而獲取更加靈活、更高的資產收益。

理財新規的出臺,減少了普通存款的增速和規模,但是對於大額存單產品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普通存款客戶尤其是存款金額5萬元一下的客戶,在新規沒有出臺之前銀行產品的選擇性很窄,除了銀行定期存款幾乎沒有其他比較適合的產品供選擇。

當理財門檻降低到1萬元以後,手中存款資金低於5萬的客戶可以轉而進行收益性更高,也更加靈活的理財產品的購買了。

但是對於大額存單客戶來說,本身資金就已經超過20萬,對於理財產品的購買也是足夠的,並不存在限制購買的行為,所以幾乎沒有影響。

雖說對普通存款有影響,但是影響力也很小

從近段時間一萬元保本理財的發行期數和規模來看,幾乎在客戶群裡發出信息以後,發行日的半天時間就被客戶從電子銀行渠道搶購一空,可以說供不應求。

正式因為其受客戶歡迎度較大,考慮到銀行盈利性更高的定期存款業務的衝突性,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都不是很多。


我覺得這也是過渡時期的正常現象,有目的的限制1萬元理財產品的發行和規模,讓銀行有個適應期和對普通定期存款衝擊的緩衝期。一旦真正放開後,普通定期存款的增長肯定會收到限制,在保持市場存款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銀行利潤會被壓縮,受益的是客戶。


財經札記


有些銀行發行一萬元起步的理財產品,這對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有什麼影響?

1萬起步的理財只是為了降低購買門檻,而對於大額存單和普通存款的最大的影響是因為銀行理財不允許保本。

目前銀行理財規模是30萬億的水平,保本理財是7萬億的水平。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產管理業務。而保本理財其實就是商業銀行表內理財業務,表內理財業務是表內資產管理業務,這樣按照資管新規的規定未來保本理財可能要消失,銀行不能做保本理財了。

這塊我們覺得可能會對一些銀行造成影響。所以今年在存款增長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部分股份行加大了保本理財的發行力度,因為保本理財是納入存款的核算,可以做高存款基數。

目前,保本理財規模有七八萬億,個別銀行是有四五千億,未來保本理財不讓做了可能對部分銀行負債造成較大影響。

保本銀行理財已死:但結構性存款可以繼續。未來,具備衍生品交易資質的銀行會加大結構性存款發行。2018年前4個月,結構性存款發行量大幅度增長,主要是為了突破存款上限的假結構性存款增長迅猛。未來央行很可能加快存款利率市場化步伐,放開利率自律定價機制對存款利率上浮的倍數限制,從而大額存單會分流一部分當前保本理財的需求。

銀行資管子公司將陸續成立。22萬億非保本理財將以子公司的形式發行資管產品。銀行資管渠道變革開啟,將加速真資管時代的到來。當前已經有招商銀行、華夏銀行和北京銀行公開表示成立資管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